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九台灣女權報告, 生殖自主篇

一九九九台灣女權報告, 生殖自主篇

ID:9881429

大小:132.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5-13

一九九九台灣女權報告, 生殖自主篇_第1页
一九九九台灣女權報告, 生殖自主篇_第2页
一九九九台灣女權報告, 生殖自主篇_第3页
一九九九台灣女權報告, 生殖自主篇_第4页
一九九九台灣女權報告, 生殖自主篇_第5页
资源描述:

《一九九九台灣女權報告, 生殖自主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一九九九台灣女權報告--生殖自主篇吳嘉苓臺大社會系助理教授曾凡慈台大社會系研究助理摘要兩性之中,只有女人懷孕,女人生產。女人是否能自主地決定要不要生殖,如何生殖,正是女性身體自主權的一大表徵。這裡我們仍發現台灣婦女現今仍面臨「強迫生殖」的困境。女性仍受困於生男的壓力。以生殖科技篩檢胚胎性別仍然存在,使得第四胎次的性別比在2000年仍高達135:100,達到近幾年的新高。此外,現階段法令上,已婚婦女墮胎需要丈夫同意的限制,使得婦女的生育自主權未能充分受到保障。然而RU486與事後避孕丸在台灣的合法,卻也增加了婦女

2、控制生殖的資源,是近兩年的一大進步。14除了要能自主地決定「不要生」,生育自主權的另一面向,是要能在「選擇生」時能得到應有的資源。代理孕母合法化的可能性,使得利用新興生殖科技達成生殖慾望,又多了新的面向。然而,這究竟是增加婦女生育機會的資源,還是反成為剝削婦女(孕母仍為女性,且多可能為經濟弱勢婦女)或複製父權價值(生男以傳宗接代)的手段,引發諸多討論。這個難解的議題,需要更有系統的公開討論,特別是聆聽各類婦女的聲音。此外,從目前熱門的人工協助生殖科技的使用來看,不論不孕原因為男為女或不明,女性皆為主要接受不孕診

3、療的人。主流論述卻多只傳達「科技造福人」的光環,對於不孕科技所可能造成婦女的身心傷害,多所忽略。台灣對於生產制度的改革,醫界已逐步對於婦女團體意見的回應,雖然零星且未見全面性的具體改善措施,但總算是個開始。台灣婦女生殖上的自主權,仍須從修法、改變社會文化價值、改善醫療環境等種種面向,大加努力。14一九九九台灣女權報告--生殖自主篇論文「對女性性及生育行為的控制是性別地位的最佳指」標。…沒有自由掌握自己的身體,女性其他的自由都是空談。」這是劉仲冬在《台灣婦女處境白皮書:1995年》「健康與生育篇」的開場白。在這本

4、全面性討論台灣女性權益與社會處境的標竿之作中,劉仲冬以台灣近50年來家庭計畫的實施(避孕),優生保健法的制訂(墮胎),與人工生殖協助辦法的制訂(不孕)為分析主軸,藉由政策制訂過程以及引發的輿論討論,特別是醫界所扮演的角色,來解析社會對婦女生殖行為的看法,並評估國家政策對婦女生殖自主權的衝擊。五年之後,婦女新知基金會發表《一九九九台灣女權報告》,其中的「生殖自主篇」延續這個分析主軸,探討1995-1999年有關婦女生育自主權的幾個關鍵面向。並以強迫的生殖與生殖的限制這兩部分作為劃分。1吳嘉苓,2000,「一九九九

5、台灣女權報告--生殖自主篇生殖自主篇」,頁93-103於《一九九九台灣女權報告》,台北:婦女新知基金會。這篇生殖自主權報告,主要以近兩年的最新進展為主。壹、強迫生殖(生男的負擔、墮胎的限制)是否有所改善?女人是否能自主地決定要不要生殖,是身體自主權的一大表徵。這裡我們所要呈現「強迫生殖是否有所改善」的主要面向有二:一為女性受困於生男的壓力,所造成的強迫生殖。重要例子在於以生殖科技篩檢胚胎性別的普遍狀況。二為現階段對於墮胎資源的,重要例子在於對於已婚婦女墮胎需要丈夫同意的限制,對於未成年少女墮胎的處理方式,以及R

6、U486、「事後避孕丸」在台灣上市可能增加的婦女生殖資源。一、從新生兒的性別比看生男壓力14台灣婦運持續對於重男輕女的性別偏好提出抨擊,社會也出現越來越多只有女兒的家庭,甚至自願無子的狀況,有打破過去對於「非得生男」的父權傳統。但是從最新有關新生兒性別比例的資料來看,部份民眾採取現代生殖科技已達到對於男性子嗣的偏好仍然存在。這些技術,包括精蟲篩檢後施以人工受精;2所謂精蟲篩檢,醫學上名為白蛋白精蟲分離術,在台灣自1980年代初期引進。然後,目前已有國內外研究資料質疑其蒐集Y精子的成效。(見何師竹,2001,「臺

7、灣女性的『生男』使命」,《應用倫理研究通訊》17:10。)或以羊膜穿刺、子宮沖洗術等在懷孕早期確定胎兒性別後,以墮胎方式篩檢與願相違背的胚胎性別,醫界估計有「每年臺灣接受此技術檢查的人次為一萬人,可能墮除之女嬰數為五千人次」;3見何師竹,2001,「臺灣女性的『生男』使命」,《應用倫理研究通訊》17:11。新近則發展出可被應用於進行孕前性別檢測的技術,就屬醫界普遍認可的流量細胞儀(flowcytometry)和胚胎著床前基因診斷(preimplantationgeneticdiagnosis,PGD)兩種方式,

8、但尚未有普遍的臨床應用。4見張旭陽,2001,「性別選擇的理論與實際」,《應用倫理研究通訊》17:13。)這樣對於生男的重要性,導致台灣的新生兒性別比,出現男重女輕的現象。醫界一般認為,在不受干預的情況下,男嬰與女嬰的自然比例為106:100,已是男多於女。5見WilliamsObstetrics(20thedition),1997,Stamford,Connecticut:Apple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