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咳嗽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探讨

慢性咳嗽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探讨

ID:9731628

大小:56.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5-06

慢性咳嗽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探讨_第1页
慢性咳嗽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探讨_第2页
慢性咳嗽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探讨_第3页
慢性咳嗽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探讨_第4页
慢性咳嗽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慢性咳嗽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慢性咳嗽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探讨:何德平林琳吴蕾洪家荣【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咳嗽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方法】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构建慢性咳嗽证候调查信息表,对2005年10月至2006年10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门诊就诊的慢性咳嗽患者进行慢性咳嗽中医证候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结果】205例患者接受了证候信息调查,其中明确西医病因诊断的共102例,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慢性咳嗽的证候主要为风寒恋肺、肺气亏虚、阴虚肺燥、痰浊阻肺、肝火犯肺,其中以风寒恋肺型为主。【结论】初步揭示了慢性咳嗽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

2、,为慢性咳嗽的中医临床规范辨证、遣方用药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关键词】咳嗽/诊断;中医证候;流行病学计量近年来,慢性咳嗽的发病率逐步增高。2004年广州用呼吸疾病研究所对广州市某高校大学生进行面访式问卷调查发现,咳嗽的总患病率为10.9%,其中慢性咳嗽总患病率为3.3%[1]。咳嗽是影响生活质量和医疗花费的重要因素[2-3]。导致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有:咳嗽变异型哮喘(CVA)、鼻后滴流综合征(PNDs)、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和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以上病因占呼吸内科门诊慢性咳嗽比例的

3、70%~95%[2]。慢性咳嗽属于中医学“久咳”、“顽咳”、“内伤咳嗽”、“五脏咳”等疾病范畴,病位主要在肺,与肝、脾、肾、心、胃等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慢性咳嗽目前尚缺乏中医证候的诊断标准,临床辨治常带有一定的主观性。本文采用多元统计等数理统计学方法探讨慢性咳嗽的中医证候规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研究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2005年10月至2006年10月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门诊就诊的慢性咳嗽患者,共纳入205例患者。1.1.1诊断标准慢性咳嗽:咳嗽时间t≥3周(据既往定

4、义),X线胸部摄片无明显异常,以咳嗽为主或唯一症状者[4]。1.1.2纳入标准①符合慢性咳嗽的诊断标准;②年龄大于18岁;③能够清楚表达主观感受,配合证候信息采集者;④患者知情同意。1.1.3排除标准①不同意参加本研究者;②因肺炎、肺结核、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哮喘、心力衰竭、肉状瘤病或因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药物)等引起的咳嗽;③合并其他脏器(如心、脑、肝、肾等)的严重原发性疾病者;④精神病或其他原因不能配合证候信息采集的患者。1.2方法1.2.1文献调研及调查表设计对国家/行业标准

5、、规范教材、专著、论文、古籍等文献中有关慢性咳嗽的证候信息进行采集、整理、归纳,根据研究目的和文献调研结果构建慢性咳嗽中医证候调查表。参考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和《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中医内科学》[6]、《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7]等对文献资料中的症状用语进行中医术语规范化。1.2.2临床调查采用前瞻性横断面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慢性咳嗽中医证候调查表经临床预调查,进行修订完善后,形成正式表格,调查采用访谈式,由广东省中医院呼

6、吸内科临床医生完成。1.2.3统计学方法采用EpiData3.0进行数据的录入校对与管理,并转化为SPSS11.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慢性咳嗽临床资料分布研究及中医证候分布研究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证候分型分析采用样品聚类分析和描述性分析,对病因明确的患者再分别进行统计分析。2结果2.1一般资料205例患者纳入调查,其中男90例,女115例;年龄最大75岁,最小18岁,平均年龄(42.30±12.09)岁;病程最短3周,最长6年;职业分布以办公室职员为主,占46.4%。205例慢性咳嗽患者中明确病因诊

7、断的共102例,包括CVA30例,EB34例,感染后咳嗽(PIC)38例。2.2辨证要素对所有条目(设为0,1变量)通过SPSS11.0软件HierarchicalCluster过程(系统聚类法)进行样品聚类(Wald法)分析,列出各聚类症状频数及百分比分布,进行二次归一、计算四诊指标权重[8],并删除权重<1的四诊指标。参照中医辨证分型标准,经专家组判定后赋予适当证型名称。采用上述方法分别聚为2~6类,其中五分类较为合理且与临床辨证分型一致性最好。5种证型的辨证要素如下:风寒恋肺:咽痒、咯白

8、黏痰、夜间咳甚、异味刺激咳甚、咳声短促、气逆上冲、恶寒、鼻塞、流涕、喷嚏、时有气短,舌苔薄,脉浮。肺气亏虚:咳声低微、咳则汗出、咯白稀痰、气短、声低、自汗、畏风寒、神疲,舌体胖大或有齿痕、苔白,脉弱。肝火犯肺:咳嗽阵作、咯黄黏痰、咳声高亢、气急或情绪激动时咳甚、气逆则咳、咳引胸痛、心烦易怒、口苦、口干欲饮、夜眠多梦、大便秘结、小便黄,舌红、苔黄,脉弦。2.3中医证候分布参照以上中医证候辨证要素,通过样品聚类分析,探讨慢性咳嗽(N=205)患者及其中明确病因诊断疾病(N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