“复盘式”评课的主要特点和趋势分析

“复盘式”评课的主要特点和趋势分析

ID:9678617

大小:5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5

“复盘式”评课的主要特点和趋势分析_第1页
“复盘式”评课的主要特点和趋势分析_第2页
“复盘式”评课的主要特点和趋势分析_第3页
“复盘式”评课的主要特点和趋势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复盘式”评课的主要特点和趋势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复盘式”评课的主要特点和趋势分析在一次江苏省普通高中语文校本研修指导教师培训班上,我执教了《沉船之前》一课。课文选自美国作家舒特斯曼的长篇电影小说《泰坦尼克号》,原是上海语文新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1课。在徐州师大云龙报告厅,我们先后执教的两节《沉船之前》研讨课刚一结束,徐州师范大学魏本亚教授主持的评课活动随即开始。我原先已知道上完课后会现场评课,就草草准备了一些说课和反思的内容,打算到台上先汇报一下,再虚心接受大家的评议。哪知道魏教授根本没给我这个机会,他说:今天我们来尝试一下与传统评课方式不同的“复盘式”评课。他先在黑板上列

2、出了一个评课维度表,包括学习目标、教学内容(任务)、学习活动、学习效果四项。然后一边引导我回顾自己课堂每个环节的具体实况乃至细节,一边进行连续的追问:你这节课预设的目标有哪些?围绕这些目标你安排了哪些教学内容,这些内容分别是为了完成什么学习任务?你组织了多少学习活动,这些活动都是必需的吗?如果不全是,哪些应该精简,哪些又应该强化?你觉得这节课学生的学习达到了哪些效果?其中最好的效果是哪一项?……根据我的回答,魏老师及时用粉笔在有关维度里摘记下相应的关键词,于是黑板上就形成了这样一个关于我的课的“复盘”表:魏老师的“复盘”,就像一束X光

3、,对我这节课进行了扫描和透视,然后将其“骨架”清晰地呈现出来。我分明感觉到自昌的课竟是那么的纷繁芜杂,不够精练!在教学内容方面就有九项,而第①②③和⑤⑥项明显和目标不相对应,完全可以不安排;在学习活动方面也有七项,现在看来前三项明显不是必需的,应该果断减去,把这部分时间还给学生,放手让他们充分思考、展开讨论,而学生讨论是我这节课最为薄弱的地方;在学习效果方面,除了第一项达成较好之外,第二项的达成较为勉强,第三项的效果还不够明显……想到这些,我又觉得魏老师的“追问”就像一杯强力“汰渍”,在一瞬之间洗去我课中的芜杂和纷繁,还了语文课堂应有

4、的干净与清爽!作为教研员,我们在工作中组织过多少次的听课评课,但哪一次评课能像今天这样给执教者带来真切、深刻的体验,能促进执教者自发、深入地反思,又能激发听课者积极参与的兴趣?相对于传统评课模式,“复盘式”评课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一是再现事实。传统的评课往往空泛评说无事实。表现在:教师进入听评课现场之前,没有计划,没有准备,很少有人考虑“听什么”“怎么听”和“如何评”等问题;听课过程中往往忙于做其他事情,如批改作业、备课等,不能够集中注意力观察、记录课堂事实;评课时参与听评课的老师往往多保持沉默。①由于没有事实依据,发表意见的老师多

5、凭印象进行架空评说——或者乱侃一气,泛泛而谈,不管是否切中要害;或者“好好先生”式地吹捧一番,虚话、假话、套话盛行,双方皆大欢喜;或者“阎王老爷”式地狠批一通,评课者的价值观无论对错,都直接施加给执教者。“复盘式”评课则首先要回顾、再现课堂教学事实,并强调以此为依据展开评议。再现课堂教学事实,可以按具体的时间节点将一节课分割为先后几个环节,也可以按预设的观察角度(如教学内容或师生活动等)对课堂信息进行整理归类。这就要求评课者在听课中认真观察课堂,并做好相应的记录,以便为其后的评议准备好充分的事实依据。二是追问原因。传统的评课往往形式单

6、一无合作。表现在只有评课者的他者视角而没有被评者的教者视角:“尽管听课评课活动中有时候会安排教者谈谈备课的设想和教学的心得,大概因为教者对自身的教学过程缺少清晰的理性审视,大多只是叙述备课意图和设想,同时也由于大多数评课者他者意识过强,真正能同时立足他者立场和教者立场对课堂进行评价的情况并不多见。”②执教者除在开始时可作简要汇报外,后面基本都在静默地接受评判,很少再有解释、说明甚至辩白的机会;评课者往往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凭自己的经验与主观感觉自说自话,很少顾及执教者教学设计的意图或原因。以致常有执教者精心准备了一节课,到了评课时却被批

7、得体无完肤。“复盘式”评课则由评课者与执教者一起回顾教学的各个环节及具体内容,追问教学的目标定位,追问各环节内容安排的目的,对执教者原本较为模糊的设计思想加以梳理,让教学事实背后的原因(如对文本核心价值的理解)或背景(如对学生学情的把握)得以浮现。在此基础上,双方一起分析目标、内容、活动、效果等教学要素之间的关联度,或对成功的教学片段进行经验之上的理论提炼。这种形式的评课能有效实现“他者立场和教者立场的结合”,会使我们对课堂获得更全面也更正确的认识。三是引发研讨。传统的评课往往重评轻议无研讨,表现在错误地将“评判上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当

8、做听评课的目的:执教者精心准备,力求在“这节课”中表现得最好;评课者也只关注“这节课”中教者的展示与表现,并据此对课的好坏下结论,对教者的教学水平高下作判断。由于要作判断、下鉴定,评课者常常面面俱到地综合分析“这节课”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