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论文:“阳光城”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论文:“阳光城”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践

ID:9849878

大小:4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5-12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论文:“阳光城”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践_第1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论文:“阳光城”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践_第2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论文:“阳光城”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践_第3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论文:“阳光城”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践_第4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论文:“阳光城”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践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论文:“阳光城”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课改下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化的探索——“阳光城”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践 新课程非常注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新课改正轰轰烈烈开展的今天,如何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和利用走上科学化、规范化、校本化、特色化的轨道,已成为各校关注的焦点、探索的热点。为此,我校根据自身现状及特点,确立了以“校本化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认真开展了“阳光城”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践课题的探索与研究,促进学校全面综合发展。那何为“阳光城”综合实践活动呢?我们所谓的“阳光城”就是我们将学校施教区内,学生学习、生活

2、所在区域的社区看作一个模拟城市。学生就是这个阳光城市中的“小市民”,学校就是这个阳光城市的最高领导机构,下设各个部门,以“小市长负责制”最高领导集体进行自主管理,聘请所在区域的各单位领导和其他优秀人员为“小市长顾问”、“小市民辅导员”等角色。小市民们就在他们的“模拟”培训、指导下,自主策划活动方案,模拟各种角色,参加各种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力求以活动为载体,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孩子的幸福成长做奠基。一、“阳光城”综合实践活

3、动的研究背景(一)学校发展的形势所逼:我们提出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化的实施方案是以学校现状分析及发展方向为切入口,并在此基础上与其他因素进行整合分析研究,特别注重把握师资、学生、社会与课程的关系,充分了解法律要求、科学研究、专家等方面对过程开放的影响。我们认为这是学校立足生存、谋求发展、创造特色的形势所逼。1、学校的现状分析:淮河小学是北仑二次创业的“新生产物”,由宁波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太平洋房地产公司投资1600万元新建。学校虽是城区学校,但地理位置偏,周边环境差,安全隐患大,这使学校在开学之际就陷

4、入了重重困境,在招生、招师、筹备经费等方面都面临了很大挑战,与其坐而待毙,不如困境求生。2、学校的情境资源背景分析:对学校规划实施“创建‘阳光城’为孩子的幸福奠基”----综合实践活动现有的环境资源、人际资源、设施资源、地方本土化资源等情境资源背景进行详细分析。在对学校面临的形势和情境资源的背景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认真开展了对家长、教师、学生、社会等方面需求的调查。在充分掌握并熟知了各方面需要的实情下,学校确定了“为每一个孩子的幸福成长做奠基”的办学宗旨,提出了“特色载体构建为手段,情景模拟为形

5、式,感恩教育为突破口,生存教育为凸显点,综合素养提高为目标”的“阳光城”创建设想,并扎实开展了一系列“幸福阳光城”的校本化综合资源开发与实践活动。(二)当前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中普遍存在的误区:误区一:忽视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教师对于综合实践活动的缺乏明确的目标,以为综合实践活动就是带学生到外面去参观、调查、访问,对于活动主题策划、内容确定,缺乏民主,一手包办,对于活动中学生产生的新问题视而不见,大大削弱了学生探究、质疑的欲望,忽视了学生问题意的培养。误区二:忽视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性。 5教师没有

6、从实际出发,提出可行的研究主题,而是一味的求新、求异,虚拟情境,让学生去进行所谓的探究。这种探究学生离开了现实生活,忽视了学生认知规律、缺乏了真实的实践体验,只能是空中楼阁,毫无现实意义。误区三:忽视了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性。教师没有足够的耐心,对学生缺乏信任感,往往过早的、过多的介入学生的探究过程,更有甚者,干脆让学生的探究过程“缩水”,让简单的“告诉”成了解决问题的“好”方法。试想,没有主体的参与,过程的经历,哪能有内心独特的情感体验呢?误区四:忽视评价的发展性功能。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的评价方

7、式较为单一,评价中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发展性,与新课程立足学生发展的评价观不协调。2“阳光城”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思路及做法。2.1“阳光城”综合实践活动开发的目标。2.1、1总体目标:构建“以研究性学习为核心,以信息技术教育为补充与拓展,以劳动与技术教育及社区服务、社会实践为主要活动形式”的综合实践活动基本模式。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和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塑造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2.1、2具体的目标,:学校的层面上建立起一套系列

8、化、规范化、特色化的综合实践活动体系、评价体系,引领正确的发展方向,提高学校的文化品位。教师的层面上掌握课程开发的技能,能开发出具有校本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实施校本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增强实施能力,提升实施理念,逐渐形成自我较为成熟的经验特色。学生层面上1、针对班级特点,建立班级特色文化活动项目和规范的社会实践活动。2、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学生需求为前提,紧贴学生发展实际,注重学生的自主体验,突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3、以本校教育资源优势和本地区的社区教育资源为基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