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剖析幼儿园语言活动中的教师提问

试述剖析幼儿园语言活动中的教师提问

ID:9735441

大小:66.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5-07

试述剖析幼儿园语言活动中的教师提问_第1页
试述剖析幼儿园语言活动中的教师提问_第2页
试述剖析幼儿园语言活动中的教师提问_第3页
试述剖析幼儿园语言活动中的教师提问_第4页
试述剖析幼儿园语言活动中的教师提问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述剖析幼儿园语言活动中的教师提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试述剖析幼儿园语言活动中的教师提问剖析幼儿园语言活动中的教师提问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剖析幼儿园语言活动中的教师提问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理由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39个理由,但这些理由并不是孤立的,而有清晰的逻辑。活动一中的55个理由实际上围绕着13个关键理由,其他理由则为关键理由提供深思支架或作适当的延伸和扩展。活动二中教师提出的39个理由则围绕着7个关键理由。下面以活动二中的第二个关键理由为例加以说明。  教师2:这场战争中,两个敌人是怎样对付各自敌人的?(关键理由)  【摘要】作为教学

2、活动中教师的最基本行为——教师提问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质量。本研究通过分析两个优秀语言活动案例,尝试回答以下两个理由:什么样的提问才是高质量的提问,从哪些角度提问能有效推动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和幼儿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教师提问;幼儿园语言活动  1004-4604(2013)1/2-0048-05  美国著名教育家德加默指出:问得好,即教得好!他认为,提问最能够表现出教师的教学艺术。的确,高质量的提问可以促使幼儿的思维更清晰、想象更丰富、行动更得体。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教师提问的质量是衡量教学成败的重

3、要指标,高质量的理由是高质量教学的核心(Jackie&Beth,1970)。〔1〕作为教学活动中教师最基本的行为,教师提问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质量。国内已有研究表明,我国幼儿园教师的提问质量普遍不高,主要表现为封闭式理由比重过大、提问缺乏层次性与针对性等。低质量的教师提问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幼儿的思维习惯,限制幼儿思维发展的宽度、广度以及灵活性。  幼儿园语言活动在幼儿园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推动幼儿思维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而教师的提问则又是推动幼儿思维发展的主要动力。为深入研究幼儿园语言活动的基本规律,华东师范大学学

4、前教育系周兢教授与上海学前教育名师培养基地合作,借助绘本《敌人》〔2〕设计了一系列语言活动,并从中选出若干个优秀活动方案开展公开教学观摩研讨活动。研究者借此机会从公开展示的教学观摩活动中选取了两个优秀活动作为研究案例,着重分析活动过程中教师的提问,尝试回答在幼儿园语言活动中如何提问才能有效推动幼儿思维发展的理由。所选取的两个活动均为大班语言集体教育活动,两个活动具有内在连贯性和层次性。活动一要求幼儿初步阅读绘本《敌人》,尝试理解绘本的基本内容;活动二要求幼儿进一步理解绘本《敌人》的深层作用,并展开讨论。研究者拍摄记

5、录了剖析幼儿园语言活动中的教师提问由写论文的好帮手.zbjy.提供,.整个活动过程,并按照国际儿童语料库数据储存和分析系统的CLAN格式进行转录,对教师提出的理由从形式、层次、角度三方面进行分类编码,最后进行统计分析。  一、提问的形式  Davis根据理由答案的确定性将理由分为封闭式理由和开放式理由。本研究也将教师的提问形式分为封闭式提问和开放式提问两种类型。开放式提问的主要特征是条件、解题策略和策略以及结论不确定,即条件、策略、策略和结论的开放性。封闭式提问则表现为暗含完备的条件和单一的答案。〔3〕因为封闭式理

6、由的答案具有单一、固定的特点,因此如果所占比重过大很容易限制幼儿的思维拓展。而开放式理由因为具有答案灵活、多样、不确定等特点,可推动幼儿思维的多元性、发散性发展。但有研究表明,我国幼儿园教师在开展语言活动时封闭式提问占绝对多数(杨莉君、康丹,2007)。  本研究对绘本《敌人》两次教学观摩活动的提问量进行统计后发现:这两次活动中,教师以开放式提问为主,封闭式提问非常少(见下表)。活动一中,教师提出的理由总量为55个,其中开放式理由47个,占提问总量的85.5%;封闭式理由仅有8个。活动二中,教师提出的理由总量为39

7、个,其中开放式理由29个,占提问总量的74.4%;封闭式理由仅有10个。也就是说,封闭式理由在这两个优秀公开教学观摩活动中所占的比重仅为14.5%和25.6%。这两个公开教学观摩活动中出现的开放式理由均以“什么”“怎么(样)”“为什么”等疑问词引导提问,其中超过60%的理由由“什么”“怎么(样)”两种类型的提问构成。例如:你们觉得什么是敌人?他们是怎么结束战争的?  值得注意的是,活动二提出的封闭式理由数量略高于活动一,表明封闭式理由与活动内容本身的复杂性存在一定的关联。当活动内容难度较大,对幼儿现有的思维发展水平

8、形成一定的挑战时,教师通常会适当地提出一些封闭式理由,为后续的开放性提问作铺垫。  从理论上讲,高质量的语言活动要求教师的提问以开放式理由为主。但这并不是说教师提出的开放式理由越多越好,教师需要根据活动内容本身的复杂程度和幼儿已有的理解水平,有针对性地提出适量的封闭式理由,为后续的开放式提问作铺垫,以推动幼儿思维的有效发展。  二、提问的层次  相关研究表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