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转型、精英政治化与地方政治秩序

市场转型、精英政治化与地方政治秩序

ID:9752098

大小:68.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5-07

市场转型、精英政治化与地方政治秩序_第1页
市场转型、精英政治化与地方政治秩序_第2页
市场转型、精英政治化与地方政治秩序_第3页
市场转型、精英政治化与地方政治秩序_第4页
市场转型、精英政治化与地方政治秩序_第5页
资源描述:

《市场转型、精英政治化与地方政治秩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市场转型、精英政治化与地方政治秩序

2、第1内容显示中  当我们撇开经济外在性的分析框架时,实际上可以尝试其它的研究路径。精英政治学或许是理解当代中国政治有效的知识工具之一。在市场转型的大背景下,社会精英的结构性地位对于地方社会的政治发展来说至关重要,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抗争的上升趋势可以从社会精英的成长模式当中找到答案。  二 精英政治化:精英崛起的模式  笼统地讲,当代中国社会精英的发展大致以1949年和1978年分为两个断裂带。1949年之前,知识精英、经济精英与文化精英1的发展呈现平行增长的趋势,尽管始于晚清的民族─

3、国家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文化精英的影响力,但是,总体而言,精英的力量并未受到根本的打击。1949年之后,由于革命将阶级理论注入中国的政治生活,社会精英因而被涂抹上政治的色彩,其地位和命运也就取决于政治的解释。在知识精英、经济精英和文化精英中,后两者首先服膺于意识形态的政治安排,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期,政权基本上完成了对他们的革命。知识精英的命运因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而暂时获得了政治空间,但是,作为旧政权下的知识精英──绅士,仍然没有逃避被革命的命运,到1952年,绅士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经不存在了(梅斯纳,1986年)。知识精英

4、的整体衰落在革命与建设的矛盾逻辑下是不可避免的,教育的政治化经常侵犯知识分子的最低限度的学术自由(T.P.伯恩斯坦,1982年),「红」与「专」相比,后者无疑要服从前者的需要。根源于「大跃进」的政治再革命(即「不断革命」)从根本上将社会精英连根拔除,因此,在政治精英看来,革命的反对阶级要么被消灭要么被改造为革命的拥护者。  当代中国精英的崛起在90年代得到了合法的发展空间,精英几乎是在一夜之间陡然出现在中国的社会生活中。「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首先从意识形态上解决了精英成长的文化环境,紧接着,1994年市场经济获得了合法地位

5、,它为精英的成长提供了制度环境。尽管官方档和学术话语较少使用「精英」一词,但是,拥有大量经济财富、享有较高社会地位和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群体和亚群体的存在,使我们无法否认精英社会到来这个事实。由市场转型带来的社会资源的急剧运动,与革命后进行的社会革命一样,其运动的范围是全面的、资源分割的强度是前所未有的,所不同的是,前者的资源运动方向由社会流向国家,而后者则相反。中国社会的大变革是任何人都无法否认的事实。  在社会结构方面,随着财富的迅速分化、聚集,社会分层现象演变得十分剧烈,社会结构愈来愈趋向于两极化。因此,社会学的主流观

6、点认为,社会结构的两极化必然导致社会的不平等和社会秩序的失控,在他们看来,壮大中产阶级的数量、拉平两极结构是解决当代中国社会问题的重要途径。在我看来,社会结构对于社会发展固然重要,但是,社会结构的两极化还不足以解释中国社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尤其是社会抗争问题。事实上,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过程出现的各种失范现象,并非完全由于极化结构引起的,而是由于结构中已有的社会角色尤其是精英的角色丧失其社会和政治功能所致,两极化并不能直接推导出社会抗争加剧这个结果。  我们不妨以社会学的研究成果进一步说明这个问题。有的学者以收入为基础,同时

7、参照权力、声望因素,以1997年为分析对象将中国的社会阶层分为五个层级。第一个阶层是上等阶层,由政府高级官员、国家银行及其它国有事业单位负责人、国有大型企业或大型股份公司经理、大中型私有企业主构成,总人数在700万左右,约占全国从业人员总数的1%,这些人构成了中国金字塔型阶层结构的顶端。第二个阶层是中上阶层,主要由高级知识分子(约30万)、中高级干部(约30万)、中小型企业经理(约700万)、中小型私有企业主(约90万)构成;另外,外资企业的白领雇员(约80万)、国家垄断行业的职工(约2,000万)也是这个阶层的组成部分,

8、他们占全国从业人数的4.2%左右。第三阶层是中等阶层,他们分别是:专业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律师、大中学教师、一般文艺工、一般新闻工、一般机关干部(约1,100万)、企业中下层管理人员(约3,000万)、个体工商业者中的上层,他们的收入、权力、声望或者三者的综合,处于高层、中上层之下,而又在其它阶层之上,他们的社会地位处于中等2.在上述分层研究统计中,即使撇开其中的政治精英不论,当代中国社会精英的绝对量仍然是一个可观的数字。理论上讲,现有精英有能力成为政治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平衡力量,但是,事实上,当代中国社会精英由于其独特的成

9、长模式而丧失了西方意义上的角色功能。  当代中国社会精英的成长模式我们可以把它称作精英政治化,这种成长模式也是精英功能丧失的主要原因。一般而言,精英政治化有两个取向:精英接近和政治吸纳。精英接近和政治吸纳是所有国家政治现代化的目标,熊比特等精英民主理论家认为,没有精英参与的政治谈不上民主政治,民主的本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