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危机管理的思维路径

中国式危机管理的思维路径

ID:9698221

大小:5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5

中国式危机管理的思维路径_第1页
中国式危机管理的思维路径_第2页
中国式危机管理的思维路径_第3页
中国式危机管理的思维路径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国式危机管理的思维路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国式危机管理的思维路径  任何一场重大的危机发生背后必然集结着利益谋取、媒体监督/攻击、舆论谴责、情绪对抗等等冲突因子,如何对这些冲突进行有效梳理、如何找到危机的核心所在,这是决定中国式危机管理能否成功的关键。  2007年6月19日,甘肃省金塔县一名电焊工正在作业时,揣在上衣口袋的摩托罗拉突然爆炸,导致该工人肋骨断裂并刺破心脏而死亡——震惊全国的第一桩爆炸致死案就此发生。  尽管事故的发生原因很快被证明是死者使用的电池不是原装,且在高温环境下使用,但是这起严重的事故还是将摩托罗拉拖入了危机的深渊之中——在此后的一二周时间中,几乎全国所有媒体都在报道、追踪此事的发

2、生、发展情况,而在各大门户网站、BBS、博客上,更是掀起阵阵讨伐摩托罗拉的舆论狂潮。  从企业危机等级划分来看,没有什么比置人于死地的产品质量事故更为严重了。在经历市场地位被三星超越、销售业绩下滑、全球大裁员等等不利消息之后,“爆炸门”的发生又一次将摩托罗拉拖入危机的重重深渊之中。  任何危机的发生、发展、演变都有其特定的社会背景,作为一起具有典型意义的企业危机事件,MOTO的爆炸案既反映出跨国企业在处理中国式危机管理中的得与失,也深刻折射了中国媒体的舆论传播特性、民众的关注焦点等等。而通过对此危机事件的深入分析,我们将可以对中国式危机管理形成更为深入的认识与把握,

3、从中分析中国式危机管理的思维路径何在。  中国式危机管理一:如何将典型事件转化为非典型事件  危机事件的发生对企业造成的严重性以及冲击性程度取决于两方面:一是事故本身的性质;二则是媒体对事件的关注程度以及舆论关注的焦点。  MOTO事件之所以对摩托罗拉形成严重的危机压力。首先毫无疑问是因为事故置人于死命,属于最高等级的危机事件;其次则是因为诸多媒体对此事件的强烈关注兴趣——国内首例爆炸致死案,所以媒体都在围绕着这一核心进行报道、挖掘甚至是猜测:摩托罗拉如何处理此危机事件,此危机事件对摩托罗拉将产生什么样的冲击?  这就是企业危机的核心要点之一——典型的危机事件比非典

4、型的危机事件更吸引媒体的关注、更能引起媒体的报道热情,而且网络舆论对企业的攻击力度会更强大。  在我们讨论典型危机事件的影响力之前,让我们回归到事件本身去分析,爆炸事件有多大的舆论关注力?摩托罗拉爆炸真是那么骇人听闻的事件吗?  如果我们在搜索引擎中输入“爆炸+诺基亚”,得到的搜索结果是62万篇报道;输入“爆炸+索爱”,得到的搜索结果是18万篇报道;输入“爆炸+三星”,得到的搜索结果6.8万篇报道——这说明每一个着名品牌都曾发生过爆炸事件,而且负面新闻报道少则几万条,多则几十万条!所以,爆炸对于行业来说,并非是闻所未闻之奇事。不幸的是,摩托罗拉不仅仅是爆炸,而更严重

5、的是国内第一件置人于死命地爆炸案,这就使得事件具有了唯一性,也就是说此危机事件属于典型性的危机事件。  中国媒体对事件关注的程度取决于五个方面:典型性、时新性、重要性、接近性、趣味性。由于摩托罗拉爆炸是第一件国内致死案,所以具备了典型性意义,在媒体对其疯狂追踪报道、多角度剖析、长时间聚焦下,摩托罗拉的危机管理变得更加困难重重——如何将典型性事件转变为非典型事件,化解媒体报道的过度聚焦则是摩托罗拉进行危机管理的要点之一。  危机事件发生之后,摩托罗拉可谓反应迅速,派出公关总监杨伯宁奔赴事故发生地调查了解。但在接下来的危机处理中,摩托罗拉的做法却明显失误——摩托罗拉先是

6、否认爆炸是摩托罗拉品牌,接着又称是非原装电池之祸,责任不在。接着,在广州市场的抽检中,MOTO四款电池均不合格,摩托罗拉即刻发布澄清声明,称所有抽检的电池均是假冒产品,并称摩托罗拉产品制造线质量是可靠的,不会存在质量缺陷。  当下摩托罗拉进行危机处理的逻辑思路大致如下:爆炸——否认——称是电池之祸——电池不合格——否认/澄清——宣称产品质量可靠。这种逻辑思路明显使媒体及公众的关注视角始终集中于摩托罗拉身上,使企业对危机事件的处理变成一场有罪/无罪的辩解博弈,事件的典型示范性有增无减,媒体的关注热情随着摩托罗拉的每一次辩解而延长,危机负面影响日益增强。  而成功危机管

7、理的要点之一就是要化解媒体对危机事件典型性的过分关注,并逐渐将媒体视线引向其他方面,使负面报道慢慢平息,或者是创造新的关注焦点使媒体舆论转向。  在2005年苏丹红危机事件中,当亨氏在危机的泥潭中苦苦挣扎时,肯德基却主动引火上身,向媒体坦承自己的两款产品中含有苏丹红。在真诚向消费者道歉的同时,肯德基更重要的举措是向外公布导致自己产品含有苏丹红的源头——其配料供应商田洋公司身上,于是所有的舆论关注焦点立即聚焦到这家并不知名的“苏丹红元凶”公司身上,肯德基的负面报道转瞬即过。一场极具爆炸性的典型危机事件,在肯德基的巧妙处理下,变成了非典型性的危机事件——危机责任的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