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少春从肝论治妇科疾病的论文

陈少春从肝论治妇科疾病的论文

ID:10489106

大小:5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6

陈少春从肝论治妇科疾病的论文_第1页
陈少春从肝论治妇科疾病的论文_第2页
陈少春从肝论治妇科疾病的论文_第3页
陈少春从肝论治妇科疾病的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陈少春从肝论治妇科疾病的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陈少春从肝论治妇科疾病的论文【关键词】妇科病陈少春从肝论治导师陈少春是杭州市中医院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曾师从已故国家级名中医何子淮主任医师,现任浙江省中医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从事中医妇科临床医疗和科研工作40余年,擅长治疗各种妇科杂病。笔者跟师期间,受益良多。本文就陈师从肝论治妇科病经验总结如下。  1肝与妇科生理病理  叶天士在《叶氏医案存真》、《临正指南医案》中都提出“女子以肝为先天”。女子以肝为先天,可以从肝主疏泄、主藏血及肝经循行方面来理解。  1.1肝主疏泄肝具有疏通、宣泄人体气机而使之舒发、畅达的作用。肝主疏泄则可以协调冲、任二脉的正常活动,肝主疏泄功能正常,足厥阴肝经之

2、气调畅,冲、任得其所助,则任脉通利,太冲脉盛,月经按期来潮,带下分泌正常,孕育分娩顺利。肝的疏泄条达功能可使全身之血按时、按量、按需进行调节分配。如肝气失于条达,肝失疏泄,势必造成经行紊乱,或先或后,或闭或漏,痛经,乳汁不畅,则变生乳胀结核。《血证论》说:“肝属木,木气冲和条达,不致遏郁,则血脉得畅。”由此可见,肝主疏泄功能与女子生理特性息息相关。  1.2肝主藏血女子以血为根本,经血原本是阴血,赖肝所藏之血的充实,下注冲任,血海盈溢,促使经事来潮。孕育亦赖肝血聚而养胎,产后泌乳,乳计原由精血所化生。《经脉诸脏病因》有“女子以血为主,血王(司旺)则经调而子嗣”之说。.若肝血不足,肝血不疏,

3、肝血不藏,均可导致经、胎、乳之病变。由此可见,肝具藏血功能与女子生理功能关系密切。  1.3肝经循行肝经的循行路线为“循股阴,入毛中,过阴器,抵小腹……布胸肋,循咽喉之后”。肝经循行于人体的阴器、胞宫及乳房。肝经功能正常,则妇女月经按期来潮,产后乳汁分泌正常。反之则出现月经紊乱、痛经、两胁、乳房及两少腹胀满等病变。  2注重乙癸同源,肝肾同治  陈老师对乙癸同源的认识有二:一者肝肾同司下焦,根据五行理论,肝属本,肾属木,肝为肾之子,二者为母子关系。水能涵木,肾水充足则肝木得以滋养,肾水不足则肝阴亦亏。肝藏血,主疏泄;肾藏精,主封藏;肝肾同源,精血互生,肝血肾精相互为用。所以,补肾即补肝,补

4、肝即补肾。组方:熟地12g,枸杞子、酸枣仁各15g,生地12g,百合15g,麦冬10g,何首乌15g,生白芍10g,阿胶珠(烊化)10g,紫河车3g,女贞子、旱莲草各15g等滋补肝肾。  二者肝肾之相火又可以相互影响。朱丹溪认为,相火寄于肝肾两部,火内阴而外阳,主动。中医有“龙雷之火”之说,龙火起于肾,雷火起于肝,龙雷之火,名异实同,皆肝肾阴阳偏衰而来[1]。代表方为镇肝熄风汤、三甲复脉汤。组方:龟版10g,煅牡蛎30g,石决明15g,鳖甲10g,龙齿30g,磁石15g,珍珠母30g等育阴潜阳,用阴药以填下焦,用介类以重镇,兼能熄风。肾之龙火得潜,则雷火不致妄动;肝之雷火得藏,龙火亦不会升

5、腾。  3疏肝理气解郁,调节情志  《傅青主女科》谓:“天癸既行,皆从厥阴论治”主张扶正解郁,善用疏肝解郁之法论治月经失调诸症。肝性喜条达而恶抑郁。情志因素易致肝的疏泄功能失常,造成肝气郁结,加之女性经、带、产、乳等生理特点,常见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经行吐衄、经前乳胀及经前诸证、阴痒、恶阻、子痫、不孕、产后乳汁不通、脏躁等病证。因此,治宜疏理肝气,调节情志。组方:香附、乌药、川芎、柴胡各10g,玫瑰花、绿梅花各5g,八月扎、青皮各10g,橘叶、橘核各5g,路路通15g,生麦芽30g,合欢皮15g等。但疏肝理气之品多辛散香燥,易损伤阴血,故气阴不足,元气虚弱,或阴血耗伤者慎用。  4暖肝温

6、经散寒,补养调冲  肝病多热,亦有寒者。素体阳虚,寒从内生,或外邪入侵,寒客胞中。足厥阴肝经络阴器,与冲任二脉相通,血为寒凝,经脉受阻,影响冲任胞宫而致病,常见月经后期量少、痛经、闭经、不孕、产后腹痛、胎萎不长等,症见面色青白,四肢逆冷,经行小腹冷痛、舌质淡、脉沉迟。组方:小茴香5g,淡吴萸、肉桂各3g,艾叶5g,荔枝核、橘核、乌药、当归各10g等。以温散为原则。肾虚者加,菟丝子30g,鹿角片10g,巴戟天、石楠叶各15g,葛根30g,炒川断15g;脾虚者加淮山15g,焦白术10g,茯苓12g,砂仁3g,鸡内金15g等;手足厥冷者加桂枝、熟附子各5g,山萸肉10g。  5清肝泻火,除湿止带

7、  七情过极,肝气拂逆,木郁热炽,五志化火。肝经火炎,血逆气乱,在妇科疾患中,表现有经行早期、量多、色紫、经行吐衄、血热崩漏、经断前后诸证及妊娠心烦、小便淋痛、脏躁等,伴有头痛头晕、面红耳赤、口苦咽干、两胁胀痛、烦躁易怒、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弦数。治宜逆者平之,热者清之。组方:焦山栀、夏枯草、炒丹皮、黄柏、黄连、制军、赤芍、白芍各10g,败酱草20g,乌药10g,乳香、没药各5g等。也可酌情采用龙胆泻肝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