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仿句公开课教学设计

高一语文仿句公开课教学设计

ID:10313556

大小:1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06

高一语文仿句公开课教学设计_第1页
高一语文仿句公开课教学设计_第2页
高一语文仿句公开课教学设计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仿句公开课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仿句公开课教案形神俱备做仿句【内容重点】⒈仿句的要求⒉仿句的做题思路【课型】 公开课【课时】 一节【教学过程】一、引言仿句题在 1994 年全国高考中首次出现, 98 年梅开二度, 99 年已是第三次出现了。从静态到动态,题型在改变,难度在提高,出现的频率在增大,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二、何为仿句仿句,即仿例造句,就是根据题目要求运用相应的修辞方法和句式来表达特定的内容,是一种既有限制但又留有较大创造空间的语言运用性主观题型,这种题型不仅涉及语法结构、修辞,而且还关联到语言的连贯与衔接、句意格调的和谐与一致,同时还能检验各种知识的储量与思维品质。它是一种考查学生语言能力的主观题,属 D 级,也

2、是属于灵活而难度较大的题型。三、仿句的要求 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有特点和规律的,仿句也不例外。仿写句子的优劣,主要是从形式(字数、修辞、句式)和内容两个方面进行评价的,这两方面既要满足题目提出的显性要求,更要契合那些隐含在例句中的命题者的主观意图,由此及彼,是仿句的基本方法,形神兼备是其最高要求。由此可见,仿句能否写好,关键是如何来模仿例句的特点。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剖析例句的特点 ,如果我们能从内容、句式、结构和意境格调即内容和形式上来剖析例句的特点与规律,写仿句也就迎刃而解了。四、下面我们就以 1994 年高考试题为例,来加以分析:例 1 、 请在下面的横线上紧接上文再写一个句子。要求:①另举一

3、个事例;②句式与标有横线的一句相同。( 5 分)古往今来,彪炳史册的杰出人物,都曾做出过非同寻常的努力,因而在事业上创造了辉煌业绩。试想, 如果没有李时珍跋山涉水,遍尝百草,没有他十年如一日的搜集整理,笔耕不息,哪里会有药学巨著《本草纲目》的问世。 先看内容方面,此题要求①是对仿句内容的规定,但很抽象;“另举一个事例”的具体要求,必须从对原事例分析中理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考虑:a 、 从“古往今来”、“杰出人物”可以看出,“另举一个事例”就应当是“现代的”是杰出人物,并且应当写出具体的姓名。(如举出的仍是古代的人物扣 1 分;若不写出人名或仅写集体名,扣 1 分;兼有则扣 2 分)b 、必须

4、具体写出“杰出人物”非同寻常的努力。(否则扣 1 分)c 、必须写出“杰出人物”在非同寻常的努力基础上在事业上的辉煌业绩。(未具体写出扣 1 分)再看形式方面,是对形式方面的规定。对划线例句进行分析,可发现它有如下两个特点:a 、是一个两重关系的假设句;b 、复句中的三个分句,前两个必须是否定句,后一句必须是感叹句。以上两点在仿句中也要体现出来,否则各扣1分。那么,我们就可以把仿句的形式拟为:如果没有×××□□□□,□□□□,没有他□□□□□的□□□□,哪里会有□□□(某一领域)□□□□□□□(名称)的□□。例如: 如果没有陈景润孜孜不卷,甘守清贫,没有他成千上万次的精心演算,分析推理,哪里会

5、有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的攻克! 2 、再如 99 年高考题: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人民共和国迎来了她五十年诞辰。五十年像一条长河,有急流也有缓流;五十年像一幅画卷,有冷色也有暖色; , ;五十年像一部史诗,有痛苦也有欢乐。长河永远奔流,画卷刚刚展开, ,史诗还在续写。我们的共和国正迈着坚定的步伐,跨入新的时代!内容上,这个语段是对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五十年来历程的艺术概括,既歌颂了人民共和国已取得的辉煌成就,又满怀激情地寄寓于将来的更加光辉灿烂;既不回避她经历的艰难困苦,又信心百倍地笑对将来会出现的困难。形式上,提供给考生的“参照物”是语段的第 2 句和第 3

6、 句。第 2 句是由四个比喻句组成的排比句,其中第三个比喻句由考生填写,使整个第 2 句构成博喻,第 2 句中作例句的三个比喻句结构相同:它的前半部分是比喻,点明本体与喻体的关系;它的后半部分是省略了主语即喻体的谓宾句,并且都有一个“有”字,两个宾语则是一对反义词。即如下形式:五十年像一□□□,有□□也有□□第 3 句是由四个主谓短语组成 ,第三个同样由考生填写,而它们的主语则分别是第 2 句中比喻句的喻体,那么考生要填写的第三句的主语也就应该是自己前边所填写的比喻句的喻体,再给它配上一个状语和一个动词 谓语,如下形式:喻体 + 状语 + 动词谓语例如: 五十年像一首乐章,有高吭也有低沉;乐章

7、正在演奏。 五、课堂练习了解了仿句的一般特点,及做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下面我们就按照这个方法来做练习。1 、根据下面划横线的文字,仿写两个句子,以“妈妈”、“雷锋”为话题,喻体仍是“一棵树”。有一首歌叫《好大一棵树》。我想, 老师 是一棵树,一棵青青的树,他在我们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饱满的种子;妈妈 ;雷锋 。参考示例:妈妈是一棵树,一棵绿绿的树,她在我们柔弱的生命中撑起了凉爽的绿荫;雷锋是一棵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