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中医药学概论

药学-中医药学概论

ID:12501788

大小:87.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7-17

药学-中医药学概论_第1页
药学-中医药学概论_第2页
药学-中医药学概论_第3页
药学-中医药学概论_第4页
药学-中医药学概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药学-中医药学概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医药学概论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理论的基本特点:一、整体观念:(一)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二)人和自然界的统一性。二、辨证论治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的概括。它即代表相互关联而性质相反的两种事物或现象,又可以说明同一事物或现象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对立;阴阳消长;阴阳互根;阴阳转化。气的含义:一,是指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二,是指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气的分类:元气,宗气,营气,卫气。气机的概念:气的升降出入运动称作气机。气的升降出入运动的协调平衡称作“气极调畅”。若气的升降

2、出入运动的平衡失调即为“气极失调”。气机运行不畅,阻滞不通,成为“气滞”;气机升发不及或下降太过称为“气陷”;气机下降不及或升发太过,成为“气逆”;气机失于外达而阻闭于内,称为“气闭”;气机失于内守而外泄,称为“气脱”。气的生理功能:推动作用,温煦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气化作用。血的含义:血是循行于脉中的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样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血的生成:血,主要有营气和律液所组成。血液生成的过程,是饮食物经胃的腐熟和脾的运化,转化为水谷精微,水谷精微经脾的升清而上输于肺,通过心肺的气化作用,注之于脉,化而为血

3、。水谷精微是血液化生的主要来源。血的运行:心主血脉,肺主宗气和朝会百脉,脾主统血,肝主藏血。津液:是指机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器官内的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律液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与血的关系:一,气为血帅。(1)气能生血(2)气能行血(3)气能摄血。二、血为气母。(1)血能载气(2)血能养气。心肺脾肝肾称为五脏,加上心包络又称六脏。五脏具有化生和贮藏精气的共同生理功能,同时有各有专司,且与躯体官窍有着特殊的联系,形成了以五脏为中心的特殊系统。其中,心的生理功能起着主宰作用。心:君主之官;肾:先天之本

4、;肺:华盖之官;脾:仓府之官;肝:将军之官。心与体液志窍等的关系:在体合脉,在窍为舌,在液为汗,在志为喜,其华在面,在腑合小肠。(主血脉,主神志)肺的生理功能:(1)主气,司呼吸,主声音;(2)主宣发肃隆,通调水道。宣发,既宣布发散,指肺气向上升宣和发散的作用。肃降:既清肃下降,指肺气向下通降和使呼吸道保持洁净的作用。(3)朝百脉,主治节。治节:既治理调节,指肺具有治理调节全身脏腑及其功能的作用。肺与体液志窍等的关系:在体合皮,在窍为鼻,在液为涕,在志为忧,其华在毛,在腑合大肠,在时为秋。脾的生理功能:(1)主运化:运化水谷;运化水液。(

5、2)主升清(3)主统血脾与体液志窍的等的关系:在体合肉,主四肢;在窍为口;在液为涎,在志为思,其华在唇;在腑合胃;与长夏之气相通应。肝的生理功能:一、主疏泄(1)调畅气机(2)调节情志(3)促进消化(4)疏通水道(5)调理冲任。二、主藏血肝与体液志窍等的关系:在体合筋,在窍为目,在液为泪,在志为怒,其华在爪,在腑合胆,与春气相通。肾与体液志窍等的关系:在体合骨,在窍为耳和二阴,其华在发,在液为唾,在志为恐,在腑合膀胱,与冬气相通应。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的总称。其共同的生理功能是“传化物”,其生理特点是“泻而不藏”,“实而不

6、能满”。六腑的生理特性:受盛和传化水谷,具有通降下行的特性。心与肺之间的关系主要是气和血的关系。心与脾之间的关系主要是血液的生成和运行的关系。心与肝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和情志两个方面。心与肾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水与火、精与血两个方面。肺与脾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气的生成和水液的代谢方面肝与肺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气机的调节方面。肺与肝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水液代谢和呼吸运动两个方面。肝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饮食物的消化和血液的化生两个方面。肝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精与血互生和阴液互养两个方面。脾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先天和后天相互资生和水液代谢方面。六淫:即风寒暑湿

7、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又称六邪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1、外感性。2、季节性。3、区域性。4、相兼性。5、转化性寒为冬季的主气。当寒侵袭人体使其发病时,称寒邪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2、寒性凝滞。3、寒性收引湿为长夏的主气。当长夏这种自然气候使人发病时称为湿邪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1、湿为阴邪,易阻遏阳气。2、湿性重浊。3、湿性粘滞,易阻气机。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火(热)旺于炎热的夏季。当火热侵袭人体使其发病时称为火热邪气或温热邪气火热邪气的性质和致病特点:1、火为阳邪其性炎上,易忧心神。2、火性燔灼,易伤津耗气3、火

8、性急迫,易生风动血4、火毒结聚,易致肿疡疫疠:又称瘟疫、疫气、疠气、异气、疫毒等,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病邪疫疠的致病特点:1、发病急骤,病情险恶2、传染性强,病状类似3、一气一病七情:喜、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