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疾病课件

传染性疾病课件

ID:20501112

大小:1.06 MB

页数:33页

时间:2018-10-10

传染性疾病课件_第1页
传染性疾病课件_第2页
传染性疾病课件_第3页
传染性疾病课件_第4页
传染性疾病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传染性疾病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三传染性疾病19世纪下半叶以来,人类掌握了杀菌灭虫、预防接种和抗菌药物三大利器。在不到百年的时间内根本性地扭转了几千年来传染病对人类健康的巨大威胁。然而,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化、城市化、生态环境变化以及病原微生物抗药性的出现,老的传染病尚未消灭,有的还死灰复燃,新的传染病又不断发生,如艾滋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禽流感等一次又一次由传染病引发的公共危机传染病防治再次成为人类必须面对的严峻课题。第一节传染病的概述一、感染与感染的过程(一)感染与传染病感染是病原体对人体一种寄生过程。凡是由致病菌生物(包括寄生虫、细菌、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病毒)引起疾病都是(

2、感染病),其中既包括传染病也包括非传染病。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感染机体后所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二)感染过程的表现病原体侵入机体,在机体与病原体相互作用中,传染病的感染过程可出现不同的表现。4.潜在感染是指人体内保留病原体,潜伏一定部位,不出现临床表现,病原体也不被向外排出,当人体抵抗力降低时,病原体活跃增殖引起发病。5.显性感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因免疫功能的改变,致使病原体不断繁殖,并产生毒素,导致机体出现病理及病理生理改变,临床出现传染病特有的临床表现,则为传染病发作。传染病的流行过程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发生、传播和终止的过程,称为传染病的流行过程。(一)流行

3、过程的基本环节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人群易感性三个基本条件,否则不可能形成流行。1.传染源是指体内带有病原体,并不断向体外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在大多数传染病中,患者是重要的传染源,然而在不同病期的患者,传染性的强弱有所不同,发病期其传染最强。病原携带者因为不一发现,具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受染动物是动物源性传染病的传染源。2.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体外,到达另一个传染者的方式。(1)水、食物、苍蝇:主要见于消化道传染病的传播。(2)空气、飞沫、尘埃: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此方式传播。(3)手、用具、玩具:见于消化道、呼吸道传染病。(4)吸

4、血截肢动物:又称虫媒传播,见于以蚊、蚤、蜱、恙虫、蝇等昆虫为中间宿主传染疾病。(5)血液、体液、血制品:见于乙、丙型肝炎和艾滋病等。(6)土壤、疫水:见于破伤风、炭疽、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等。3.易感染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病原体缺乏特异免疫水平的人群。新生人口增加、易感者的集中或进入疫区,易引起传染病流行。病后获得免疫、隐性感染、人工免疫,均使人群易感性降低,不易传染流行或终止流行。2.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1.自然因素地理因素、气候和生态等因素对流行过程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影响。2.社会因素社会制度、经济和生活条件以及文化水平等,对传染病的流行过程起着决定性影响作

5、用。三、传染病的特征一、基本特征1.有病原体每种传染病都有其特异的病原体,包括病毒、立克次体、细菌、真菌、螺旋体、原虫等。2.有传染性具有传染性是传染病与其他感染性的根本区别,其传染强度与病原体种类、数量、毒力、易感者的免疫状态等有关。3.有流行性、地方性、季节性。4.有免疫性传染病痊愈后,机体对同一种传染病产生免疫力。不同的传染病发病后免疫状态有所不同,有的可终身免疫,有的可再感染。二、临床特征1.临床分期按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可分为四期。(1)潜伏期: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首发症状时间。潜伏期长短因传染病不同而异,从数小时至数月,乃至数年。潜伏对传染病的

6、诊断与检疫有重要意义。(2)前驱期:是潜伏期末至发病期前,出现乏力、头痛、微热、皮疹等临床表现,时间短暂,一般1~2天。多数传染病无前驱期。(3)发病期(症状明显期):随病情发展各传染病特有症状和体征陆续出现,由轻而重,逐渐或迅速达高峰。(4)恢复期:病原体完全或基本消灭,免疫力提高,病变修复,临床症状相继消失的时间。多为痊愈而终局,少数疾病可留有后遗症。2.特殊临床表现(1)发热及热型发热及热型:发热为传染病的共同表现,但不同传染病其热度与热型又不尽相同。(2)皮疹:为传染病特征之一。不同传染病有不同疹型,且其出现的日期、部位、出疹顺序、皮疹的数目等,各种传染病

7、不相同。(3)中毒症状:病原体及其毒素进入血循环乃至扩散全身,可出现毒血症、菌血症、败血症、脓毒败血症四种形式的中毒症状。四、传染病的诊断传染病的诊断与其他疾病的诊断有所不同,诊断依据包括三方面:①流行病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职业、生活习惯、旅居地区、发病季节、接触史、预防接种史等②临床资料包括症状与体征;③实验室资料,特别是病原学检查和免疫学检查更有重要意义。五、传染病的治疗与预防一、传染病的治疗与预防(一)传染病的治疗是指非针对病原而对机体具有支持与保护的治疗。(1)隔离:根据传染病传染性的强弱,传播途径的不同和传染期的长短,收住相应隔离病室,并做好消毒工作。(

8、2)护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