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2010西医综合考研大纲对比解析

2011 2010西医综合考研大纲对比解析

ID:9983759

大小:42.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5-19

上传者:U-4187
2011 2010西医综合考研大纲对比解析_第1页
2011 2010西医综合考研大纲对比解析_第2页
2011 2010西医综合考研大纲对比解析_第3页
2011 2010西医综合考研大纲对比解析_第4页
2011 2010西医综合考研大纲对比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1 2010西医综合考研大纲对比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病理学考查目标西医综合病理学的考试范围为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病理学教材。要求学生系统掌握本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病理学考点解析这一节我们将继续为大家进行大纲解析系列中的病理学。病理学2011年大纲与2010年相比没有变化。病理学的重点在于记忆病理的特征性的改变及其代表的疾病和部位。每个章节均是如此。下面我们对病理学中大纲所涉及的内容进行详细的解析。病理学第一部分细胞与组织损伤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这章是考试的重点,需要同学们全面掌握,尤其是对相关概念和常见部位、组织或器官。概念需要大家注意的是萎缩、肥大、增生、化生。理解萎缩概念时应注意:是实质细胞而不是间质细胞,一定是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器官的缩小,萎缩的器官不一定都有体积减小。各种变性的定义及好发部位。细胞坏死的定义及好发部位。注意凋亡和死亡的区别。第二部分修复代偿与适应重点掌握肉芽组织,细胞再生能力。第三部分局部血液与体液循环障碍这部分重点内容是血栓和栓塞的分类及组成特点。注意几个易混概念,如:血栓、栓塞、栓子、缺血、坏死等。栓塞的分类及好发部位。第四部分炎症重点掌握炎症基本病理变化及其机制,病理学分型。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包括变质、渗出、增生,其中渗出是炎症最具特征性的变化,炎性反应的内容是难点也是考试的重点。急性炎症的分类及病理学特点。判断某种疾病是纤维素性炎还是化脓性炎一般对于考生比较难判断,因为不可能书上每种疾病都讲到,只要了解该疾病基本病理过程就容易作答。第五部分肿瘤本章为考试重点,其考点往往在于对一些特殊肿瘤的考查,同学们需全面复习。要熟记一些常考概念,如:恶性肿瘤、良性肿瘤、癌前病变、原位癌、浸润癌、非典型增生等。常见肿瘤及其特点。良恶性肿瘤的鉴别。常考临床检验值及意义。第六部分免疫病理重点掌握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机制及病理变化。艾滋病的发病机制及病理变化。还要注意免疫病的一些概念。第七部分心血管系统疾病重点掌握风湿病的发病机制,高血压的发病因素及病理特点,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特征及危险因素、心肌病的概念,心肌炎的分类及特点、特殊类型的心肌炎。风湿病中注意分期及各期病理特点,尤其要重点分析Aschoff小体,其常考且较细。几种风湿性心脏病的比较。注意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风湿性心内膜炎、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比较,并从比较中可以看出三者均可出现疣状赘生物。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及基本病理变化,需要注意的是一些易混概念,如:动脉硬化和动脉粥样硬化、粥瘤、动脉瘤。心肌临床特点病的分类及特点,注意对比记忆。第八部分呼吸系统疾病重点掌握肺气肿的发病机制及病因,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和病毒性肺炎的病理特点、肺心病的发病机制及病理变化、硅肺的基本病理变化,硅结节的特点,各种肺癌的特点。注意慢性支气管、支气管扩张、肺气肿的比较。肺炎部分注意大叶性肺炎与小叶性肺炎的鉴别。肺癌的组织学类型的比较。第九部分消化系统疾病重点掌握慢性胃炎的类型及病理特点。A、B型胃炎的区别。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是考试重点,肝硬化坏死类型、定义、临床意义及好发部位。肝硬化病因及发病机制。消化系统肿瘤中一些基本概念易混淆,请同学们归纳总结以便记忆。早期食管癌的特点。早期胃癌、良恶性胃溃疡的鉴别。大肠癌的分期。原发性肝癌的病理特点。7 第十部分造血系统淋巴样肿瘤的分类,分类较混乱,但往往是考试重点,记住一些常考的T、B细胞型分类。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的鉴别。Burkitt淋巴瘤。免疫表型和核型分析。十一部分泌尿系统疾病各类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学改变是重点内容,与内科的泌尿系统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同学们在复习的过程中需注意。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与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的鉴别。急进性肾炎的分类及特点。脂性肾病、膜性肾病、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区别。慢性肾小球肾炎和慢性肾盂肾炎的比较。第十二部分生殖系统疾病重点掌握乳腺癌常见病理类型。子宫颈癌和子宫体癌的比较。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与绒毛膜癌的对比记忆。甲状腺癌的病理类型及特点。第十三部分传染病及寄生虫重点掌握结核结节的病理特点,原发性和继发性肺结核的特点及鉴别,伤寒病理变化。菌痢的分型及特点,注意与伤寒的鉴别。肠阿米巴病与菌痢的区别。急慢性血吸虫卵结节的致病机理及特点。流脑和乙脑的鉴别。梅毒中树胶样肿注意与结核结节的鉴别。血吸虫病的病理变化及发病机制。第十四部分其他重点掌握甲状腺癌的组织学分型及临床表现。生物化学考查目标西医综合生物化学的考试范围为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生物化学教材。要求学生系统掌握本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生物化学考点解析这节我们来解析一下生物化学。生物化学对于很多考生来说都是比较难的学科,需要掌握和记忆的东西很多,在此我想提醒大家在复习生化时一定要抓重点,切忌把时间都放在一些较难较偏的知识点上,以免耽误时间。生化2010年大纲与2009年大纲相比,没有任何改变。生物化学第一部分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重点内容:氨基酸的分类,几种特殊的氨基酸,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及理化性质,核酸的组成,DNA双螺旋结构,酶的基本概念,米式方程,辅酶成分。熟记20种氨基酸,尽可能记住英文缩写代号,因考试时常以代号直接出现。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常考各级结构的表现形式及其维系键。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及蛋白质的提纯,通常利用蛋白质的理化性质采取不破坏蛋白质结构的物理方法来提纯蛋白质。注意氨基酸及蛋白质理化性质的鉴别。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多个核苷酸组成核酸,核苷酸之间的连接键为3',5'-磷酸二酯键。DNA双螺旋结构,在DNA双链结构中两条碱基严格按A=T(2个氢键)、G三C(3个氢键)配对存在,各种RNA的特点。另外还要注意到一些核酸解题上常用的概念。酶首先要注意的是一些基本概念,如:核酶、脱氧核酶、酶活性中心、同工酶、异构酶等。米式方程式考试重点,V=Vmax[S]/Km+[S],这个方程解释酶促反应浓度与反应速度之间关系的方程式。考试时有时会让考生根据此方程做简单计算后才能作答。几种抑制剂的区别。变构酶的特点,解题时应注意变构调节可引起酶的构象变化。在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构型是指物质的基本结构组成,构象是指物质的空间变化,别构调节可引起酶的构象变化,而不是引起酶的构型变化。第二部分物质代谢及调节7 重点掌握糖酵解,糖的有氧氧化,磷酸戊糖旁路,糖异生,酮体、胆固醇、磷脂的合成,呼吸链,氧化磷酸化,特殊氨基酸代谢产物,一碳单位代谢,嘌呤及嘧啶核苷酸合成原料及分解代谢产物,物质代谢的联系。糖代谢一章为考试重点,要全面掌握。糖代谢的化学反应式比较繁杂,每年考试的重点基本在反应部位、关键酶及调节、能量的产生及其各重要物质之间的关系。糖酵解、糖异生、糖的有氧氧化等都是必须熟知的内容。脂类代谢中酮体和胆固醇的合成,注意二者区别。酮体是肝内合成肝外利用,脂肪是肝内合成肝外储存。以乙酰CoA为合成原料的是脂肪合成、酮体合成、胆固醇合成。脂酸的合成与分解,脂酸合成的主料是乙酰CoA;在供氧充足的情况下脂酸在体内分解为CO2和水,释放大量能量,是体内脂酸分解代谢的主要形式。磷脂合成。几种血脂鉴别。呼吸链组成,氧化磷酸化影响因素。尿素合成-鸟氨酸循环。一碳单位代谢,经常考,但只要抓住其中的核心内容就很容易记忆了,一碳单位来源——丝色组甘,一碳单位运载体——四氢叶酸。一碳单位主要功能作为嘌呤和嘧啶合成原料在核酸生物合成中占重要地位,联系氨基酸和核苷酸。嘌呤和嘧啶核苷酸合成分解比较。今年大纲变动地方在:将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氧化脱氨基、转氨基及联合脱氨基)改为:氨基酸的一般代谢(体内蛋白质的降解、氧化脱氨基、转氨基及联合脱氨基),要注意复习一下。第三部分基因信息的传递DNA的复制、转录、翻译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的酶等,逆转录及逆转录酶,碱基配对原则,遗传密码的特性,蛋白质合成的干扰,基因类的为考试热点,但内容较散。DNA复制过程,端粒和端粒酶是常考点,端粒酶是一种RNA和蛋白质组成的酶,复制终止时染色体线性DNA末端可缩短,但通过端粒的不依赖模板的复制,可以补偿这种末端缩短。在端粒合成过程中,端粒酶以其自身携带的RNA为模板合成互补链,故端粒酶可看作是一种特殊的逆转录酶。逆转录和逆转录酶。复制和转录的的异同点,从比较中可以看出DNA复制和RNA转录都遵循碱基配对原则,且方向相反。遗传密码的特点是考试重点,大家注意记忆。第四部分生化专题受体类型要注意生理学和生化内容的区别,解题时尤其要弄清是生理学试题还是生化试题,这是关键:生理学将激素分为膜受体、胞浆受体、核受体,生化分为膜受体、胞内受体,生理学中雌激素、雄激素、孕激素的受体位于胞浆及细胞核,生化中雌激素、雄激素、孕激素的受体位于细胞核内。血液与肝的生物化学中注意复习胆红素代谢和胆汁酸代谢。生理学考查目标西医综合生理学的考试范围为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生理学教材。要求学生系统掌握本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二、生理学考点解析生理学大纲有细微的变化。新增了两个知识点,分别是:(1)细胞的基本功能(第二章):刺激和阈刺激,可兴奋细胞(或组织),组织的兴奋,兴奋性及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增加:电紧张电位和局部电位。(2)神经系统(第十章):反射的分类和中枢控制,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中枢兴奋传播的特征,中枢抑制和中枢易化。生理学第一章绪论考纲没有变化,重点考察的就是正负反馈调节、自身调节的区别以及相对应的例子。正反馈起加强控制信息的作用,而负反馈起纠正减弱控制信息的作用,必须记清楚这些代表性的例子,尤其是正反馈和自身调节的例子。还要注意联系后面章节区分哪些是正反馈哪些是负反馈,举例说明如血液凝固过程、分娩过程、排尿排便反射等这些都是正反馈,再如减压反射、肺牵张反射、甲亢时TSH分泌减少等都是负反馈,同学们应总结出一些例子,在解题时往往起到关键作用。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有些生理过程中,既无闭合回路又无调定点的不属于反馈调节。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这一章比较重点,每年都会有本章的考题,大的重点就是物质的交换和动作电位。这将会涉及到今后各个章节的学习,同学们必须深入的理解加以牢固记忆。几种物质的跨膜转运方式如果比较起来记忆在解题时更容易区分。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要理解去记忆。还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局部电位的例子,如微终板电位、终板电位、EPSP、IPSP等都是局部电位,同时大家还需要搞清楚的就是局部电位和局部电流的区别,局部电位是指没有达到动作电位水平,而局部电流则是指动作电位的传播方式,要注意区分二者。第三章血液7 主要是对血液成份及功能做了介绍,对今后血液学和呼吸系统做的基础。血量为全身血液的总量,成年人血量占总体重的7%-8%。血浆渗透压包括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注意二者的区别,另外渗透压的高低与溶质的颗粒数成正比,而与颗粒种类及颗粒大小无关,因此血浆渗透压主要是由晶体渗透压决定。要重点注意生理性止血为常考点,其过程包括血管收缩、血小板止血栓形成和血液凝固三个过程。纤维蛋白在纤维蛋白溶解酶的作用下被降解液化的过程为纤维蛋白溶解。生理止血过程中,凝血块形成的血栓会堵塞血管,出血停止血管创伤愈合后,构成血栓的纤维蛋白会被逐渐降解液化,使被堵塞的血管重新畅通。第四章血液循环重点内容还是心肌细胞的生物电以及血压调节等部分。本章是生理学的一个大的重点章节,内容繁多,需要全面理解掌握。注意比较心室肌细胞和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心肌电生理特性这块需记忆:自律细胞的特点是4期自动去极化,窦房结能成为心脏正常起搏点的原因是4期自动去极化速度快,窦房结起搏细胞动作电位的特点是4期自动去极化,心肌不会产生强直收缩的原因是心肌细胞的有效不应期特别长,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特点是0期去极化速度快、幅度高、有平台期、有超辐射,房室延搁的生理意义是避免房室的收缩重叠,几个“最”:窦房结自律性最高,心室肌细胞收缩力最强,浦肯野纤维传到速度最快,房室交接处传导速度最慢。心脏泵血过程和机制是考试重点也是难点,以左心室为例的典型心动周期的生理表现是常考点,同学们在复习时也要归纳一下“最”:快速射血期末左室压力最高,等容舒张期末左室容积最小,心房收缩期末左室容积最大,快速射血期末主动脉压力最高,等容收缩期末主动脉压力最低,等容收缩期室内压升高最快。心输出量的调节也是考试重点,但在解题时总会觉得无从下手,主要是要弄清各种调节的大致机制及题目想考查哪方面内容。微循环这部分注意记忆哪些血管在哪部分起什么作用,如:调节器官血流量其主要作用的血管是微动脉,具有体温调节功能的血管是动-静脉短路,其血液贮存库作用的血管是静脉等,大家复习后可以总结一下相关内容。心血管反射近几年常考,主要考三种类型感受器即压力感受器、化学感受器、心肺感受器。同学们可查阅历年相关试题。第五章呼吸本章虽然从内容上看不算很多,但也是生理学的一个大的重点章节,主要是肺脏的通气与换气及其调节。肺通气、肺换气、氧和二氧化碳解离曲线、肺牵张反射等都是应该熟知的内容。肺通气原理中肺表面活性物质的相关内容要注意。肺通气功能的每项指标的含义及其临床意义需要记忆,另外一些试题常常要作简单计算后才能解答,这就需要我们牢记一些公式,如:每份通气量=潮气量╳呼吸频率,肺泡通气量=(潮气量—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肺换气中要注意影响肺换气的因素。氧解离曲线和CO?解离曲线大家可以列表进行比较记忆。第六章消化和吸收也是一个大的重点章节,主要考点在于各个消化液的分泌成份及其相应的调节,胃肠运动方式及影响因素。应注意的是一些消化腺及几种重要激素。最常考的胃肠激素有胃泌素、促胰液素、缩胆囊素,可以将这三种对比记忆。胆汁的分泌和调节中应注意几个学科的不同之处:生理学中胆汁不含消化酶,生化中胆汁含多种消化酶,生理学中胆汁由肝细胞和胆管上皮细胞分泌,生化中胆汁由肝细胞分泌,外科学中胆汁由肝细胞和胆管细胞分泌。第七章能量代谢和体温重点掌握能量代谢的几个基本概念。如:食物的热价、食物的氧热价、RQ、基础代谢率,都是常考到的。另外还要注意4种散热方式。第八章尿的生成和排出也是一个重点章节,重点掌握各种物质吸收的部位和原理,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功能的调节。记住几个常考概念,如:肾小球滤过率,肾阈等。有效滤过压及其影响因素需要掌握。各物质吸收部位及原理是考试重点,为了方便解题大家可以归纳出其重点内容。此外还有清除率的概念及其意义也需要掌握。第九章感觉器官重点掌握眼的折光系统,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的特性,耳的听觉。眼的折光系统中要掌握晶状体的调节。眼的感光换能系统为考试重点,其中视网膜上的两种感光细胞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的特点要注意对比记忆。耳的听觉简单掌握。第十章神经系统7 重点掌握神经元兴奋的传递方式,交感、副交感神经的区别,牵张反射。神经纤维的主要功能是传导兴奋,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是依靠局部电流完成的,要注意其特征与突触传递和中枢兴奋传递的特征鉴别。经典突触传递的过程需要清楚,由经典突触传递的电-化学-电过程可以看出,影响突触前膜递质释放量的关键因素是进入突出前膜的Ca?+的数量。胆碱能受体M受体和N受体的区别。牵张反射包括腱反射和肌紧张,要注意二者的对比,尤其是肌紧张是维持躯体姿势最基本的反射活动。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功能的比较,这是考试重点,二者的东西较多所以较简单的记忆就是只要把交感神经兴奋的内容记住,那么副交感神经的内容自然也就记住了。由于交感神经释放的递质是儿茶酚胺并可导致糖皮质激素的分泌引起应激,因此复习时可以将与其有关的内容归纳总结。去年大纲新增的运动传出通路及其损伤后的表现也是应该注意到的知识点。第十一章内分泌考纲没有变化,重点内容各种激素的调节及生理作用。激素的调节是常考点,但一般情况同学们总喜欢单个激素去记忆,结果不容易记住很快忘记,其实整个激素的调节都是有规律的,只要大家善于总结就能很快记忆。还要记住哪些激素过多或缺少时所引起的症状,如:幼年时缺乏甲状腺激素易引起呆小症,成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易引起肢端肥大症,糖皮质激素分泌过多易引起向心性肥大等。甲状腺激素和糖皮质激素是两个较常考的激素,要注意二者的生理作用。内科学和生理学很多章节讲到对代谢产生影响的内容,经常考,希望同学们可以总结规律。第十二章生殖重点掌握雌激素、孕激素的作用,月经周期中各激素的变化关系。生理学上讲到很多影响生长发育的激素,常考的如雄激素、雌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甲状腺激素、糖皮质激素,大家应将其归纳总结。以上是进一步对生理学的解析,同学们在复习时还是要以课本为基础,该弄明白的地方必须搞懂,需要记忆的地方也要找规律将其记住。生理学在整个基础医学里占的比重较大,大家要多下苦功好好复习。外科学考查目标西医综合外科学的考试范围为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外科学教材。要求学生系统掌握本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外科学考点解析外科学2011年大纲与2010年相比:外科总论(第一章):删除知识点:1.外科领域的分子生物学(1)基因的结构与功能;(2)分子诊断和生物治疗及其临床应用。外科学出题是比较大气的,因此同学们复习起来有相对的重点章节。外科学第一部分外科总论重点内容为常用灭菌消毒法,无菌操作原则,脱水类型的判断,注意等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高渗性脱水的比较。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的鉴别。代酸、代碱、呼酸、呼碱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输血并发症的诊断及治疗。各型休克的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表现,Curling溃疡、Cushing溃疡。慢性疼痛的治疗。术前准备,术后不适及并发症处理。病人营养状态的评价,肠内外营养的适应症及并发症。浅部组织的化脓性感染。脓毒症的鉴别。破伤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烧伤面积的估算,烧伤深度的判断,烧伤治疗原则。麻醉前准备及用药。全麻用药、并发症及防治。局麻方法。椎管内麻醉几种麻醉方法。心肺脑复苏操作要领。第二部分胸部外科疾病重点掌握肋骨骨折好发部位,各类气胸血胸临床表现及救治原则,闭合性气胸、张力性气胸、开放性气胸的对比。脓胸的临床表现。肺癌的病理特点。食管癌的诊断。常见纵隔肿瘤。第三部分普通外科7 重点内容为甲状腺功能的测定,甲亢的分类。甲状腺癌的病理类型及特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及处理。乳房检查。乳腺溢液性质及临床意义。急性乳腺炎的治疗。乳腺癌的临床表现及治疗。腹外疝一些常考概念。斜疝、直疝、股疝的鉴别。腹外疝的治疗。肝脾破裂的特征及处理。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的诊断和治疗。胃十二指肠疾病为考试重点,胃大部切除术的手术方法,术后并发症。消化性溃疡并发症的特点及处理。胃癌的病理、好发部位、转移途径、诊断及治疗。肠梗阻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及诊断。各类型肠梗阻的诊断及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及诊断。直肠肛管检查方法。肠息肉及肠息肉病的鉴别。结肠癌的病因及分期。直肠癌与结肠癌的比较。痣和肛裂的临床特点及区别。细菌性肝脓肿与阿米巴性肝脓肿的区别。门静脉高压的临床表现及治疗。胆道疾病为重点内容,胆石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胆囊炎的病因。各类胆道肿瘤。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常见病因及鉴别。急性胰腺炎。周围血管疾病的临床表现。第四部分泌尿、男生殖系统外科疾病重点内容常见泌尿系梗阻鉴别诊断,泌尿系结石的临床表现。与排尿及尿液有关的症状。泌尿、男外生殖系统的实验室检查。泌尿系统的损伤的部位及临床表现,感染途径。尿石症的临床表现及治疗。肾癌、肾母细胞瘤、肾盂癌、膀胱癌的鉴别。第五部分骨科重点掌握骨折总论,骨折的定义、分类、稳定性、成因、移位,骨折的临床表现及并发症均为考试重点。骨折复位的标准。肱骨踝上骨折,桡骨下端骨折、股骨颈骨折、股骨转子间骨折,髋关节脱位。上下肢神经损伤的临床表现。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表现及神经系统表现。急慢性骨髓炎治疗原则及病理。脊柱结核,注意考试中易混概念。几种常见骨肿瘤的临床特点,良恶性骨肿瘤的鉴别。西医综合考试中的各科考查的都有其不同的侧重点,比如:生理学重在调节;生物化学重在代谢过程及基因的复制、转录、翻译;病理重在对病理改变的考查以及其代表疾病。外科注重手术的适用症、禁忌症、手术方式以及各项并发症的考查;内科则更加注重全面细节的考查,故必须全面看书学习。因此,同学们在复习各科时,一定要紧紧的抓住每科的特点,从而才能够做到有效的复习。诊断及内科学考查目标西医综合诊断及内科学的考试范围为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诊断学及内科学教材。要求学生系统掌握本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诊断及内科学考点解析这节我们来解析一下诊断及内科学。诊断学大纲没有变化。内科学2011年的考试大纲中,内分泌系统和代谢疾病(第七章):高血糖高渗状态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治疗是新增知识点,需要引起重视。诊断及内科学第一部分诊断学重点掌握一些典型的症状,会对我们复习内外科时有所帮助,还有肠、胆、肾绞痛鉴别,一般检查,胸部检查,实验室检查中的一些指标的正常值。第二部分消化系统疾病和中毒胃食管反流病病例及临床表现。自身免疫性胃炎和多灶萎缩性胃炎的区别,这是考试重点。十二指肠溃疡与胃溃疡的区别,良恶性胃溃疡的鉴别。消化性溃疡病的治疗。肠结核85%好发与回盲部。溃疡型肠结核与增生型肠结核的对比。结核性腹膜炎临床表现。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肠结核之间的鉴别。肠易激综合征临床表现。肝硬化失考试重点,其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及治疗都要熟练掌握。原发性肝癌中注意考试中常考的几个易混概念,如:胆管癌、肝癌、微小肝癌、小肝癌等。肝癌的转移途径及临床表现。AFP的临床意义。肝性脑病的氨中毒学说及假神经递质学说。肝性脑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胰腺炎这部分可与外科学急慢性胰腺炎一并复习。急性中毒的抢救原则。有机磷中毒注意区分M样、N样症状。第三部分循环系统疾病7 重点掌握心衰,各型心律失常,心绞痛和心梗,心绞痛与心梗临床表现的鉴别,心梗的心电图,心瓣膜病的临床表现,高血压的病理,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并发症及临床意义。心衰这部分是考试重点,尤其是慢性心衰。记忆交替脉、奇脉、水冲脉常见疾病。心律失常这部分内容既是考试重点又是难点。注意各种波形的临床意义及正常值。房早、交界性早搏、室早的比较。这章掌握各型心律失常的特点及治疗。心绞痛与心梗是考试重点需全面掌握。心脏瓣膜病中二尖瓣关闭不全与二尖瓣狭窄的鉴别,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与主动脉瓣狭窄的鉴别。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表现及治疗,高血压临床分型。扩张性心肌病、肥厚性心肌病、限制性心肌病之间的比较。心包炎章节中注意一些常考的英文体征。第四部分呼吸系统疾病重点掌握支扩的临床特点,各型肺炎,肺结核,慢支的治疗原则,支气管哮喘,呼衰,痰液性质与疾病,COPD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分级及治疗,间质性肺疾病的发病机制。注意总结一些常见疾病体征及常见临床疾病。慢性肺心病的发病机理、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治疗中注意利尿剂和强心剂的应用。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平喘治疗中各平喘药代表药物、作用机理。支气管扩张临床特点及治疗,注意其与肺脓肿的区别。呼衰为考试重点内容,呼衰的诊断标准,酸碱失调及电解质紊乱的判断,呼衰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注意几种肺炎的鉴别:肺炎链球菌肺炎、克雷白杆菌肺炎、肺炎支原体肺炎、军团菌肺炎、病毒性肺炎、绿脓杆菌肺炎。肺炎链球菌肺炎的常考点:不易形成空洞、最易发生大叶性肺炎、易发生感染性休克。肺脓肿的感染途径和病原菌。各种肺炎的首选治疗药物。肺结核为考试重点,其病理变化、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在治疗中注意记忆常考药物。胸腔积液的的积液性质和主要病因,漏出性胸水和渗出性胸水以及良恶性胸水的鉴别。闭合性、张力性、交通性气胸的比较及治疗。第五部分泌尿系统疾病泌尿系统总论中注意一些泌尿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如蛋白尿、血尿、水肿及一些常见症状。需要记忆一些综合征的易混概念,如:肾炎综合征、肾病综合征、尿道综合征等。急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隐匿型肾炎的鉴别,上述疾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这部分内容为考试重点。尿路感染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治疗。急性肾衰的病因分类及临床表现,慢性肾衰的分期、临床表现。本部分复习时注意与外科学相关内容联系。第六部分血液系统疾病重点掌握各系细胞发育规律,贫血分类,铁的体内代谢,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再障的临床特点,白血病,淋巴瘤。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实验室检查。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注意几个常考小体的概念、病理特征、常见疾病。MDS的各型特点及实验室检查。白血病这章在本部分为考试重点内容,常见白血病类型,白血病的临床变现、治疗、化疗方案,慢粒和慢淋的鉴别。淋巴瘤的临床表现,HL与NHL的鉴别,实验室检查及治疗。第七部分内分泌系统和代谢疾病重点掌握甲亢,CUSHING综合征鉴别诊断,糖尿病,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甲亢部分常考,Graves病的临床表现,甲亢实验室检查及治疗。糖尿病为考试重点,其分型、临床表现、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鉴别诊断及治疗。Cushing综合征的分类特点及鉴别诊断,注意常考的实验室检查的临床意义。第八部分结缔组织病和风湿性疾病总论中注意分类,主要症状体征。重点掌握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及鉴别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内科的考试是一个考的非常细小的科目,因此虽然有大的重点章节可以划分,但是出题时,并不会特别遵循这一原则,所以希望同学们一定全面仔细的看书复习。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