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1例报告

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1例报告

ID:10438702

大小:48.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7-06

上传者:U-991
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1例报告_第1页
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1例报告_第2页
资源描述:

《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1例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1例报告【关键词】颈椎病1病历摘要患者,男,50岁,农民,阳西县县城人,因双上肢无力伴双下肢发硬,胸部束带感9个月,于2003年1月16日拟脊髓型颈椎病收入我院骨科,患者于10年前始反复出现颈部疼痛不适,未作任何处理,9个月前始感觉双上肢放射性痛,持物无力,同时逐渐出现双下肢发硬,步行困难,容易摔倒,胸部有束带样感觉。近2个月来,小便有不能排尽感,曾在当地卫生院诊治,服用止痛药(药名不详)及理疗按摩处理,无好转。发病以来,无低热、盗汗、消瘦症状,既往无明显颈部受伤史,入院查体:神清、全身情况良好,心肺及腹部检查未发现异常。头颅五官端正,颅神经检查未发现异常。第4、5颈椎棘突压痛,颈椎活动稍受限,双上肢肱二头肌肌力4级,双手握力减退。双上肢肌肉未见明显萎缩,双上肢外侧皮肤痛温觉稍减弱,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双侧霍夫曼(Hoffmann)征(+),肱二头肌反射减弱,肱三头肌反射亢进,第四肋水平以下感觉稍迟钝,双下肢肌张力增高,膝反射亢进,踝阵挛阳性,巴彬斯基(Babinski)征(+),X线照片显示,颈椎生理弯曲变直,C4~5椎间隙变窄,椎管比值=0.82。颈椎核磁共振显示C4~5椎间盘突出,使硬脊膜囊明显受压。根据以上症状、体征、颈椎X线照片和MRI检查,诊断为颈椎病(脊髓型),决定行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术。手术方法:手术方法采用局麻,患者取仰卧位,肩部垫枕,使颈部呈后伸位,头偏向左侧,取右侧胸锁乳突肌前缘中上1/3处,开始斜向前下的纵型切口,长约5cm,常规消毒铺无菌巾。(1)局麻成功后,沿上述切口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颈阔肌,妥善处理出血点。沿气管、食管与颈动脉鞘之间的间隙作钝性分离,用牵开器分别向内外两侧牵开,即达椎前筋膜。用1%普鲁卡因封闭椎前筋膜后切开,显露第4、5、6颈椎椎体,椎间盘以及前纵韧带和两侧的颈长肌。(2)截骨摘除椎间盘及减压:于C4~5椎间盘处插入一针头,摄颈椎侧位X光片,定好位后,取1.2cm宽的骨刀于C4椎下缘的上方3mm,C5椎体上缘下方2mm处,轻轻凿入,深度约1.2cm,两侧用宽0.8cm骨刀凿开。然后用刮匙将凿下的骨质及椎间盘组织清除干净,直到看到后纵韧带为止,骨洞约为1.2cm×1.4cm× 0.8cm。(3)植骨:切开右侧髂嵴皮肤,皮下组织,显露髂骨前上方凿取一小块髂骨,修剪成稍大于骨洞的骨块,在麻醉师牵引头部的情况下将骨块嵌插入骨槽内,再将骨块用小木棒击入达椎体前缘为止。植骨后冲洗干净伤口,缝合椎前筋膜,置橡皮胶片一条,逐层缝合,敷料包扎后用颈领固定。术后使用青霉素,链霉素预防感染,36h拔除引流条,术后5天拆线,带颈围领5周,随诊1年,患者双上肢肌力增强,胸束带感消失,双下发硬感明显减轻,步态基本正常,查体颈椎压痛不明显,活动尚好,双上肢肱二头肌力5级,双手握力正常,肱二头肌腱反射正常,霍夫曼氏征(±),巴彬斯基氏征(±)。颈椎X光片显示C4~5椎间盘突出已消失,硬脊膜无受压。(责任编辑:admin)2讨论2.1颈椎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患者是老年患者,有长期的颈部疼痛不适病史,双上肢肌力减退,第四肋水平以下的皮肤感觉稍迟钝,双下肢肌张力增高,双手霍夫曼氏征阳性,踝阵挛阳性,巴彬斯基氏征阳性,颈椎X线照片显示,颈椎生理弯曲变直,C4~5椎间隙变窄,MRI显示C4~5椎间盘突出,压迫硬膜囊,上述症状、体征及检查支持颈椎病(脊髓型)的诊断。本病人有肌无力表现,需与肌萎缩型脊髓侧索硬化症鉴别,后者发病年龄较早约40岁左右,一般无感觉障碍,主要表现为肌肉萎缩为主,尤其以上肢为甚,而本例患者有感觉障碍和以椎体束损害为主要表现者可排除,本病还应与颈椎脊髓外肿瘤鉴别,椎管肿瘤,可有颈部疼痛,痉挛性瘫痪及病理征,但其发病年龄多见于30~40岁之间,发病缓慢,颈椎X线照片及MRI可排除。2.2治疗方法的选择患者有明显的颈髓受压损害,病情呈进行性加重,保守治疗无效,所以应该选择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目的是解除脊髓受压,加强颈椎稳定性,只有早期做手术脊髓损害才有可能恢复,否则脊髓长期受压变性坏死,晚期即使手术效果亦不理想。选择前路或后路手术主要是根据颈椎病变而定。先天性椎管狭窄、继发性椎管狭窄(由椎板和韧带增厚所致),后纵韧带骨化和颈椎病变多节段的退变(指骨刺引起的退变性椎管狭窄)应选择后路手术。本例患者是由于C4~5椎间盘突出引起,脊髓主要受腹侧椎间盘压迫,故选择前路较合适。(责任编辑:admin)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