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素材解读的常见误区及其对策[j]

课堂教学素材解读的常见误区及其对策[j]

ID:9887699

大小:13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13

课堂教学素材解读的常见误区及其对策[j]_第1页
课堂教学素材解读的常见误区及其对策[j]_第2页
课堂教学素材解读的常见误区及其对策[j]_第3页
课堂教学素材解读的常见误区及其对策[j]_第4页
资源描述:

《课堂教学素材解读的常见误区及其对策[j]》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课堂教学素材解读的常见误区及其对策*本文系作者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基础教育新课程新教材研制开发机制与质量监控的研究与实践》(课题批准号BHA030025;级别:国家一般)的研究成果之一。孔凡哲孔凡哲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助理教授硕士生导师长春130024[摘要]对课堂教学素材的合理解读是有效利用课程资源、提高课程实施效率的重要渠道。当前,中小学课堂教学素材解读出现诸如表面化、成人化、无学科本意的情景化等误区。从课程目标的视角“直读”教学素材、挖掘素材背后的学科含义和作用等,是课堂教学素材解读的两种基本方法。依靠校本机制、立足个性风格重组教学素材、注重课堂中的生成

2、性素材等等是解读课堂教学素材、保障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关键词]教学素材;课堂教学;解读;误区;对策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我们清楚地看到,从以往的“教教材”发展到今天的“用教材教”,中小学教师的课程教材观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课堂教学也呈现出新气象。在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制约中小学课堂教学质量的一个突出障碍就是错误地解读课堂教学素材。这里的课堂教学素材既包括教科书中的各种资源,也包括教学环境中的各种素材,乃至师生人力资源中的素材等等。尤其是在低年级教学中,直观素材占有突出位置,这里的直观素材特指教科书中的直观材料(如,插图、文字、情景设计等等)、在课

3、堂教学中师生随机生成的直观材料等等。一、课堂教学素材解读的重要意义本质上讲,有效利用课程实施中的各种资源,是实施新课程的关键之一。其中,合理而正确地解读课堂教学素材,最大限度地利用包括教科书中已有资源在内的各种教学素材,是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益的最有效途径之一。1.合理解读课堂教学素材是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所决定的。有效利用各种资源是课程质量保障的重要举措,其原因在于,那些可以利用的资源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自主建构,激发教师提升专业能力。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课堂教学素材是课堂教学得以进行的必要前提,尤其是教科书中的素材、课堂环境中的素材。但是,这些素材往往以共性和自然状

4、态而存在,未必完全符合本班实际、本节教学实际,必须密切结合本班学生的身心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法再加工,使其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与情意特征。这是教学处理的要点之一。2.合理解读课堂教学素材是国家课程校本化处理的具体举措,是课程实施的必要环节。在当前“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管理的课程体制下,数学、语文、外语等学科课程都需要进行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处理,进行课程改编、课程整合、课程补充、课程拓展、课程新编等具体工作,其重点在于密切结合学校实际,设计、编排落实课程标准、实施课堂教学的具体方案,包括调整课程内容的进度、前后内容的编排顺序等等。而对于具体的学科教科书来说,也需要进行校本化处理

5、,进行诸如扩张、拓展、加深、重组等适切性处理及教学法加工,使之更适合学生的学习需要,形成教师个人的教学特色和风格。无论课程标准的校本化处理,还是教科书的教学法再加工,其中的重要内容都包含教学素材的校本化解读和再开发,这里的教学素材既包括课程标准及其相关资料中的素材、教科书中的素材以及相关教学参考资料上的素材,也包括教师、学生所潜在的人力资源(如经验、经历等材料)。3.合理解读教科书素材(即教科书中的素材,下同),是创造性用教材教的具体体现。4这是课程实施的关键。一方面,对于课程来说,合理解读(进而最大限度地有效利用)教科书中的素材,是提高课程实施实效性的重要渠道。在倡导现代课程教材观的今

6、天,解读教科书既不是将教科书作为唯一的“孤本”,视教科书为静态的、必须遵循的根本,也不是完全撇开教科书另行其事——教科书毕竟是专业人员经过潜心研究精心编制的专门材料,业已通过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因而,如何适度调整优化教科书中的素材,就成为创造性用教材教的关键。另一方面,追求个人的专业发展是每位教师的重要任务,结合课堂教学主动寻找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是其核心要领,其主要工作包括如何充分利用教科书内容激活学生的自主意识,如何以教科书为起点向外自然延伸、拓展(这种延伸、拓展既可以是内容上的,也可以是形式上的),立足教科书而不拘泥于教科书,…。其宗旨在于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健康、

7、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同时,有助于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一、课堂教学素材解读的常见误区误区1:仅在直观素材的表面“做文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图1图2图1是小学二年级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周长”一节正文的一个插图[1]。我们在长春市D小学进行的课堂教学现场观察和聚焦式访谈显示:相当数量的一线教师认为“图1仅仅提供了一种活动暗示”。其实,图1不仅暗示蕴含着“引入周长的概念”这个环节需要学生动手实践,而且暗示周长的概念不能硬塞给学生,需要学生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