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监督论文媒体监督论文媒体审判论文

网络监督论文媒体监督论文媒体审判论文

ID:9968286

大小:46.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5-17

网络监督论文媒体监督论文媒体审判论文_第1页
网络监督论文媒体监督论文媒体审判论文_第2页
网络监督论文媒体监督论文媒体审判论文_第3页
网络监督论文媒体监督论文媒体审判论文_第4页
网络监督论文媒体监督论文媒体审判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网络监督论文媒体监督论文媒体审判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网络监督论文媒体监督论文媒体审判论文网络监督中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摘要:网络监督是社会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网络监督过程中应处理好网络监督与网络谣言、网络暴力、媒体审判以及传统媒体监督的关系。网络谣言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网络监督的方向,在网络监督的过程中,要努力抵制网络谣言,并和其进行“赛跑”;网络暴力是一种网络侵权,要对网络自由表达的手段和内容进行必要的限制;网络监督有时会发展为媒体审判,这会危及司法独立,但媒体监督和司法独立的基本理念是一致的,即保障社会公平;传统媒体是对“网络监督”的监督,传统媒体与互联网的相互支持与合作,共同推动了舆论监督的大发展。关键词:网络监督;网络谣言;网

2、络暴力;媒体审判;传统媒体监督据中国互联网研究中心在2011年1月发布的《第27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已达4.57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4.3%,手机网民增至3.03亿人。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正改变着人类交往和行为的尺度和形式。目前,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进行意见表达和民主监督的重要平台。网络监督的兴起反映了人们信息占有方式的深刻变化。在网络时代之前,社会的支配方式是一种“全景监狱”结构。与网络监督相比,传统监督是一种精英主义的生产逻辑,少数精英塑造和控制着信息的生产和消费。在互联网时代,网络监督体现为一种市民主义的倾向,精英对信息的绝对

3、控制和垄断已不再可能,社会话语权经历了由集中走向分散的伟大嬗变。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无限夸大网络监督的功能。网络监督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如果处理不当,它也会阻碍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把网络监督放在宏观的社会关系网络中进行考察,正确地处理网络监督与网络谣言、网络暴力、媒体审判以及传统媒体监督的关系。一、关于网络监督与网络谣言网络监督的过程往往伴随着谣言的泛滥,这已经成为传播领域的一大奇观。谣言作为一种舆论现象在社会上早已有之,大部分的日常社交谈话总包含着谣言。谣言作为一种具有自我繁殖能力的神奇力量,在满足人们的信息饥渴需求、消除人们的不确定感和焦虑

4、感的同时,也给社会秩序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和冲击。默顿(robertk.merton)认为:“谣言是一种社会情境,它一旦被很多人相信,就会进一步增加相信者的人数,进而对社会结构和社会功能造成影响。”①网络的匿名性特点进一步助长了谣言的传播和扩散。谣言一旦和互联网相遇,就找到了最佳的孵化所和生存地。网络谣言比口传谣言危害更大,已成为传播领域中的一大公害。网络谣言正如病毒一样在现实社会肆虐扩散。在四川的“柑橘事件”、日本地震后的“抢盐风波”以及江苏响水万人“大逃亡”事件中,网络谣言的危害可见一斑。在网络监督的过程中,为什么会出现谣言的漫天飞舞?美国社会学家奥尔波特(gordonw.all-

5、port)和波斯特曼(leopostman)曾经总结出一个关于谣言传播的公式:r=i×a。其中,r(rumor)表示谣言传播的广度;i(importance)表示信息的重要度;a(ambiguous)表示信息的模糊度。用语言表达就是:流行谣言传播广度随其对相关人员的重要性乘以该主题证据的含糊性的变化而变化,重要性与含糊性之间的关系不是加法而是乘法,因为,如果两者之中有一个为0,也就没有谣言了。②可见,事件越是和人们的利益密切相关,信息越是模糊,谣言传播的范围也就越发广泛。这样,我们可以解释在网络监督的同时,为什么会伴随着如此多的网络谣言了。这是因为人们对信息的“饥渴”和信息供给不足

6、之间的矛盾,为谣言的广泛传播提供了动力。在贵州“瓮安事件”中,人们起初只是想弄清楚死者的真正死因。如果这时当地政府能够及时公开权威信息,消除人们的忧虑,这起群体性事件本可以消灭在萌芽状态。但是,当政府用“做俯卧撑”这样模糊和不当的信息来应付群众时,网络谣言便迅速传播。如人们开始传言,女孩是被强奸致死,并且当事人是某警察的亲戚等。在谣言的作用之下,冲突开始迅速升级并不可控制,最终演化为一种打砸抢烧暴力事件。相反,在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中,政府主动向外界公布抗震救灾的信息,人们可以通过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媒体实时了解抗震救灾的最新状况,从而最大程度地消除了网络谣言寄生的空间。因此

7、,在网络监督的过程中,信息的缺失或者不透明为谣言的滋生与传播提供了丰富的土壤和空间,最终也削弱了政府的合法性与权威性。网络谣言似乎因此也就具备了某种形式合理性,然而我们并不能以其“现实合理性”作为接受网络谣言的借口。在网络监督的过程中,要努力地抵制网络谣言,并和其进行赛跑。由于谣言在网络中呈现出来的特殊的传播逻辑,极容易引起网民的感情共鸣和心理认同。谣言在传播过程中出现的任何信息失真都有可能影响网络监督的性质和进程。在2009年的“杭州飙车案”中,杭州警方最初认定疑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