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1_基带信号波形及功率谱密度

0601_基带信号波形及功率谱密度

ID:9943955

大小:991.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5-16

0601_基带信号波形及功率谱密度_第1页
0601_基带信号波形及功率谱密度_第2页
0601_基带信号波形及功率谱密度_第3页
0601_基带信号波形及功率谱密度_第4页
0601_基带信号波形及功率谱密度_第5页
资源描述:

《0601_基带信号波形及功率谱密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六章数字基带系统1引言数字基带系统的组成:2数字基带信号的波形及功率谱密度2.1数字基带信号的常用波形1、单极性不归零码特点:发送能量大、接收信噪比较高,占用频带较窄;具有较高的直流和低频成分,不利于信道传输,受到信道传输特性和噪声的影响,接收端抽样判决器难以稳定在最佳判决门限,在出现长连“0”或者长连“1”时不利于接收端位同步定时提取。2、双极性不归零码特点:发送能量大、接收信噪比较高,占用频带较窄,直流和低频成分较少,接收端抽样判决器始终保持最佳判决门限;在出现长连“0”或者长连“1”时不利于接

2、收端位同步定时提取。3、单极性归零码特点:发送能量较小、接收信噪比较低,占用频带较宽,具有较高的直流和低频成分,不利于信道传输,受到信道传输特性和噪声的影响,接收端抽样判决器难以稳定在最佳判决门限;在出现长连“0”时不利于接收端位同步定时提取,但长连“1”时可以实现接收端位同步定时提取。4、双极性归零码特点:发送能量较小、接收信噪比较低,占用频带较宽;直流和低频成分较少,接收端抽样判决器始终保持最佳判决门限,具有良好的自同步特性,即使在出现长连“0”或者长连“1”时也可以实现接收端位同步定时提取。**

3、小结**单极性码具有较高的直流和低频成分,不利于信道传输,受到信道传输特性和噪声的影响,接收端抽样判决器难以稳定在最佳判决门限。双极性码的直流和低频成分较少,易于信道传输,接收端抽样判决器始终保持最佳判决门限,抗干扰能力强。不归零码发送能量大、接收信噪比较高,占用频带较窄;在出现长连“0”或者长连“1”时不利于接收端位同步定时提取。归零码发送能量较小、接收信噪比较低,占用频带较宽;在出现长连“0”或长连“1”时易于接收端位同步定时提取。双极性归零码具有自同步特性。2.2数字基带信号的功率谱密度1、数

4、字基带信号的数学表达式stsntng1tnTB,以概率Psnt其中:g2tnTB,以概率1-P符号“0”——g1t,符号“1”——g2t2、数字基带信号的功率谱密度2PsffBP1PG1fG2f22fBPG1mfB1PG2mfBfmfBm**注意**数字基带信号功率谱密度包含连续谱和离散谱。连续谱始终存在,决定信号的功率分布,用于确定信号的带宽。离散谱在某些情况不存在,当离散谱存在

5、时即为码元频率的N次谐波分量,携载了位同步定时信息,用于接收端位同步定时提取。当符号“0”出现的概率1Pk,且0

6、适用于各类信源;具有一定的内在检错能力;具有高的编码效率和传输效率;具有低的误码增殖;设备简单可靠。缺点:在出现长连“0”时不利于接收端位同步定时提取,特引入三阶高密度双极性码(HDB3码)予以改进。3.3三阶高密度双极性码(HDB3码)1、编码规则当不存在4个或4个以上连“0”时,“0”用零电平表示,“1”交替用正、负电平表示。当存在4个或4个以上连“0”时,将连“0”按4位一组进行分割,以取代节“000+V”或“000–V”取代“0000”,且任意两个相邻的取代节中的符号“V”极性相反。考

7、察每个取代节“000V”之前相邻非“0”符号的极性,若该符号与本取代节中的符号“V”极性相同,则本取代节保持不变;若该符号与符号“V”极性相反,则将本取代节变换成“+B00+V”或“–B00–V”。每个符号“V”都与之后第一个非“0”符号极性相反。2、编码正确性验证规则去掉HDB3编码结果中所有的符号“V”,则余下的数据符合AMI编码规则。3、译码规则寻找相邻的两个同极性非“0”符号,若这两个符号之间存在两个“0”则对应取代节“+B00+V”或“–B00–V”,因此需将这两个非“0”符号全都还原为

8、符号“0”;若这两个符号间存在三个“0”则对应取代节“000+V”或“000–V”,因此需将后一个非“0”符号还原为符号“0”。还原了所有的符号“B”和“V”之后,余下的所有非“0”符号全都还原为符号“1”。4、特点基本保留了AMI码的优点,且连“0”个数不超过三个,便于位同步定时提取;缺点是编译码电路复杂,引入了一定的误码增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