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巴托克音乐风格及其创作特征

论巴托克音乐风格及其创作特征

ID:11057125

大小:2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9

论巴托克音乐风格及其创作特征_第1页
论巴托克音乐风格及其创作特征_第2页
论巴托克音乐风格及其创作特征_第3页
论巴托克音乐风格及其创作特征_第4页
论巴托克音乐风格及其创作特征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巴托克音乐风格及其创作特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巴托克音乐风格及其创作特征匈牙利作曲家贝拉·巴托克(Bartok1881—1945)是二十世纪最独特和最有影响的作曲家之一,他的大部分音乐作品都受到中欧民间音乐各种成份的影响。由于巴托克的创作风格历经了逐年的变化,因此其音乐创作可划分为四个重要时期。贯穿巴托克整个创作历程的中心和统一的内涵是通过运用大量民间音乐的因素(音阶、节奏和旋律)来表现其民族性,从而显示出作曲家独特的创作个性。第一时期(1903——1908)这一时期的作品是学生时期的习作,它显示出一位具有巨大才能的作曲家形成期受到的影响和青年时期的理想。期间在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的影响下创作的《第一弦乐四重

2、奏》(1908)结束了这一开创期,该作品第一乐章的“半赋格式”和最后乐章以朗诵开始——所有这些特点都将巴托克与十九世纪晚期的音乐联系在一起。第二时期(1908——1926)这一时期的重要作品有:歌剧《风流公爵的城堡》、室内乐《弦乐四重奏第2号》、钢琴作品《二首罗马尼亚舞曲》和《猛烈的快板》等作品。6在《猛烈的快板》一曲中,巴托克使用了其他作曲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那些充满勇力的岁月中所使用的狂暴和骇人的音响。这首乐曲如同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和勋伯格的《三首钢琴曲》一样,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和影响。在这首乐曲中,一切诸如音乐应当悦耳,有魅力或者优美的观念都不见了,取而

3、代之的是蛮横的力量,咆嗜般的狂暴。这种效果是通过把钢琴作为一件打击乐器,用敲打和捶击的方法代替钢琴技巧而取得的。这首乐曲的和声是由二度密集音群构成的,但始终保持着基本调性。这种不协和与违反传统的基调是他第二时期很多作品的特点。第三时期(1926——1937)这是巴托克在创作风格上最丰富多彩和最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的某些作品是二十世纪音乐中无可争辨的杰作,更多地应用了对位法,这是与以前作品相比较所发生的最重要的变化。这一时期的主要作品是:《弦乐四重奏》(第3、4、5号)、《第二钢琴协奏曲》、《两架钢琴和打击乐器的奏鸣曲》、《小提琴协奏曲》等。其中1927年创作的《第

4、四弦乐四重奏》具有之前几部作品所表现出的那种大胆和气势,但同时在对位法和曲式的各方面都有了全新的发展。全曲由五个乐章按拱型曲式结构组成,乐曲的形式按照贝多芬后期的某些四重奏的方式,从作品的整体上加以扩展,而不仅是几个孤立的乐章。6第一乐章突出表现了巴托克最喜爱的音程(小二度),并应用在旋律与和声上,因此音域很窄,而大部分和弦也是由密集的同样音程构成。在人们习惯于这种效果之前,听到如此狂暴的音乐是使人颇为吃惊的。在几小节遒劲有力的前奏后,大提琴奏出了这一乐章的第一主题。[例一]随后这一主题以转位形式呈现,结束在一个很有特点的小二密集和弦上。紧接着在中提琴上开始了一个

5、新的音型,突出地使用了泛音。同时大提琴声部围绕着升G的几个音符组成另一组音群,其它声部在具有独特风格的自由节奏中模仿着大提琴奏出的主题,构成了极其丰富的织体。为了增加狂暴性,所有乐器还奏出各种滑音,从而产生出一种呼啸般的效果。这一乐章尽管表现得狂暴,但它在形式上还是一首古典奏鸣曲,因为它有一个鲜明的再现部和明确的结尾。第二乐章在写法上令人十分惊奇,速度快得令人喘不过气来,并且在乐器上都加了弱音器。其效果是非常怪异的,人们听不出具体的旋律,听到的只是一些音响的“闪现”。在各个主题相互交替之中,作者运用了非常巧妙的对位,前一乐章的小二度密集音群与和弦在这里显得十分突出

6、。这一乐章的第二主题是一个较平稳的ABA结构形式。在演奏法上,如靠近琴马和交替使用拔奏和拉奏等形式,极大地增强了音响的怪异效果。[例二]6第三乐章是这首拱型结构乐曲的“制高点”,它平静而有气势,很象德彪西的音乐。这一乐章中,作曲家从头至尾都注明了使用颤指和不使用颤指的符号,所有乐句的开始都采用了典型的匈牙利节奏。稍后,第一小提琴奏出了鸟鸣般的、叽叽喳喳的音调,这是一段很能表现作曲家特点的音乐,接着最初的旋律又在大提琴上出现,不过这次由第一小提琴以自由的卡农方式奏出答句。第四乐章与第二乐章相呼应。整个乐章从头至尾采用了拔奏手法,以致当弦击到指板时,可以听到啪嗒声响。

7、这一乐章使用了带切分的三拍子和调式音阶,具有浓厚的民间舞曲风味。由中提琴出的第一主题是里底亚调式。[例三]并在不同的音程和不等的间隔上奏出各种卡农。稍后,在大提琴和中提琴上出现了单调而散漫的音调,而且奏出了与第二乐章中的第二主题相似的主题。接着又出现了一些音阶式的经过句,这一乐章随即在进一步卡农手法的处理中结束。最后一个乐章同样象一首舞曲,这部分有着强列的多调性效果。下例中,伴奏部分的小二度密集音群和弦是建立在C大调上,而上边的旋律则是建立在升F大调上。[例四]分别在中提琴和大提琴上出现的斯特拉文斯基式的节奏,增加了开头乐段的气势。[例五]6中段由全部乐器奏出的一

8、些沙哑嘈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