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线施工安全防护方案

既有线施工安全防护方案

ID:9872628

大小:885.50 KB

页数:38页

时间:2018-05-13

既有线施工安全防护方案_第1页
既有线施工安全防护方案_第2页
既有线施工安全防护方案_第3页
既有线施工安全防护方案_第4页
既有线施工安全防护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既有线施工安全防护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既有线施工安全防护方案目录一、编制依据……………………………………………………………………………………3二、编制原则3三、工程概况43.1桥址概况43.2水文及地质情况43.3影响既有线工程数量表5四、工程施工技术分析54.1施工特点及难点54.2主要危险源辨识64.3既有线情况及新建线路影响既有线范围6五、施工准备65.1.技术、场地准备65.2.施工机具准备75.2.1.主要机械设备配置计划表75.2.2.组织机械、设备人员进场7六、专项施工安全防护方案86.1总体施工方案86.2.人工挖孔桩施工86.2.1.人工挖孔桩方案86.

2、2.2人工挖孔桩施工工艺流程框图:106.2.3人工挖孔安全施工措施116.2.4人工挖孔桩节点工期126.3.钻孔桩施工防护1238既有线施工安全防护方案6.3.1钻孔桩施工工艺126.3.2桥台钻孔桩施工防护136.4.桥台及扩大基础施工安全防护146.4.1桥台及扩大基础施工工艺146.4.2.基坑开挖防护156.5墩台身施工安全防护176.5.1.墩身施工工艺176.6高空作业的安全措施196.7大型设备安全管理措施206.8雨季施工安全防范措施216.9台风季节施工安全防范措施226.10夜间施工安全防范措施226.11安全

3、用电防护23七、施工安全管理措施247.1.临近既有线施工安全措施247.1.1.影响既有线区段施工安全措施257.1.2.施工运输安全技术措施267.2施工安全其他指导及规定26八、施工应急应对措施27九、附图2838既有线施工安全防护方案一、编制依据1.现场实际调查及测量资料2.赣州至龙岩铁路扩能改造工程施工图(GL-3)德溪角大桥(3线)[赣龙扩施(桥)-160];3.赣州至龙岩铁路扩能改造工程施工图(GL-3)德溪角大桥(7线)[赣龙扩施(桥)-162];4.《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铁办[2008]190号);5.《铁

4、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补充办法》(铁运〔2010〕51号);6.《改建既有线和增减第二线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暂行规定》(铁建设[2008]14号);7.《南昌铁路局营业线施工及安全管理细则》;8.《南昌铁路局营业线施工及安全管理细则补充规定》(南铁办发[2010]148号);9.《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10.《铁路技术管理规程》;二、编制原则为确保德溪角大桥临近既有赣龙铁路施工顺利进行,以维护营业线运营安全为重点,消灭安全责任事故,保证施工安全,保证行车安全,顺利实现赣龙铁路扩能改造建设目标,特制定本方案。三、工程概况3.1桥址概况本桥位

5、于福建省长汀县策武乡境内,桥址处有既有线德溪角大桥一座(中心里程K163+023.91)38既有线施工安全防护方案,既有桥为单线桥,跨度布置为:5-32简支T梁,圆端型桥墩,墩基础为扩大基础,桥台基础为桩基础。本次施工共有Ⅰ、Ⅱ线(双线)、3线(单线)、4线(单线)、7线(单线)四座。均与既有桥平行。其中Ⅰ、Ⅱ线(双线)、3线(单线)、4线(单线)位于既有线右侧,7线(单线)位于既有线左侧,具体位置关系见附图。Ⅰ、Ⅱ线桥台采用双线T型桥台,桥墩采用双线圆端型实体墩;3线、4线、7线桥台采用单线T型桥台,桥墩采用单线圆端形实体墩;基础均

6、采用钻孔桩基础,桩径Ф1.0m。在Ⅰ、Ⅱ线DK160+897处跨越一条水泥路,路宽6.2m,交角123°。在DK160+925处有小溪,宽3m,与线路交角128°。在Ⅰ、Ⅱ线DK160+967处跨越规划的麻陂至德田农场公路,公路规划宽度16m,交角126°。3.2水文及地质情况桥址区丘坡地表水不发育,谷底地表水以水塘、小溪、水田的地表水为主,较发育,与谷底中的第四系孔隙潜水呈季节性相互补给,水量受季节性降水影响较大,桥址区地下水类型有第四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和构造裂隙水。勘察期间测得地下稳定水位埋深0.35~9.8m,稳定水位标高28

7、8.39~295.30,受大气降水补给,向低洼处排泄。水量受大气降水影响较大。 桥址区地下水DK160+839.393~DK160+935.00段有酸性侵蚀,化学环境作用等级为H1,有二氧化碳侵蚀化学侵蚀,化学环境作等级H1;DK165+935~DK160+970有酸性侵蚀,化学环境作用等级为H1,无二氧化碳化学侵蚀;DK160+970~DK161+010.00有酸性侵蚀,化学环境作用等级为H1,有二氧化碳侵蚀化学侵蚀,化学环境作等级H1;DK161+010.00~DK161+044.665有酸性侵蚀,化学环境作用等级为H1,无二氧化

8、碳化学侵蚀。地表水:DK160+839.393~DK160+925.00有酸性侵蚀,化学环境作用等级为H1,有二氧化碳侵蚀,化学环境作用等级为H1:DK160+925~DK161+022.8有酸性侵蚀,化学环境作用等级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