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方言的性质和归属

丹江方言的性质和归属

ID:9820049

大小:1.04 MB

页数:8页

时间:2018-05-10

丹江方言的性质和归属_第1页
丹江方言的性质和归属_第2页
丹江方言的性质和归属_第3页
丹江方言的性质和归属_第4页
丹江方言的性质和归属_第5页
资源描述:

《丹江方言的性质和归属》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1·1115※丹江方言的性质和归属苏俊波摘要:丹江口市位于鄂西北鄂豫两省交界处。南北交汇的地理位置,加上频繁的移民,使丹江方言呈现出混杂性和多样性特点,同时受到西南官话和中原官话的交叉影响,是西南官话和中原官话的混合体。关键词:丹江方言西南官话中原官话性质归属丹江口市位于鄂西北鄂豫两省交界处,汉水中上游,北部与河南省南阳市相邻,西北紧挨陕西省,通过汉水与陕西南部的白河、旬阳密切相连,西傍十堰市,南接房县和神农架林区,东临襄樊市。下辖15个乡镇、5个城区办事处,代管武当山经济特区。现有人口48万。以汉族为主。壹、提

2、出问题丹江方言据《中国语言地图集》(1987),属西南官话的鄂北片。早在1948年,赵元任、丁声树、杨时逢的《湖北方言调查报告》就把丹江方言(当时的均县)划归西南官话区。《湖北方言概况》(1960)延续了这种分区意见。关于西南官话的分立,赵元任、丁声树、杨时逢等1948指出:“入声归阳平,这是西南官话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李荣的《官话方言的分区》(1985)根据“古入声字的今调类”把官话分为七个区,其中,“古入声今全读阳平”的归为西南官话区。黄雪贞《西南官话的分区(稿)》(1986)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调整了分区标准:“

3、古入声今读阳平的是西南官话,古入声今读入声或阴平、去声的方言,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调值与西南官话的常见调值相近的,即调值与成都、昆明、贵阳等六处的调值相近的,也算是西南官话。”李蓝2009总结说:“一般情况下,凡古入声今整体读阳平、四声框架与贵阳、昆明、武汉、桂林等地的西南官话接近、古全浊声母为‘清化,平声送气仄声不送气’的演变类型、没有入声韵尾的方言,就基本可以认定为西南官话。”由于《湖北方言调查报告》中认为均县“入声字归阳平”,根据“古入声字的今调类”标准,把丹江方言划归西南官话区,后来历次汉语方言分区都依此作相

4、同处理。但是,据我们调查,丹江方言如今的实际情况并不是如此。它与大部分西南官话不同,古入声并不是统归阳平,而是全浊入声全归入阳平,清入声和次浊入声部分归入阳平,部分归入阴平,少数归入去声和上声。我们统计了《方言调查字表》中丹江方言常用的古入声字,其中,全浊的古入声字“拔、罚、毒、笛、浊、实、石、十、急、职、局”等今读———————————————※本文得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08JC740017)和“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子课题(YYZX0918)的支持。1162011·1阳平。311个清入声

5、字中有149个今读阳平,占总数的47.9%,例如:“不、笔、八、匹、福、答、得、踏、括、刻、霍、急、积、七、作、一、恶”等;124个今读阴平,占总数的39.9%,例如:“百、柏、魄、迫、滴、踢、塔、塌、捉、竹、尺、涩、失、壳、脚、雪、血、削”等;30个今读去声,占总数的9.6%,例如:“祝、错、社、亿、绩、恰、蓄”等;8个今读上声,占总数的2.6%,例如:“嘱、眨、宿、饺”等。114个次浊入声字中有58个今读阳平,占总数的50.9%,例如:“入、日、纳、六、列、墨、脉、岳、业、月”等;33个今读阴平,占总数的28.9%

6、,例如:“热、立、拉、落、灭、麦、木、逸、药、钥”等;22个今读去声,占总数的19.3%,例如:“历、律、匿、逆、幕、玉、肉”等;1个“辱”今读上声,占总数的0.9%。根据《湖北省志·方言》(1996),同样的入声归并情况除丹江方言外,还分布在鄂西北与丹江口市相邻的老河口、郧县、郧西、保康等地,只是各地具体入声字的归并上存在差别。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状况呢?我们认为,地处西南官话区与中原官话区交接地带的丹江口、老河口、郧县、郧西、保康等地方言,极有可能除西南官话外,同时还受到北方与之相邻的中原官话的影响。而中原官话的特征正

7、是古全浊入声全归入阳平,清入声和次浊入声归入阴平。贰、方言成因丹江口市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语言上的复杂性和分区上的边缘性。丹江口市地处湖北省西北部。鄂西北是鄂豫陕渝相交接地区,自古就有“四省通衢”之称,从新石器时代以来就是黄河流域文明与长江流域文明融会契合之地。来自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来自长江流域的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相继影响这一地区,随后更是受到了秦文化、巴文化的渗透,使它成为包容南北文化且带有明显地域特征的独特区域。丹江口市位于鄂豫两省交界处,北部与河南省南阳市的淅川县相邻,西北紧挨陕西省,通过汉水与

8、陕西南部的白河、旬阳交通往来,(历史上白河曾一度归属均县。杨晓安1995)自古就是“东连襄沔,西接梁洋,南通荆衡,北抵襄邓,左通汉水之长江,右据关峡之要路”(《襄阳郡志》)的重要枢纽之地,素有“荆襄襟带,雍予咽喉”之称。夏、商、西周为豫州所辖,春秋属麇。公元前616年,归楚。秦置武当县,属南阳郡。两汉沿秦制。公元208年,曹操得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