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好才是真的好

解决好才是真的好

ID:41169077

大小:8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18

解决好才是真的好_第1页
解决好才是真的好_第2页
解决好才是真的好_第3页
解决好才是真的好_第4页
解决好才是真的好_第5页
资源描述:

《解决好才是真的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解决好,才是真的好——例谈解决问题教学中应该解决好的几个问题[内容摘要]“解决问题”是新课程改革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打破了“应用题”作为一个独立领域的传统格局,融合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领域。新课标下的“解决问题”教学目标不同于传统的应用题教学,它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本文试从笔者自己的视角出发,结合新课标以及一些实际的教学案例谈谈在“解决问题”的教学实践中应该解决好的一些问题。[关键词]:问题情境解决问题获取信息数量关系数学模型解题策略新课标倡导“创设问题情境

2、——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这种“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真正经历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这种模式固然为我们广大一线教师明确了“解决问题”的教学方向,但在这种模式下的“解决问题”教学实践中,我们具体又应该解决好哪些问题呢?笔者认为教学中应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问题一:在解决问题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如何创设问题情境?”这一老生常谈的问题,本来我也无须多赘,但在解决问题教学中,由于“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灵魂,而问题情境创设的好坏又直接关系着“解决问题”教学的成败,所以我觉得还是值得大家一起商榷。那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究竟该如何创设问题情

3、境呢?我觉得创设情境时应注重以下两点:1.问题情境现实点“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解决问题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寻求教材知识与生活情境有机的切入点,选用学生较为熟悉又颇感兴趣的现实生活素材来创设情境,使我们的数学课堂增强生命力和亲和力。带着这一理念,我在“磨”五年级上册“解决问题例2”(“去尾法”和“进一法”)这一课时,一开始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师:同学们,人们常说水是生命之源,这句话一点都没错,我们的生活的确离不开水,比如说在学校我们基本上每天都要喝矿泉水,是吗?师:我想了解一下,你们平时是用哪种瓶子打水的?还有不一样的吗?生展示汇报。师:在课前我在

4、其他班也作了一下调查,发现用这3种瓶子打水的同学最多,电脑出示:瓶子:1号矿泉水瓶2号茶杯3号一次性杯最多能装:0.5千克0.4千克0.25千克第一次问题设计:问题①:假如都用()号瓶装水,一桶水最多能装满几个这样的瓶子?问题②:假如把1瓶2.6千克的芬达分装到一些3号一次性杯里面去,问:至少要多少个3号杯子才能装得下?第二次问题设计:“问题①”改成:假如每个同学都喝一瓶(5)号水,问:一桶水最多能供几个人喝?(1桶水重18.9千克)“问题②”改成:假如我们都用()号瓶去打水,问:至少要多少个这样的瓶子才能打完一桶水?………………在我们学校,矿泉水的确是每个

5、学生的“必需品”,而且用不同的瓶子去装矿泉水对学生来说本来就是较为熟悉、较感兴趣的事情,以此作为题材不仅顾及了问题的“生活性”和“趣味性”,而且第一次设计的“一桶水最多能装满几个这样的瓶子?”这一问题也可以很自然地引出“去尾法”,本以为这样的设计是“一举多得”,但得意不久,细细回味,才发现“一桶水最多能装满几个这样的瓶子?”这一问题缺乏“现实性”,因为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我们一般不会这么无聊、也不太可能会用桶装的矿泉水去装满一个个空瓶,这样的做法不合常理,因此,这样的问题设计也自然缺乏现实意义!经过再三斟酌,在第二次设计中我把问题①改成了“假如每个同学都喝一

6、瓶()号水,问:一桶水最多能供几个人喝?(1桶水重18.9千克)”,这样一改,算法没变(也就是说同样可以引出“去尾法”),但“现实性”变了,刚才在生活中发生概率极小的“矿泉水装空瓶”问题马上转变成了发生概率较大的“矿泉水够几个人喝”的实际问题,显然,后者比前者要“现实”得多。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如果情境与现实生活脱离,就难以达到它预期的效果。因此,我认为问题情境应该“现实点”。2.问题情境有效点在第一次设计中,我在“问题①”后又出示了问题②:“假如把1瓶2.6千克的芬达分装到一些3号一次性杯里面去,问:至少要多少个3号

7、杯子才能装得下?”,这个问题的设计旨在引出“进一法”,然而,这样的设计“目的”虽然达到了,但仔细分析却缺乏“有效性”和“对比性”,原因有以下两方面:a.情境中的题材是“矿泉水”,而问题②中却出现了“芬达”,新元素的加入使得原来问题情境的有效性大大降低,所以问题②的设计最好仍旧选用“矿泉水”作为素材。b.问题②中由于只指定了用3号杯子来装水,所以在解决的时候学生只能引出一个算式即2.6÷0.25=10.4(只)≈11(只),这样虽然也能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但结果缺乏对比性,比如说跟10.1、10.5、10.6等结果的对比,如果没有这样的对比,学生就很难体会“进一

8、法”的实质即“不管尾数是几,都要向个位进一”,这样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