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基因的本质

第三章 基因的本质

ID:9943561

大小:49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5-16

第三章  基因的本质_第1页
第三章  基因的本质_第2页
第三章  基因的本质_第3页
第三章  基因的本质_第4页
第三章  基因的本质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三章 基因的本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三章基因的本质考点1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肺炎双球菌体内和体外转化实验的比较体内转化实验体外转化实验实验者格里菲思艾弗里及其同事培养细菌用小鼠(体内)用培养基(体外)实验结论S型细菌体内含有“转化因子”S型细菌的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等其他物质不是联系(1)所用材料相同,都是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2)两实验都遵循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注意】①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只提出“S型细菌体内有转化因子”,并没有具体证明哪种物质是转化因子。艾弗里的实验可以证明DNA是遗传物质。②格里菲思实验第四组小鼠体内分离出的细菌和艾弗里S型菌的DNA+R型活菌培养基上生存的细菌都是R型和S型都有,

2、但是R型多。③S型菌的DNA+DNA水解酶+R型活细菌只有R型细菌,该实验是从另一个角度进一步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而不是为了证明DNA的水解产物——脱氧核苷酸不是遗传物质,尽管此实验可以证明该问题,但不是该实验的实验目的。④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其蛋白质变性失活,但DNA氢键断裂变性失活后随温度降低又恢复活性。⑤转化导致的变异方式类似于转基因工程,故应界定为基因重组。1.(2011·广东卷)艾弗里和同事用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从表可知(  )实验组号接种菌型加入S型菌物质培养皿长菌情况①R蛋白质R型②R荚膜多糖R型③RDNAR型、S型④RDNA(经DNA酶处理

3、)R型A.①不能证明S型菌的蛋白质不是转化因子B.②说明S型菌的荚膜多糖有酶活性C.③和④说明S型菌的DNA是转化因子D.①~④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考点2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一.侵染过程噬菌体侵染细菌要经过吸附→注入→合成→组装→释放五个过程。【注意】 T2噬菌体增殖场所是大肠杆菌细胞内,除噬菌体的DNA作模板起指导作用外,其余的原料——脱氧核苷酸和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核糖体、ATP和相关酶全由大肠杆菌提供。7二.结果及分析分组结果结果分析对比实验(相互对照)含32P噬菌体+细菌上清液中几乎无32P,32P主要分布在宿主细胞内32P——DNA进入了宿主细胞内含35S噬

4、菌体+细菌宿主细胞内无35S,35S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35S——蛋白质外壳未进入宿主细胞留在外面【注意】 ①必须分两组分别标记进行实验,不能同时对噬菌体既标记35S又标记32P。②该实验不能标记C、H、O、N这些DNA和蛋白质共有的元素。三.结论:DNA是遗传物质。【提醒】 (1)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32P和35S的存在部位:(2)该实验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因为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其作用不能证明。(3)该实验可同时证明:①DNA分子具有相对稳定性。②DNA能自我复制,使前后代保持一定的连续性。③DNA能控制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但不能证明DNA分子产生可遗传的变异。四、少量放

5、射性出现的原因:①用32P标记实验时,上清液中也有一定的放射性的原因有二:一是保温时间过短,有一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使上清液出现放射性;二是从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到用离心机分离这一段保温时间过长,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子代,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也会使上清液放射性含量升高。②用35S标记实验时,沉淀物中出现少量放射性的原因:可能由于搅拌不充分,有少量35S标记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吸附在细菌表面,随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使沉淀物中出现少量的放射性。2.噬菌体是一类细菌病毒。下列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6、该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B.侵染过程的“合成”阶段,噬菌体DNA作为模板,而原料、ATP、酶、场所等条件均由细菌提供C.为确认何种物质注入细菌体内,可用32P、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D.若用32P对噬菌体双链DNA标记,再转入培养有细菌的普通培养基中让其连续复制n次,则含32P的DNA应占子代DNA总数的1/2n-1考点3 生物的遗传物质一.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1)事实:绝大多数DNA存在于染色体上,少数存在于细胞质中的叶绿体、线粒体中。(2)结论:DNA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二.主要的遗传物质(1)事实生物(2)结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

7、D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注意】 ①细胞质中的核酸主要是RNA,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是DNA。②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数量分析的结果,不是本节两个经典实验得出的结论。3、下列哪项不是蚕豆细胞内遗传物质的载体(  )A.染色体B.叶绿体C.线粒体D.核糖体考点4DNA分子的结构与特性一、DNA分子的结构7二、DNA分子的特性(1)稳定性: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2)多样性:碱基对多种多样的排列次序。【提醒】 若某DNA分子中有n个碱基对,则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