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在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doc

小组合作学习在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doc

ID:56655106

大小:99.51 KB

页数:24页

时间:2020-07-01

上传者:L.M
小组合作学习在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doc_第1页
小组合作学习在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doc_第2页
小组合作学习在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doc_第3页
小组合作学习在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doc_第4页
小组合作学习在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组合作学习在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小学科学课堂有效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摘要: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综合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综合能力就包括“培养儿童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是时代赋予科学课堂教学活动的要求。环顾我们目前的科学课,虽然很多科学教师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但是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的较多,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及合作精神得不到很好的发挥,以致于小组合作学习效率低下。在科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如何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实验活动,克服小组合作学习中流于形式,使小组合作学习落到实处呢?这是很多科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感到困惑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了“科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式学习中的研究”,应该说这是一个很有现实意义,也是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一、课题提出的背景:科学课堂教学是由一个个科学探究活动组成的,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在科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几乎每一节课都需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但在实际操作中,遇到了很多问题不能合作,教师宣布合作开始,但是小组成员还是乱哄哄无所适从,或者争抢材料,乱搞一通;不会合作,分工不够明确,不能取长补短,缺少互相合作,小组长带领的不历,汇报员缺乏合作意识;交流比较简单,不够条理性,好学生成了唱独角戏,差学生清闲无事,小组内互相职责,小组间互相攻击,甚至故意找茬,经常弄得课堂上乱糟糟的,师生之间关系欠和谐气氛。这样,表面看一节课下来,课堂上轰轰烈烈,实际上学生的有效探究不够,深度思考不足。更由于合作效益差,常常使教学目标难以完成,重难点未能突破,教师劳心劳力,学生毫无收获。二、课题的提出针对我们学校科学课堂教学中出现的这种情况,我们要把课堂教学的小组合作模式研究透彻,找出这种小组合作学习的规律,设计出相应的教学行为,在实施过程中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主动参与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科学综合能力,同时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优化我们的科学课堂教学的效率。三、课题的界定:合作学习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生群体学习,为了达到共同的目的而在行动上相互配合的一个过程。小组合作学习是在班级授课制背景下的一种授教学方式,即在承认课堂教学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教师以学生学习小组为重要的教学组织手段,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学习,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和合作能力,提高学生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的目的。小组学习是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小组目标达成为标准,以小组总体成绩为评价和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或者说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合作型学习小组为基础形式,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集体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四、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合作学习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由于它在改善教学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等方面实效显著,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并成为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部分地区引进了美国的合作学习,并进行了初步的尝试与研究。“九五”期间,国内不少相关课题对合作学习都做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不少的研究成果。北京师范大学裴娣娜教授认为:学生的主动参与、师生间及学生间的合作学习关系、学生间的差异、学生体验成功的心情都能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王坦教授的专著《合作学习的基本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分析了合作学习的一些基本理论,并提出一些可操作的合作学习模式。虽然,合作学习在国外已有着几十年开发与研究的历史,但在我国仍属新生事物。能否有效地在我国实施合作学习,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科学地理解合作学习的基本内涵,把握它的精神实质。四、课题研究的意义1、分析本校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开展的广泛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误区,寻找对策,构建科学的、合理的小组实验合作学习理论体系,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方法和途径。2、探索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中师生角色的定位。合作学习中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学习,以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3、科学的、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增强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五、研究的目的:通过各种教学手段使学生达到有效的合作学习,使某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可以帮助这方面弱的学生,从而形成知识、技能等方面的互补,达到“人人教我学,我教人人学”的良好效果。以人为本,培养学生四种意识,即责任意识,自主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发展学生交往与合作的能力。通过建立 “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固定小组,建立评价激励机制等一系列教学策略,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形成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的科学学习的综合素质,使学生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探究结果,进行交流,并参与评议,直到对别人研究的结论提出质疑。使学生在科学课堂学习中能积极探究,注重事实,克服困难,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高质的学习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的学习素质。六、研究的对象:本研究在我校四年级学生中进行研究。七、研究计划:(一)研究假设 由于合作学习的效益差,常常使教学目标难以完成,教师劳而无功,身心疲惫,学生吵吵闹闹收获极少。我们认为,合作学习这种方式关键在于教师如何组织,如何引导,如何训练。如果我们解决了过去课堂合作学习中出现的目标不明、分工不清、训练不够的问题,用具体的案例来指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逐步学会团结协作,互助交流,耐心倾听,积极思考,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恰当运用评价的导向作用,制度的约束作用,组织方法只要得当,这样科学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就一定会有“据”有“序”有“趣”。(二)具体方法:1、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不仅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而且还要对小组的其他成员的学习负责,小组的成功也只有所有成员都达到既定的学习目标时才能获得,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使学生形成“人人为我学,我为人人学”的思想。使每个学生树立起团队中心意识 ,增强学生为捍卫团队荣誉而学习的强烈动机。2、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不断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学习可以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要真正实现每个学生都达到发展的目标,这就要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激发各小组的组员的积极性,形成组与组之间明争暗赛的气氛。3、设计有趣的合作性活动。科学课堂教学是探究活动的过程,设计出新颖有趣的合作性活动,使学生真正能动起来,在玩中学,学中悟,让科学教学课堂活起来,使学生乐于合作。4、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及学习任务的难易程度,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和帮助,并利用形式不同的教学方式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使小组合作学习能有效地的进行。5、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探究活动,将合作学习延伸到课外,延续学生探究的热情。(三)、研究的方法:1、文献资料法:通过对国内外有关合作学习理论与经验的学习研究,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和外延更加明确地认识,确立课题的理论支撑,加强理论指导。2、调查法:通过对研究过程中的调查,发现问题,研究对策,及时改进计划,控制无关工作。3、个案法:对有代表性的学生作个案分析,分类研究,跟踪调查评价,写出个案研究报告。4、研讨法:针对研究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研讨、分析,借以不断完善研讨方法,提高操作水平。5、问卷法:了解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态度、需求,研究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八、课题的实施:(一)研究准备阶段(2011年9月)这一阶段完成理论学习、研究内容,制定规划。1、调查了解现状,确定研究内容。  2、成立研究机构,制定研究方案。3、学习有关合作学习的理论书籍,以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4、结实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 (二)研究实施阶段(2011年10月------2011年12月)这一阶段全面实施研究方案,并根据具体情况及时改变策略。1、科学教师依照研究方案,开展行动研究,并及时调整研究方案。2、收集相关信息,研究材料。3、聘请专家指导研究工作。4、积极撰写实验心得和以难论文,做好阶段小结,定时交流研讨。(三)实验总结阶段(2012年1月——2012年7月) 这一阶段,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总结,撰写实验报告,完成研究。1、收集,整理实验信息和材料。2、开展研究结果的评价、分析。3、撰写研究报告。(1)确定研究教师及班级,制定实施方案和第一期实验计划。首先要了解实验班学生的基本情况。通过调查、谈话、检测(主要检测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语言能力、写作能力、想象能力、操作能力、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研究班学生的现状,发现他们的特点,找到他们的薄弱环节,建好学生成长档案,以利于有的放矢开展工作。(2)学习有关理论和进行师资培训。购买有关理论书籍,收集有关资料,组织学习。学习形式主要是组织讲座;观看国内外新的教学法理论和优秀课例的光盘;计算机远程教育培训;外出听课学习。(3)营造氛围,宣传新型课堂教学理念。利用校园的黑板报、手抄报,定期或不定期地向学生宣传科学的学习方法。另外,通过各种活动,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4)利用“三结合”教育优势,争取家庭社会的支持,扩大社会影响力。(5)在课堂上采用“合作学习”的模式组织学生学习,学习提高研究水平。(6)第一期实验结果检测。听课,进行课堂评价,检测教师;测试,检测学生;学生问卷调查,写出实验结果分析。(7)总结成绩,写出经验体会。写好第一期实验阶段性总结。第二阶段(2012年10月------2012年12月)分析第一期实验情况,制定第二期实验计划。②继续进行理论学习,做好延续、深入、提高工作。③继续在各班进行新型课堂模式的研究。④组织教师参加各类教研活动。⑤第二阶段实验结果检测分析。⑥整理阶段性成果,进行阶段性总结。⑦写出经验论文,镇区论文评比。3、研究总结阶段(2013年1月——2013年7月) 这一阶段,对实验结果进行测试、评定;分析、总结,深化研究,扩大战果;针对此课题研究撰写实验报告、论文;完成结题,将成果加以推广。九、课题研究的主要措施1、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组织科学老师;结合当前的教育发展需要开展了“我学习我成长”教师专业学习活动。2、建立研究机构。 组织每一位科学教师参与研究,让行为研究走近教师,走进课堂,激发教师研究内驱力。同时,以开展研究为纽带,组成研究组,发挥互补优势,培养有活力和实力的科研群体。3、注重课堂教学,重视对学生“合作学习”的培养。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主阵地,在逐步推进实验过程中,以下“三个意识”显示了应有的功能。①强化“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②强化了“合作”意识。③强化了“情感意识”。4、营造小组合作的学习氛围。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每一个学生积极参加学习活动,做学习的主人;充分利用集体学习的优势,开展合作学习。并通过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来营造学习的氛围,促进学生知识的建构。当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观点、主张、问题有偏离或失误时,我们教师首先要知道学生能够表达,这已经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这说明他们在主动学习,我们应该感到欣慰,首先要学会倾听,要给予他信任的目光,尊重他的回答,要给予充分的谅解和适度的宽容。老师给学生的评价要以激励为主,要表达出对学生的充分信任,帮助学生树立强烈的自信心,不断挖掘自己的潜能,成为学习的主动者。让同学们自己推举学习小组组长,在适当的时间召开会议,引导学生在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时形成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的良好学习环境。5、明确目的、有序合作,引导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学习。我国现代著名的心理学教授邵瑞珍指出:“合作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能使能力较差的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改进学习方法;合作有助于学生发展良好的个性,增强群体凝聚力,形成和谐的教育气氛。”在进行合作学习时教育学生要遵循合作学习的规则,有序合作;要学会倾听、学会有礼。一个成员发言时,其他成员要注意倾听他人讲话,不要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提倡适度争论,但争论要有礼貌,有礼貌的打断别人的讲话,发言者也应有礼貌地接受被打断。老师将教学设计的讨论题写在黑板上,同组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选择研究方案。确定以后由组长掌握,各人先自学,然后逐个成员交流讨论学习心得。6、大胆质疑、在合作学习中思辨。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我们应大胆提倡这样大胆质疑的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中,关键的是学生能否主动表达见解和提出问题。学生在学习中在教学中能否主动提出问题是合作教学成功与否的标志。教师要精心创设了各式各样的问题情境,要创造宽松的心理环境,保护学生提出问题的积极性,把学生作为完全平等的人看待,以自己真挚的情感去引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民主、理解、信任的人际关系下,心情舒畅,思维活跃,敢想、敢说、敢问、敢于大胆创新,锻炼和培养个性的发展。7、开辟第二课堂,重视课外延伸为使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得到全面系统的提高,我校重视课内向课外延伸,开设各种科技兴趣小组活动。让学生在第二课堂活动中共同探讨,大胆创新,合作共赢。十、实验的初步成果:1、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推进了新课程改革的实施。 在研究的过程中,教师积极参与,组织学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合作活动,这些活动拓展了课堂教学空间、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为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变革、推动新课程实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基于对124名学生的问卷显示,从学生对“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方式的适应程度来看,96%的学生表示喜欢与同学合作完成任务。在这些学生中,51%的学生表示能够很好地与他人合作;76%的学生对自己提高与同学的合作能力有信心;65%的学生对和同学一起完成有挑战性的任务感兴趣;83%的学生对这种学习方式很喜欢,认为学习起来很轻松,很有趣。所以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2、从学生的其他素质来看,目前较好的学习成果主要集中在个性的发展。课堂较多地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学习,打破了常规的教学模式,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创新能力,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以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贯穿于整个活动之中,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展示创造力的大舞台。在合作的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多读、多看、多想、多说,在细致观察和大胆想象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既勇于表现自己,更注重听取他人的意见。3、更新了教师的理念,增强了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1)通过不同培训,教师对合作教学的基本理论形成了正确的认识。在组织学生合作学习的活动时能够有意识地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活动特点有目的的设计教学。并且在实验过程中注意随时总结经验。(2)与此相对应,大部分教师都关注了对学生使用合作教学的活动设计,并以具体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加以组织。老师们在课堂大量采用合作学习的形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大大增加了课堂容量。一方面在课堂中大量组织学生阅读,另一方面借助合作鼓励学生大胆表现,将好的阅读材料、个人的阅读心得等内容展示出来,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将原本枯燥的学习任务转化为学生乐于参与的学习活动。十一、实验研究的几点思考:1、研究的范围要扩展。由于研究的时间有限,在两年的时间里,教师们从陌生到熟悉,对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了小组交流,个性展示方面,系统的合作交流学习尚处于起步状态。从实践情况来看,学生的合作交流主要表现为小组内合作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至于小组合作完成社会调查、口语交际等方式还用得不够。很多家长和老师表示,希望能够在下阶段的研究中进一步加强利用多媒体开展合作学习,发挥多媒体学习的技术优势,不但与自己班的同学合作学习,而且与世界各地的人一起学习;不但学习书本知识,而且学习更多的社会知识。2、还要加强对今后教学研究工作中教师的培训工作。从实际情况来看,还存在着不少教师不知怎样才能更好地开展合作学习的现象。因此,在下阶段的研究中,应特别关注对优秀案例的总结分析,将教师的成功经验加以总结和转化,通过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工作迅速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在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基础上,将要更大限度的发挥网络的技术优势。3、在合作学习中如何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是一个阶段要研究的问题。小组合作学习成了少数尖子学生表演的舞台,使得个别学生成为教师的代言人,许多学生采取旁观的态度,缺少积极参与的意识,思维能力、表达能力、质疑能力等得不到锻炼,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不到培养。怎样使每个成员都能从不同的位置上得到体验、锻炼和提高,是我们今后研究的重点问题。参考文献:1.王坦“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教育研究》2002-22.郎盛新《科学课程标准教师读本》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4.刁有峰“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依据(汇编)”2006-4 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王坦  【摘要】: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本文在广泛研究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合作学习的互动观、目标观、师生观、形式观、情境观和评价观等六个方面,对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进行了探讨【作者单位】: 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合作学习 理念 理论与策略 【分类号】:G420【正文快照】:合作学习(cooperativelearning)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很快引起了天桥区小学名师研究课题姓名:李左刚学校:天桥实验小学任教科目:科学课题名称: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研究一、选题缘由您为什么研究这个课题?请讲一个激发您研究这个课题的您自己、您的同事或您的学生的故事。小学科学课标指出:“小学生的智力和动手能力正处在发展时期,必须从早期对学生进行智力培养和动手能力训练。教师应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交流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的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科学体验。”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是适应了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培养要求,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探索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动手操作能力既可开发学生的智力因素,又可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可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因此,为培养新世纪高素质的人才,必须注重科学实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二、研究问题 您想解决的具体问题是什么?请联系您的工作实际详细阐述这个问题的具体内容。1.学生如何在动手操作前,明白所要操作的对象或要探究的问题? 2.学生如何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对问题进行探究? 3.学生如何从具体操作中分析、比较、概括出结论? 三、研究假设: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试图验证的基本假设有哪些?请联系您的工作实际具体说说这些假设是从哪里来的。通过课题研究,学生能够对实验器材了解和认识,并会熟练操作。学生能够达到会动手会操作的目的。能养成乐于动手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能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获得对事物或现象的感性认识,再通过整理、分析上升为理性认识,并能从具体操作中分析、比较、概括出结论。 四、研究目标 通过研究这个课题,您试图达到什么目标?请联系您的工作实际,畅想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或课题完成后您或您的学生可能发生的变化1.学生在从事实验活动中,具有乐于动手的意识和习惯,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动手操作,获得对事物或现象的感性认识,再通过整理、分析上升为理性认识。2.学生明白所要操作的对象或要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教给学生必要的操作步骤,并指出注意事项。教师对学生的操作过程和得出的结论要做精要的评价;要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自主探索、动手实践。3.把研究拓展到课外活动中去,通过课堂学到的科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进行动手操作能力,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既起到了动手的培养,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五、研究文献 在您看来,理论界或实践界的教师或学者对您将要研究的课题已经取得哪些成果?这些进展对您的帮助是什么?请谈谈您以前读过的与您的研究课题相关的文献(书籍或论文),并列出作者、文献名称、出版社或杂志名称、出版日期。   参考文献:《科学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科学课》湖北教育出版社六、研究方案你打算采用什么方法研究该课题?你打算用多长时间完成该课题?这些时间可大致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一个阶段哪些研究内容或行动? 本课题研究拟采用调查法,课堂实践法,经验总结法、和行动研究法。研究时间为两个学期。课题准备阶段:调查分析学生在动手操作方面的现状与问题,查阅资料,寻求问题解决的突破口。制定实施方案,明确研究内容和实施步骤。实验研究阶段:课题组开展实验研究。 1. 运用文献研究法研究学生动手能力在国内外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问题、应用价值。2. 运用行动研究法来研究教师引领下的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应用模式和应用策略。3. 举行现场展示会、经验交流会或专家座谈会进行中期评估论证。进行实验总结、结题:做好研究的收集、整理,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出版课题研究成果专著,举行成果鉴定会。 七、课题组成员 您打算邀请哪些人加入您的课题与您共同研究? 打算邀请教育专家给予理论指导和具有科学教学经验的一线老师加入课题研究。八、研究难点您预计在研究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难点?解决这些难点需要学校或总课题组为您提供什么支持条件?难点1.没有相关的理论指导。2.专业研究人员不够。 聘请相关专家为课题组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九、预期结果您最希望采用什么形式来呈现您的研究成果?为什么?   1.课题研讨活动。2.论文和报告形式结题。3.对学生进行考察评估。4.在实际教学中的教学案例和教学课件、录像及教学论文。  《有效教学的途径与方法》科学学科子课题: 《小学科学课堂有效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结题报告 严店学区中心学校科学学科课题组  俞能勇 一、课题的提出(一)、课题研究的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合作精神、合作意识、合作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明确提出,21世纪的学生应当“学会合作”。新的课程改革在学习方式上所体现的理念就是自主探究、实践体验和合作交流。小组合作学习,在当前小学教学中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当今课程改革的需要。《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由此可见国家决策部门对合作学习的重视。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就包括“培养儿童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 。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是时代赋予科学教学活动的要求。环顾我们目前的科学课,虽然很多科学教师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但是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的较多,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及合作精神得不到很好的发挥,以至于小组合作学习效率低下。在科学教学活动中,如何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克服小组合作学习中流于形式,使小组合作学习落到实处?这是很多科学教师感到困惑的问题。为此,在学区中心学校的《有效教学的途径与方法》的总课题下,我们提出了“小学科学课堂有效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应该说这是一个很有现实意义,也是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二)、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合作学习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并成为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部分地区引进了美国的合作学习,并进行了初步的尝试与研究。“九五”期间,国内不少相关课题对合作学习都做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不少的研究成果。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裴娣娜教授关于《发展性教学与学生主体性发展的研究》认为:学生的主动参与、师生间及学生间的合作学习关系、学生间的差异、学生体验成功的心情都能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王坦 教授的专著《合作学习的基本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分析了合作学习的一些基本理论,并提出一些可操作的合作学习模式。虽然,合作学习在国外已有着几十年开发与研究的历史,但在我国仍属新生事物。能否有效地在我国实施合作学习,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科学地理解合作学习的基本内涵,把握它的精神实质。(三)、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1、实践意义①可以促进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效益。②可以促进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行为的创新。③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更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2、理论价值本课题的研究对丰富合作学习的内容、实践合作学习的理论有重要的价值,它对新课程方案的实施也有积极的意义。二、课题的界定小组合作式学习:指学生在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在明确成员责任基础上进行的互助性的共同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小组成员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期望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的认知冲突,对于各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加工;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从而来解决问题,理解知识。三、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1、心理学理论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不同层次的学习心理状态的提高。小组合作学习为成员创设了一个能在活动中积极交流的机会,对于成员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及在交往中养成良好的合作意识,培养合作能力等方面都是有极大作用的。2、教育学理论素质教育要求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小组合作学习,通过教师引导、学习、讨论、师生共同探究等形式的学习实践活动,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协作能力和思考表达等综合素质的提高。3、建构主义教学理念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的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情景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与其他人(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协商、交流和本人进行意义建构方式获得的。建构主义强调学生参与和学生自主学习,强调学习情景与学习环境的重要性,强调问题探究,强调资源提供,强调协作活动,强调意义建构。4、现代学习观现代学习观强调,学习方式要多样化,学习方式应以主动探索为主,同时要充分重视学生之间经验的共享与小组成员的合作。学生的合作体验可以使学生增强合作意识,主动进行合作学习,提高合作学习能力和合作交往能力等现代社会所需的素质。 四、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一)实验假设: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开展小组合作式学习,能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更新,使学生学会合作,乐于合作,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二)研究目标:1、通过课题研究,构建出小学科学不同课型开展小组合作式学习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习效果,推进课程改革。2、通过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3、通过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培养教师勇于探索的精神。(三)研究内容1、整合适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内容教师对合作学习内容的把握上存在一些问题,有的内容过于浅显,有的内容没有探究的价值,这样的合作只能让学生失去合作的兴趣,成为无意义的合作。因此,教师要针对教材内容,精心选择或设计适合小组合作探究的内容。⑴学生感兴趣的探究内容⑵具有一定难度的探究内容⑶拓展性的探究内容2、建立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实现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 目前,不少的合作学习在考虑小组成员的性格特点、学习能力、合作意识等因素方面,具有很大的随意性。要实现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就需要将班级的学生按照学习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及社会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异组成若干个异质学习小组。每个小组成员都有具体的分工,但角色应该经常轮换,让小组成员有机会担任不同的角色,以此来增强合作意识和责任感,并逐步形成一个有战斗力的群体。3、构建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确定合作探究内容 → 学生提出科学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确定合适的探究内容组建合作学习小组 → ①教师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组建学习小组                                     ②学生按对探究内容的兴趣,组建学习小组                            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开展合作学习活动 → 教师进行指导                                     各组汇报员对本组的探究成果进行汇报交流探究结果   →  交流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与对象(一)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 研究过程的前期工作之一,是查阅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收集国内外有关研究方法、研究成果等,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支撑。2、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搜集研究对象的现实状况的有关资料,以此发现问题,探索规律。3、行动研究法在具体的工作情境中认真进行行动过程的研究,并根据研究中遇到的具体情况,边实践,边探索,边修改,边完善,使理论与实践、成果与运用有机地统一起来。4、对比研究法在实验过程中,对实验班实验前后以及与对比班的成绩与能力进行调查、对比,质量分析,获得实验成效信息。5、经验总结法对实验教师典型的或有特色的经验,进行回顾和总结,对被总结的经验进行筛选、归纳、提炼,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二)变量界定1、自变量:小组合作式学习的有效性2、因变量:①课堂教学效率。②学生的科学素养。③教师的教研能力。(三)研究对象 我校三——六年级部分班级学生。六、实验步骤本课题研究分三个阶段完成:(一)实验准备阶段(2009年9月——2009年10月)1、调查了解现状,确定研究课题。2、成立课题研究机构,制定课题研究方案。3、对实验教师进行理论培训。4、实验教师确立子课题,制定子课题研究方案,对实验对象进行问卷调查。5、建立实验档案。(二)实验实施阶段(2009年11月——2010年3月)1、实验教师依照研究方案,开展课题研究,并及时调整研究方案。2、收集相关信息,积累研究材料。3、聘请专家指导实验工作。4、积极撰写实验心得和经验论文,做好阶段小结,定时交流研讨。(三)实验总结阶段(2010年4月——2010年6月)1、收集、整理实验信息和材料。2、开展实验结果的评价、分析。3、撰写课题研究报告。4、申报结题,做好实验推广工作。 七、子课题组织机构课题负责人:俞能勇   严店学区中心学校科学教研组长成员:吴霞  严店学区中心学校科学学科教师资料整理:吴霞  严店学区中心学校科学学科教师课题指导:罗运芝  严店学区中心学校副校长八、课题研究成果:1.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教学的多边互助,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平等参与的机会。让学生学会合作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因合作意识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合作将是未来社会的主流,而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重要方式。2.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观念。合作小组的异质性决定了学生在共同活动中必须做到互相帮助,互相监督,其中的每个成员都要对其他成员的学习负责,体现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意识要求。3.培了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试教育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偏重知识的学习,这与当前知识经济时代注重人的创新能力格格不入,因而素质教育就要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相互教学中,能够发展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自我监控等方面的能力。运用讨论法,可帮助学生进行诸如类推、深层了解和解释正反面的争论、预测情境等较具深层思考意义的活动,同时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综合能力。4.培养了学生多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传统教学中,教科书和教师的教案成为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这种状况使学生知识面狭窄,易对教材产生依赖心理,不能适应信息社会的“知识爆炸” 局面。因而,通过合作学习,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信息。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围绕一个主题,广泛查阅书籍,进行电脑及专家咨询,去博物馆、实验室等,拓宽了知识来源,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各种信息进行选择、加工的能力。5.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高科技时代是人才的竞争,没有竞争,时代不会向前发展。虽然合作学习,强调学生间的合作,但并不排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只是合作学习中体现的竞争取代了学生为了获得承认和评级而进行的竞争。因为只有学生具备较深层次的集体主义观念,竞争成功的可能性才更大。经常的、合理的评价,可使学生的竞争意识不断得到增强。在合作学习中,具体的评价可在三个层面上进行:小组评价、组内成员评价、组间同等水平的学生评价。这三个层面的定期评价,能激发各组奋勇争先的积极性,形成组间明争暗赛的竞争局面,增强学生个人进取向上的竞争意识,也使每个学生都有竞争对象,有追赶的目标,使学生始终处于竞争状态中,不断强化其竞争意识。合作和竞争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合作学习主张“组内合作,组际竞争”,合作是以优良人品作前提的,互相信任、互相尊重、相互谦让、相互欣赏是其主要的精神品质。 6.培养了新型的师生关系小组合作学习,增加了个体与个体、个体与小组、小组与小组、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机会,学生获得的表现机会要比传统的教学方法更多得多。在合作学习中,师生间的关系不再是教师一味传授,学生只管倾听的传统模式,而是师生间平等交流与互动的新模式。教师更多的是一个顾问和指导者,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的活动与学生的活动及学生之间的活动有机地融为一体,提供了一种师生互动的新形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师生间能够平等对话与交流,真正体现教学的民主。7.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小组合作学习是集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和个别指导的有机结合,引导学生的个别差异作为一种积极的教育资源加以利用,做到让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后进生“吃得了”的分层效果,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使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九、课题研究的几点思考:1、竞争与合作的统一过分强调学习中的竞争会在学生中造成紧张、焦虑的心态,特别对那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一味的竞争会使他们产生自卑感,抑制他们的学习动机。但如果在学习中没有任何竞争气氛,也可能在学生中造成过于懒惰、不求上进的学习风气。小组合作学习强调组内的互相帮助,消除了个人之间的竞争,而把竞争转化为小组与小组之间的适当的竞争,使学生可以在比较自主、和谐和宽松的学习气氛中互相探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形成健康的竞争意识。2、让学生学会交流、分享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处处存在分享。在提出问题时,学会把自己的问题让大家分享,也学会分享别人的思路,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学生学习分辨哪些问题是有价值的,使提问题的质量得到提高;在讨论方法时,可以使学生更加明确探究的目的和操作过程,使小组的探究计划更加完善;在探究的过程中交流,可以及时矫正思路,对一些新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究结束后,要对小组合作的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对整个过程中的经历和体验进行分享。交流是双向的,要求学生会听会讲,并引导学生学习接纳别人正确的建议,质疑他人的不确切的观点。3、避免干涉学生的活动在小组活动中,教师要不断巡视各小组的进展情况,但对学生的活动不要轻易干涉,即使学生犯了一些错误,只要方向是正确的,不要急于纠正,因为失败和成功都是学生成长中必须面对的经历,最关键的是一定要让学生从中获取教训。但对一些安全性的问题一定要及时指出和解决。4、教师要正确处理在合作学习中扮演的角色,不断更新观念。合作学习中的教师角色,应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合作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加强生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同时也必须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在学生合作学习时,教师要从“至高无尚”的讲台走到学生中间来,充当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参与学生的讨论,获取学生中的信息,进行正确有效地指导,调控教学全过程。5、保证时间,正确处理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应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学习离开了独立学习这个前提,就不能发挥合作学习的有效功能。教学中,当提出一个问题后,教师往往没有给学生充分独立思考的时间,就组织学生在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更没有足够的小组交流时间就进行全班性的交流,这样的合作学习还是流于形式,其效果可想而知。所以在实施中要真正把握时间,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主动学习中来。提高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本领。随着现代社会的迅猛发展,各种竞争日益激烈,只有学会合作,学会从他人智慧中获得启迪,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潜能。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从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学会在合作中自主探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人格的完善。总之,小组合作学习不是万能的钥匙,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研究,不断探索有效合作学习的途径和方法,以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不断发展。当然合作学习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许多做法有待于去尝试实践,不断总结发现,相信我们一定会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