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清代西部旅行诗歌及其民俗影响

论清代西部旅行诗歌及其民俗影响

ID:9783171

大小:6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5-09

论清代西部旅行诗歌及其民俗影响_第1页
论清代西部旅行诗歌及其民俗影响_第2页
论清代西部旅行诗歌及其民俗影响_第3页
论清代西部旅行诗歌及其民俗影响_第4页
论清代西部旅行诗歌及其民俗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清代西部旅行诗歌及其民俗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论清代西部旅行诗歌及其民俗影响  摘要:综观中国古代诗歌题材的流变史,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特点就是,随着疆域和外交范围的不断扩大,诗人的足迹和他们所描写的地域题材日益向四边延伸,而且由于每个时代的边疆局势不同而呈现出了不同的创作趋势。其中西部地区地域辽阔,自然环境艰苦,民族性格强毅,民俗独特而丰富,历代政治势力进退空间甚大,从而给诗人们的旅行和创作带来了诸多困难和无限生机。特别是唐、元、明、清几朝,西部旅行诗歌创作颇为繁荣,而且从总体上讲,“西渐”趋向日益明显强化。这些旅行诗歌以表现西部民俗文化和山川形胜风光的为最多,而不论何种诗歌,民俗又是激发人们创作的重要酵素之一

2、,民俗与旅行诗歌的关系密不可分。本文仅就古代西部旅行诗歌特别是清代诗歌中的民俗因素作一述论。.L.编辑。  一  为便于讨论,首先应界定“西部”的地理范围和明白西部旅行诗歌发展的基本概况。  (一)关于“西部”的地理范围  “西部”一词在不同时期或不同领域中的所指是不一样的。在中国古代无“西部”之说,而称之为“西域”。李修生先生认为:“西域是对中原而言。”即西部地区的意思。(《清代西域诗辑注>序》)它的范围正如陈垣先生在《元西域人华化考·西域范围》中所言:“随时代之地理知识及政治势力而异。”但总以新疆地区为中心而伸缩,明清时狭义的“西域”基本上指新疆及附近地

3、带。而目前所谓“西部大开发”中的“西部”则明显地指西北的陕、甘、宁、青、新五省区和西南的川、渝、藏、滇、黔五省区及广西、内蒙古西部等地区。显然,清代人心目中的“西域”与20世纪末的“西部”在地理范围的所指有天壤之别。而它们与古代西部旅行诗歌的地理实际均不相符合。  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坛和学坛上曾兴起了一股“西部文学热”。当时学者们笔下的“西部”的地理范围就并不相同,但约略来看,不外乎四种。1、即新疆地区,实际是延续古代概念;2、中国西部地区,略等于世纪末政府所指的西部;3、西北五省区,即西北地区;4、我在《中国西部诗歌史概述》中指出的:“西部诗歌的地理范围

4、应当包括宁夏、甘肃(主意是西北部分)、青海、新疆、西藏和四川西部这样一大片土地。”这主要是根据当时文学研究中对所谓“西部文学”独有的的特质上去理解的,不过从古代西部旅行诗歌的创作实际看,这种理解或所指还是切合西部旅行诗歌的美学特征实际的,因而今天看来也并不过时。因为陕西以及四川中东部、甘肃东部在文化形态上明显地属于中原汉族文化圈,云贵高原虽然也曾是边塞地区,又是少数民族地区,但地域气候和民族性格比较温柔,汉文化渗透深,总体上属于农业文化。而青藏高原、新疆和甘肃西部及宁夏的一部分,甚至内蒙西部地带历来以草原游牧文化而著称,又是典型的西部边塞地带,与其它地区(东北和蒙

5、古地区除外)相比产生于这些地区或描写这些地区的古代旅行诗歌基本上有着悲壮、苍凉、雄奇、浩瀚等共同的特点。因此本文所谓“西部旅行诗歌”的空间配置即以此为准。  (二)古代西部旅行诗歌史概貌  在漫长的中国诗歌史上,西部旅行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现象,其发展并非如同整个文学史那样连续不断地演化发展,而是与中央政府势力在西部的消长相适应而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因此大致上可分为六个时期:  1、漫长的萌芽时期(先秦到隋朝)。在《诗经》、楚辞中已有些涉及西部的诗句,但不属于旅行创作的结果。两汉、南北朝时出现了《天马歌》、《乌孙公主歌》、《匈奴歌》、《陇上歌》、《陇头歌》等歌谣

6、以及一些文人诗歌,但只有少量的作者才到过西部。隋炀帝西巡,部分文人的足迹随之到达西平(今西宁)、河西走廊等地,但也没留下什么堪可传诵的作品来。但这并不表明当时的诗人们就没有西部意识,不少诗篇中有诸如“天山”、“焉支”、“陇头”、“先零”等西部地名和部族名。  2、灿烂的崛起时期(唐代)。唐朝特别是前半期由于唐帝国的空前强盛,疆域的大幅度拓展,中央政府与西部少数民族政权间的关系进一步密切,同时整个诗歌艺术空前繁荣。不少的诗人如骆宾王、王昌龄、高适、岑参、李益等因为各种原因旅行于西部大地,创作出了许多优秀作品。其中岑参两次从军西域,足迹远至天山轮台,写出了如《敦煌太守

7、后庭歌》、《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天山雪歌送萧治还京》等数十篇西部旅行诗歌,开创了奇峭伟拔的一代边塞诗风,对后世的西部旅行诗歌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还应特别提到的是历来未被学界重视的中唐诗人吕温。他在唐德宗末年出使吐蕃,旅行于青藏高原,写下了《题河州赤岸桥》、《经河源军汉村作》、《蕃中答退浑词》等名副其实的西部旅行诗歌。如《经河源军汉村作》是他在西去途中经过今青海省西宁市时写的,生动地反映了在异民族统治下的河湟汉族遗民的生活情形:  行行忽到旧河源,城外千家作汉村。樵采未侵征虏墓,耕耘犹就破羌屯。金汤天险长全设,优腊华风亦暗存。暂

8、住单车空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