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缺失

关于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缺失

ID:9691273

大小:48.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5-05

关于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缺失_第1页
关于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缺失_第2页
资源描述:

《关于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缺失》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关于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缺失  论文关键词:跨文化意识跨文化交际大学英语教学  进入21世纪以后,全球化、国际化和多元化的时代特征越来越明显。在外语教学界,广大师生越来越意识到语言能力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前提和基础。近年来,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已普遍受到重视,然而效果却不容乐观。本文通过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的理论,指出了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缺失的现状并加以分析;同时,指明了如何将跨文化意识

2、带入外语教学,指导学生实现成功的跨文化交际。  一、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  跨文化交际是intercultura1municatiOn/crosS—culturalmunication的中文译名,指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作为一门边缘学科,跨文化交际的形成与发展跟人类学、心理学、语言学和传播学都有着紧密的联系。这种多学科的性质是跨文化交际的显著特点。许多学者把EdwardHall在1959年出版的《无声的语言》(TheSilentLanguage)视为跨文化交际的奠基之作。随后,跨文化交际的相关著

3、作陆续问世。20世纪80年代初期起,我国语言学家逐渐意识到文化与语言的密可分,指出了跨文化交际对外语教学的重要性。  许多学者认为,学习外语不仅是掌握语言的过程,也是接触和认识另一种社会文化的过程。更近一步说,文化是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核心。广义上,它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它指人们的社会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等。  二、跨文化意识培养现状及其分析  虽然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却并不容乐观。过去许多学校的外语教学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法

4、的影响,一直将培养学生的纯语言能力放在第一位,结果碰到需要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场合,就会感到茫然和网惑。首先,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只重视语言能力的传授和语言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文化教学,导致学生将语法学习和词汇学习当作学习英语语言的全部。其次,教师普遍缺少教师技能培训。近年来,由于外语教学受到重视,英语教师的语言基本功能够得到保证,但是英语教师的能力培训还远远不够。虽然他们接受了教学实践的培训,但是受实习学校教学体制和教学方法的限制,很难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教学思想。再次,英语教师用英语进行

5、跨文化交际的机会很少,其跨文化的敏感性不强,跨文化交际能力较弱。大体来说,我国英语教师的语言文化知识基本于本土,其对英语国家的文化了解甚少,因而其对学生进行文化教学足不够全面的。最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自身也很少意识学习外国文化背景知识对语言学习的重要性。  1.利用现行教材,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教材是大学英语教学的最基本的因素。当前的大学英语教材中含有大量的文化背景知识,教师和学生应当充分利用好教材。教师在备课和讲课时,应该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加大传授文化知识的力度。这样,学生才能慢慢意识到文化

6、知识的重要,对异域文化产生更大的兴趣,从而加深其对文化知识的了解和运用。学生则应该在预习课本时,利用网络对与课文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自主进行查阅和研究。这样,教材才能真正发挥既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又培养学生的文化情感的双重作用,才能达到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目的。2.对英语教师进行跨文化意识培训。培养一名具有跨文化意识的英语教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为了保证我国英语教师的跨文化素质,我们应该在各个阶段的外语教学中,既关注外语教学的语言文学的初级目标,也要重视其社会人文的高级目标。这是英语教师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基础。

7、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张红玲指出,“我国英语教师需要三方面的培训:自身跨文化素养的培养、教学观念的更新和实际教学能力的提高。其中,自身跨文化素养的培养包括跨文化敏感性、跨文化知识、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结论  在新时代,我们需要新的外语教学理念,跨文化外语教学思想也必定是当今外语教学的发展趋势。然而,我国的外语教学现状还远不能使得学生具备跨文件意识,从而实现真正的跨文化交际。本文剖析了当前外语教学的现状,认为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具有重要性,并给出了培养跨文化意识的几点建议。跨文化外语教学在我国还是一个比较新

8、的思想,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充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