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治疗与预防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治疗与预防

ID:9707959

大小:59.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5-05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治疗与预防_第1页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治疗与预防_第2页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治疗与预防_第3页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治疗与预防_第4页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治疗与预防_第5页
资源描述: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治疗与预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治疗与预防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指胃粘膜呈慢性炎变和固有腺萎缩,致使胃粘膜变薄,粘膜肌层增厚的慢性胃粘膜病,可伴有肠腺化生和异型增生。这种胃粘膜病变可发生在、胃粘膜的任何部位,而以胃体或胃窦为多发部位。萎缩的定义是指胃的正常结构出现病理改变,腺体结构丧失而被非功能性的组织取代,在胃体粘膜,萎缩导致壁细胞丧失,从而丧失正常的酸分泌。化生是指一种粘膜类型被另一种所替代。本病与胃癌的发病有密切关系,尤其是中度以上的异型增生属于胃癌的前期癌变。1987年世界卫生组织将本病列为胃癌的

2、前期状态。一CAG的中医治疗在我国所有的癌病中,胃癌的发病始终占居首位,CAG伴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是癌前病变,已成为医学界“不可逆传”的定论,一些国际权威组织研究证明:CAG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病变。从而更证实了其“不可逆转”性,面对这一结论,多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包括中国在内,为攻克这一难题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为了彻底改变胃癌发病率居高不下的局面,进入80年代,美国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把阻断癌前期病变列为重点科研课题。但到目前为止,无论是“逆转”还是“阻断癌前期病变”在世界范围内尚无有效的西药问世。下

3、面给大家介绍几种目前常用的中医药治疗方法。1.CAG的辩证分型治疗:关于辩证分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问题,目前国内尚无统一标准。有分为一型,二型,三型,四型,五型现分述如下:a、CAG分为一型治疗。例如李恩复用胃元汤(药用麦冬、白芍、当归、瓜蒌等)随症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523例,疗程分别为3个月,6个月,6个月以上,结果痊愈率分别为11.4%、23.7%、30.18%;上海曙光医院蔡凎用乐胃煎(由党参、白术、茯苓、陈皮、莪术、丹参等组成)治疗CAG有效率为88.24%;湖南中医学院郑朝晖用益胃汤

4、(由芡实、百合、党参、白芍、蒲公英、麦冬等组成)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总有效率为87.0%。笔者统计十几篇文献报道,采用一方加减治疗CAG,平均总有效率达百分之90以上。固定方药平均总有效率达百分之80以上。从而说明辨证加减用药比固定方药治疗效果好b、CAG分为两型治疗。例如福建省中医学院杨春波教授将分为二型,分别采用胃炎1号和胃炎2号方治疗。程焕章报道,将CAG分为二型施治,脾胃气虚为主者口服“新胃1号”合剂(党参、当归、莪术、菖蒲、蒲公英、生甘草等);气阴亏虚为主者口服“新胃2号”合剂(太子参、

5、北沙参等),疗效尚佳。c、将CAG分为三型的,如北京董建华教授将CAG分为气阴两虚、虚火灼胃,脾胃虚弱三型,分别采用甘草养胃方、酸甘养胃方、甘温健胃方治疗,临床症状改善率为98.7%,李春越将CAG分为胃阴不足用自拟三酸汤、胃阳虚者用香砂六君汤合理中汤、胃阴阳两虚者用益胃汤治疗,总有效率为93.5%。d、将CAG分为四型的许自诚治疗萎缩性胃炎88例,用黄芪建中场、良附丸加减治脾胃虚寒型,柴胡疏肝散治肝胃不和型,沙参麦冬汤加减治胃阴不足型,三仁汤合藿朴夏苓汤加减治疗脾胃湿热型,临床总有效率97.7%

6、,胃镜总有效率47.1%,病理总有效率61.7%。董晓敏等将CAG分为脾胃虚弱型、脾虚肝郁型、脾胃湿热型、胃阴不足型四型进行辨证论治,治疗32例患者,对照组24例患者末分证型,均口服硫糖铝,疗程均为2个月,治疗组总有效率78.13%,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1)。李美康将CAG分为脾胃虚寒型、肝胃气滞型、胃阴亏虚型、瘀阻胃络型四型,对治疗组52例进行辨证治疗;对照组40例服用三九胃泰冲剂,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用药后舌

7、象改善率平均为88.6%,镜下胃粘膜改善率为92.61%;对照组用药后舌象改善率为62.88%,镜下胃粘膜改善率为60%,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e、将CAG分为五型的:王军录用辨证分型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112例,将其分为:胃阴不足型、寒热错杂型、气滞血淤型、气郁化火型、脾胃虚寒性,结果总有效率为96%。刘忠信从肝论治CAG210例,分为5型:肝胃不和以疏肝和胃法,方用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九、金铃子散加减;脾虚气滞以疏肝健脾法,方用四逆散合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肝郁化热伤阴以清肝养阴法,方用丹桅消遥散合沙参

8、麦冬汤加减;气滞血癌以理气化癌法,方用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f、将CAG分为六型的: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2003年重庆制定的方案分为六型。脾胃不和型;脾胃虚弱型;脾胃湿热型;胃阴不足型;胃洛淤阻性;脾虚气滞型。成为全国科研的标准。2.CAG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如下几种:a.苦润化湿祛瘀法。《湖北中医杂志》2004年第26卷第3期报道了湖北省黄冈市红十字会医院魏瑞民、颜凯等临床采用苦润化瘀健胃冲剂(黄连、半夏、柴胡、神曲等组成),效果很好。b.养血活血法。《上海中医药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