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液矿床的三源热液成矿模式

热液矿床的三源热液成矿模式

ID:10424043

大小:467.14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8-07-06

热液矿床的三源热液成矿模式_第1页
热液矿床的三源热液成矿模式_第2页
热液矿床的三源热液成矿模式_第3页
热液矿床的三源热液成矿模式_第4页
热液矿床的三源热液成矿模式_第5页
资源描述:

《热液矿床的三源热液成矿模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章绪论矿床地质预测实际上是以成矿理论预测为基础,成矿理论自16世纪以前的矿床成因猜想到现代矿床成矿理论已有400余年发展历史,其未来发展方向仍在探索,特别是在跨学科界限引入新鲜血液以来,成矿理论空前活跃,但是在应用任何成矿理论预测均不能超脱类比学的方法,所以80年代以来把成矿理论模式化(modeling)进行成矿预测和找矿,在某些地区和某些类型矿床上取得了较大的找矿成果,如Sillitoe&Guibet模式对寻找斑岩铜矿方面的应用。但矿床模式受其特殊性的限制,不能发挥更大的求同类比效应,特别是特大型矿床的对比

2、因素独特,应用一个矿床的成矿模式很难预测另外一个相同的矿床。矿源、水源和热源是形成热液矿床的基本必需条件,以上三种源的规模和相互间的距离为主要依据的热液矿床预测方法是我国独创。热液矿床预测是世界上尚未解决的难题,现有的各种热液成矿理论和观点均没有把他们的理论核心转化为预测准则,故到目前为止,热液矿床的预测实际上都缺乏有效的理论指导。所以,三源热液成矿预测是当前提出的新的理论预测方法。该方法在找矿实践中取得了令人鼓舞的预测效果,并已在国内有些地勘单位开始应用。通过对矿床学教程的学习以及对三源成矿理论研读,我觉得,就

3、目前来说三源成矿理论在成矿模式是比较先进的、前沿的,它在成矿预测方面将取得更大的成果。第二章交代热液矿床三源成矿理论第一节热液源研究的突破性进展热液是含矿质的高温的和以水为主的溶液。因此矿质、水合成矿热液组成的三个要素。关于热液成因的争论历史悠久,在本世纪50年代以前,有关热液来源的推理以假设为主,自60年代起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为热液来源的研究创造了条件,并在热液的矿质和水的来源研究方面均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在热液铁矿床中(包括矽卡岩型、火山型、脉型等)常见铁矿体与褪色蚀变密切联系,经分析对比,褪色蚀变岩的

4、铁含量比未蚀变的原岩减少了3-5%,蚀变与矿化的关系清楚表明,褪色蚀变岩中释放的铁进入了矿体。因此各国研究人员都得出了一致的结论---褪色蚀变围岩为铁矿的形成提供了铁质,获得这种成果的代表有我国的沈保丰(1977)、陈毓川(1978)、赵一鸣(1980),俄罗斯的波赫纳列维奇(1968)、巴夫拉夫,美国的麦金(1968)等。这是矿质研究方面最成功的实例。遗憾的是,这种有效的确定矿质来源的直接测定法未被人们充分重视,特别是在研究地壳中丰度较低的有色、稀有和贵金属等热液矿床的矿质来源方面。幸好在这一研究领域,有些科研

5、人员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发现在钨、锡、铜、铅、锌、金、银等矿床的周围有成矿金属的降低场合负晕存在。这样,在矿质来源研究方面不仅提出了有效的研究方法,而且还获得了一批宝贵的资料,并提出了可靠的较可信的结论。第二节交代热液成矿理论热液来源是矿床成因和成矿理论的基础,若热液来自于岩浆,则矿床为岩浆热液成因,理论为岩浆热液成矿理论。若热液来自于变质过程,则练车为变质热液成因,理论为变质热液成矿理论。对部分矿床和热源水来源的研究结果表明,矿质来自围岩,水为大气降水为主,因此,它们既不属于岩浆热液型,也不属于变质热液型。那么,

6、它们究竟属于何种类型呢?热液水的种类和来源通常包括海水、大气降水、构造水、地热水、变质水合岩浆水等。许多人把上述不都视为热液水类型(如大气降水、海水溶液、变质热液和岩浆热液等)是不合适的。大气降水和海水是热液的初始水,而岩浆热液和变质热液是强调了热液的形成过程或作用。热液水的分类以成因划分较为科学,已知的热液成因类型有岩浆热液和变质热液,而海水热液、大气降水热液、热卤水等都不是热液成因类型,它们从初始水变成成矿热液的过程主要是水岩反映或交代为主的过程。因此由交代作用产生的水尾交代水,产生的热液属交代成因,由交代热

7、液形成的矿床属交代热液成因类型。据此建立交代热液成矿理论。热液矿床的各种理论预测方法均已各自成矿理论为指导,并应将各自理论核心转化为预测准则。岩浆热液成矿理论强调在岩浆结晶过程中释放出富含碱、挥发分和矿质的水或热液,并由这种热液形成矿床。因此岩浆热液矿床的形成决定于岩浆的含水性,同时还决定于岩浆热液的含矿性。因此必须查明不同变质程度、不同变质温压等条件、不同变质的原岩成分种或哪些条件有利于成矿?交代热液成矿理论强调的是成矿热液是交代作用的产物。大范围的和较高温度的交代作用是交代热液矿床形成的必需条件,关键是范围内

8、的矿源体、水源体和热源体的共存和有机结合。矿质、热和水三种源在多数情况下都是独立存在的,他们结合通过以下环节:1)、岩浆上侵,热源体进入水源区和矿源区;2)、水源区的水受岩浆热液影响,变热并运动,特别往岩体方向;3)、由于水温度的不断增高压力的增大,水溶解和置换能力急剧增大,较多的溶解岩石的易溶部分,盐类和成矿物质,使矿质活化;4)、水和岩石发生同位素与化学成分的交换。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