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重失重教学设计

超重失重教学设计

ID:11627441

大小:6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3

超重失重教学设计_第1页
超重失重教学设计_第2页
超重失重教学设计_第3页
超重失重教学设计_第4页
超重失重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超重失重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超重和失重教学设计熊岳高级中学于菊5超重和失重一、教材分析超重和失重是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第七节的内容,本节是学生学完牛顿运动定律后,知识的迁移和应用部分,因此本节是本章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典型的应用型知识点。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了解超重和失重现象,理解超重和失重的条件。2、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超重和失重的原因。过程与方法:1、观察和感受超重、失重现象。2、经历探究产生超重、失重现象条件的过程,理解物理规律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增强自信心。

2、2、用科学的观点解释身边的物理现象。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什么是超重、失重及产生超重、失重现象的条件、实质。教学难点:(1)产生超重和失重现象的实质;(2)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对超重和失重现象的实例分析。二、学情分析通过前面对“牛顿第二定律”的学习,学生对解决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问题已有所了解,但对定律的运用还不是很熟练,5可能将超重、失重现象与牛顿运动定律知识割裂,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将新知识与旧知识结合,让学生体会到超重、失重只是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的迁移与应用而已。三、教法和学法:教法

3、: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启发式教学学法: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自己体验、分析、归纳、讨论、评价等得出结论。四、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播放跳楼机视频,让体验过的学生回答亲身感受,并提出疑问,从而引入本节课题。设计意图:利用贴近生活且学生感兴趣的事例引出课题,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2、新课教学:(1)实验探究:观察超重与失重现象1)人站在静止在电梯里的台秤上时,台秤示数如何?2)当电梯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台秤计的示数如何变化?(让学生先猜想,再播放视频观察示数如何变化)3)画

4、出受力图,并标出速度、加速度方向。利用已学的知识写出表达式分析出人对台称的压力,比较压力与重力的关系5Gav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G=ma所以F=G+ma>G向上加速FGFav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G-F=ma所以F=G-maGGFav向下减速,此过程学生分组合作讨论四种状态下压力与重力关系,并请学生上黑板板书其探究过程,老师并对其内容进行点评。设计意图: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

5、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2)超重、失重和完全失重1)超重现象:物体对悬挂物的拉力(或对支持物的压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2)失重现象:物体对悬挂物的拉力(或对支持物的压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超重:F拉>G,或F压>G失重:F拉

6、重力的区别1)、超重和失重是一种物理现象。2)、视重是指支持物对物体的支持力(或悬挂物对物体的拉力),是可以改变的。3)、物体的重力与运动状态无关,不论物体处于超重还是失重状态,重力不变。(4)产生超重失重的条件总结板书上的四种情况,通过讨论来发现决定超重、失重的条件是加速度的方向。超重:加速度a方向向上失重:加速度a方向向下强调分析是超重还是失重,要紧扣加速度a的方向(5)超重和失重现象的应用学生在体重计下蹲、站起模拟电梯下降、上升过程,亲自体验超失重现象。(播放视频:蹦极)请同学分析蹦极运动中的超重

7、、失重。(播放视频:过山车)请同学分析老师指出的过程中的超重、失重。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利用超重失重现象解释生活中的事例,理解物理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五、课堂小结当物体的加速度a方向向上时,物体对悬挂物的拉力(或对支持物的压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称为超重现象;当物体的5加速度a方向向下时,物体对悬挂物的拉力(或对支持物的压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称为失重现象。超重和失重的定义是从拉力(或压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出发的,发生超重还是失重的条件取决于加速度的方向。六、课堂练习七、板书设计:超重和失重

8、超重:F拉>G,或F压>G失重:F拉G向上加速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G=ma所以F=G+ma>GGFav向下减速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