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 价值信息传递与投资银行金融认证

ipo 价值信息传递与投资银行金融认证

ID:9891543

大小:224.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5-14

ipo 价值信息传递与投资银行金融认证_第1页
ipo 价值信息传递与投资银行金融认证_第2页
ipo 价值信息传递与投资银行金融认证_第3页
ipo 价值信息传递与投资银行金融认证_第4页
ipo 价值信息传递与投资银行金融认证_第5页
资源描述:

《ipo 价值信息传递与投资银行金融认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IPO价值信息传递与投资银行金融认证吴淑琨陈代云(海通证券研究所,上海200021)摘要:本文遵循金融认证理论的研究路径,构建了IPO价值信息的传递与投资银行金融认证的理论模型,实证结果表明:(1)首发市盈率与投资银行的综合竞争力正相关,即综合竞争能力越强的投资银行,其承销的IPO发行市盈率越高。另外,而且综合竞争能力越强的投资银行,其承销IPO募集资金用途发生变更的企业比例、上市后违规企业的比例以及曾被ST的公司比例均相对较低。(2)新股抑价程度与投资银行的认证成本负相关,但缺乏统计显著性。(3)新股抑价与中签率负相关,与IPO风险测度正相关;新股抑价与投资银行类型的负相关缺

2、乏显著性。(4)IPO中签率与投行认证信息因子、发行价格信息因子的关系缺乏统计显著性;中签率与投资银行的声誉信息因子显著正相关。本文最后提出了相关建议。关键词:投资银行;金融认证;IPO作者简介:吴淑琨,博士,海通证券研究所所长助理;陈代云,博士,海通证券战略规划部总经理助理。中图分类号:F830.39文献标识码:A文献综述国际上关于投资银行与IPO的研究认为,投资银行职能的产生是为了在发行人与投资者之间架设一个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桥梁。Akerlof(1970)认为,在一个市场中,如果信息拥有者缺乏有效传递信息的激励,同时非信息拥有者又缺乏购买信息的动力或能力,那么这个市场注

3、定是无效的,而趋于消亡。因此,对投资者来说,投资银行就是一个了解企业价值的窗口。Booth和Smith(1986)建立了一个金融认证理论,认为投资银行作为金融中介的认证功能实际上是提供了一种保证机制,有利于使投资者相信发行价确实反映了企业的内在价值,并从实证的角度验证了投资银行金融认证的有效性,它有利于减少发行人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而且进一步的实证研究表明,不同声誉的投资银行承销的IPO确实存在不同的差异,Beatty和Ritter(1986)的研究指出,声誉越高的投资银行,为了维护自身的形象而越倾向于选择更安全的IPO,从而使那些风险较大的IPO转向声誉不太高的投资银行

4、。Carter和Manaster在1990年做的一项研究也指出,具有良好声誉的投资银行往往与低风险的发行联系在一起。但最近的一些研究表明,这种差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Carter,Dark和Piwowar(2002)指出,有声望的投资银行在20世纪80年代承销的企业类型不同于90年代推荐的企业类型。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有声望的投资银行建立声誉主要是依赖于发行更加安全的项目,而无声望的投资银行更多的是选择发行风险较大的项目;但在90年代后,声望高的投资银行所承销的企业与无声誉的投资银行推荐的企业之间的差异已经逐渐开始模糊了。投资银行的定价主导权和风险规避也是研究关注内容之一,由

5、于投资银行的专业性,决定了相比发行人来说,拥有更多的有关资本市场及发行定价方面的信息,Barron(1982)指出,发行人往往会将定价权交给投资银行,而在缺乏有效监督的情况下,投资银行往往倾向于采取抑价的方式,以确保发行的成功并由此逐步建立起良好的声誉。Ibbotson(1975)和Welch(1989)指出,投资银行采取抑价发行,是为了更好地迎合投资者的需求,并有利于以后项目的承销。Logue(1973)、Carter和Manaster(1990)以及Johnson和Miller(1988)指出,在上市的最初几个小时内IPO的平均价格会戏剧性地上升,而声誉低的投资银行所承销的

6、企业,其价格上升幅度要显著高于声誉高的投资银行所承销的企业。10从发行人的角度看,有研究认为发行人为了后续再融资的考虑,新股采取抑价发行以吸引投资者的认购,并在以后的再融资过程给予补偿(Allen和Faulhaber,1989;Grinblatt和Hwang,1989;Welch,1989)。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解释新股抑价的原因,王莉(2001)基于Rock模型的研究指出,我国新股发行的确存在信息不对称,新股的抑价程度与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呈正相关。李博和吴世农(2000)的研究表明,不同发行方式的新股抑价程度存在差异。这些研究从不同的侧面分析了新股抑价的原因,但对投资银行作为金

7、融中介在IPO价值信息的传递作用研究较少。最近有一些这方面的研究,金晓斌和吴淑琨等人(2003)做的一项研究指出,1999年对我国投资银行与IPO质量关系而言是一个重要分水岭,1999年后的IPO质量与投资银行的声誉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这说明,随着我国新股发行制度的不断完善,投资银行在传递IPO价值信息方面正逐步发挥其金融认证功能。这一点对于分析中国IPO发行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即使在成熟市场中,投资银行的声誉与新股抑价之间的关系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Beatty和Welch(1996)指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