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县芦田镇山洪灾害防御应急预案

安溪县芦田镇山洪灾害防御应急预案

ID:9838366

大小:97.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5-11

安溪县芦田镇山洪灾害防御应急预案_第1页
安溪县芦田镇山洪灾害防御应急预案_第2页
安溪县芦田镇山洪灾害防御应急预案_第3页
安溪县芦田镇山洪灾害防御应急预案_第4页
安溪县芦田镇山洪灾害防御应急预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安溪县芦田镇山洪灾害防御应急预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安溪县芦田镇山洪灾害防御应急预案1、总则1.1编制目的山洪灾害是指山丘区由于降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滑坡等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灾害。我镇是台风、暴雨影响多发区,同时也是山洪灾害的多发区。为有效防御山洪灾害,最大限度地减轻山洪灾害给人民生命带来的危害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预案。1.2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福建省防洪条例》、国家防办《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编制大纲》等有关法律、法规。1.3编制原则坚持科学发展观,

2、体现以人为本,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首要目标;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防、抢、救相结合;全面布置、统一指挥、统一调度、服从大局、团结抗洪;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分级管理责任制、分部门责任制、技术人员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广泛发动群众,尽可能调动全社会的积极因素参加山洪灾害的防治工作。2、基本情况2.1自然情况2.1.1河流分布及主要水工程情况我镇境内主要溪流有小蓝溪支流和芦田溪,境内长达55km,流域面积为90km2。主要水利工程有小㈡型水库3座,山围塘2座;有电站

3、水库1座。2.1.2区域内的气象、水文条件、暴雨洪水特性162.1.2.1气象、水文多年平均降雨量1972毫米,海拔350m-950m之间,常年平均气温18-20℃。2.1.2.2暴雨洪水特性本地区局地性降雨多发,春夏常有对流天气和短时强降水,容易引发短时洪水和山洪。2.1.3区域内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与地层岩性、水土流失等情况2.1.3.1地形地貌、地质构造与地层岩性我镇地形主要以山地为主,各村海拔高度差别大,一般在500---950m之间,地形陡峭,山峰耸立,山坡多发育直线坡及凸坡,坡度一般大于2

4、0---30°,局部达60°。‘V’型谷发育,沟谷切割激烈,相对高差大。辖区内主要出露地层岩性有侏罗系上统南园组晶屑凝灰岩,凝灰熔岩,熔结角砾岩等;中统漳平组及梨山组粉砂岩,石英砂岩,燕山期花岗斑岩。构造发育,主要有北东向断裂,次之为北西向断裂。2.1.3.2水土流失情况近年来,由于村民生产活动的发展,斜坡上削坡建房,开垦茶山等因素影响,水土流失情况有所加剧。2.2经济社会情况2.2.1区域内行政区划情况、人口数量及分布情况全镇现有10个行政村,11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8万人。全镇土地总面积96平

5、方公里。2.2.2区域内耕地面积、产业结构、国内生产总值及人均收入2011年,全镇有耕地面积9800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60900亩,其它农作物播种面积191000亩,粮食总产量14054416吨。全镇生产总值(GDP)实现3.2亿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8420元。2.3历史山洪灾害损失及成因2.3.1调查、收集区域内历史山洪灾害情况,分析区域山洪灾害类型及易发区,描述典型山洪灾害2.3.1.1区域内历史山洪灾害情况、典型山洪灾害描述我镇历史山洪灾害均系强降雨山洪暴发引起,几起滑坡多为小面积山体滑坡,

6、但未造成很大的损失。2006年受台风“碧利斯”以及西南季风的影响,7月份普降暴雨,导致山洪暴发,溪河猛涨,农田受淹,山体滑坡,给我镇造成较大损失。短历时强降雨是山洪灾害的重要因素,特别是春夏季节我地多强对流天气,强降雨来势迅猛,加上山体植被破坏,使山洪灾害易发,让人防不胜防。2.3.1.2分析区域山洪灾害类型及易发区灾害类型多数为滑坡,易发区有鸿都,芦田东山,红村,内地,福岭大德等高陡边坡区域。2.3.2总结各类山洪灾害的成因和特点主要是短时强降水引发的灾害,有突发性和不可预见性的特点。2.4山洪灾害

7、防御现状2.4.1防灾非工程措施现状及存在问题加强宣传发动,提高村民防灾意识,及时转移危险区域群众,加快预警信息的发布,完善预案落实等。但山洪灾害监测点不够完善,监测通信及预警设施不完善,手段落后。受经济条件的限制,一些存在重点隐患部位的村没能按要求落实专门监测人员。2.4.2防灾工程措施现状及存在问题16搬迁部分灾害点,在安全区域重新建设,对易滑坡地方进行治理,对一些水库山塘进行出险加固等。3、危险区、安全区划分3.1危险区划分  危险区是指受山洪灾害威胁的区域,一旦发生山洪、泥石流、滑坡,将直接造

8、成区内人员伤亡及房屋、设施的破坏。危险区一般处于河谷、沟口、河滩、陡坡下、低洼处和不稳定的山体下:①已明显变形、裂缝可能产生山体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受严重威胁的区域。②含有软弱夹层的顺向坡,坡度大于岩层倾角,且岩层倾角大于15度的陡坡,可能产生滑坡影响的区域。③处于各流域历来易受洪水淹没的区域。3.2安全区划分  安全区是指不受山洪、泥石流、滑坡威胁,地质结构比较稳定,可安全居住和从事生产活动的区域。安全区是危险区人员的避灾场所。安全区一般应选在地势较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