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

ID:12970947

大小:4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9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_第1页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_第2页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_第3页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_第4页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同发明德学校邹永明摘要新一轮课程标准是对传统教学的一次革新。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构建新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是学校、社会、时代发展的需要。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着弊端,素质教育走进数学课堂教学势在必行。新课标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模式倡导“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发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倡导“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关键词数学;教学;新理念。1引言新一轮课程标准是对传统教学的一次革新。就像医生治病一样,只有找到了传统课堂教学存在的弊端,我们才能够更好地进行新的数学课堂教学理念的探索

2、。新课标下数学课堂教学倡导“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发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和“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恰恰与素质教育相吻合,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能够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能解决现有的问题,更善于解决未知的问题,变“学会”为“会学”。2传统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与弊端一直以来,传统的数学教学存在着教师以详尽的例题来克服学生接受知识上的困难和学生以大量解题来弥补知识的贫乏的误区。结果造成了以题海战术来达到应试教育的目的的恶果。这样培养的学生尽管也能解答出有关的数学问题。甚至能在各

3、种考试中取得很好成绩,但是学生的知识掌握却很肤浅。表面上看,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高,实质上从深一层考查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却不高。逻辑推理能力和有序思维能力就更低,这是标准的“高分低能”现象。究其原因,就是在应试教育的前提下,以单纯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活动造成的。在这种模式中,教师是知识的灌输者。学生是知识的接收器。教师将现成的知识和经验“填鸭式”地输给学生,学生以此为依据,进行大量的解题,强化记忆,这样就算完成了教与学的任务,但这样的教学活动是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的。在具体教学中,学生往往反映,教师讲的例题听明白了,但一到

4、做题就不会了。正是这种不良教学活动的基本特征。这也是应试教育中“治标不治本”的弊端所在。4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及实施4.1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4.1.1教师观念的转变每位教师实质上都有其教学观念,犹如每个人都有其人生观一样。教师的教学行为也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受其教学观念的影响。新课程的实施能否实现改革目标,归根结底还在于作为课程改革实践者的教师对课程改革目标、性质、内容、方法、评价等相关内容的深刻反思和全新理解,而其中尤为重要的就是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在新课程背景下,传统课堂教学中师生所扮演的角色必须转变。为此,教师必须要从新的视角、从理性层

5、面去定位学生并重塑自我。4.1.1.1建构新的学生观学生观是教师教学理念的具体表现,也是教师教学行为的出发点。新课程体系充分肯定学生的内在价值,将个性发展作为课程的根本目标。要实现这一理念,首先要求教师改变陈旧的学生观,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其次,要着力改变学生由来已久的自我认识和学习方法,通过自身教学方式的改变去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把学生从被动的世界中解放出来,使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的学习的主体,要自己思索、自己动手、独立学习。具体说,教师应赋予全体学生比传统教学中多得多的参与学习的机会和权利,用动态的、发展的观点评价学生的学习,重视学生的参与程度和

6、学习体验,善待学生生命过程中的各种表现,给学生创造进行独立思考、辨析的空间,主动进行知识的建构。4.1.1.2实现教师角色的自我确认首先,是教师自我权威意识的消解。具体说,教师应放弃对学生及教学内容的权威和垄断,改变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将自己的“教”定位于对学生“学”的行为的引导和启发上。其次,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发展,教师的“研究者”角色也会逐步确立。教学观念的转变实际上就是对已有教学观念的改造和检讨,它是一个不断思考和不断实践的过程。教师应立足于新课程实际,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在教学中进行研究,在研究中进行教学,从而促成教育研究的自觉性。再次,教

7、师还必须是一个学习者,需要通过不断地学习去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去探索新的教学策略,运用新的教学手段,提高自己对教学活动分析、研究、反思以及改善的能力等。一言以蔽之,教师必须在新的课程环境下重新塑造自己。4.1.1.3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交往应是一种对话式的“我——你”关系,在这种关系下,师生双方以知识作为对话的文本,尊重彼此视界的差异,敞开精神,相互接纳,无拘无束的自由交流,最终实现视界的融合及知识的生成。对话式教学要求师生双方都作为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的丰富的人彼此真诚交流,每一方都把另一方看作可与之对话的“你”,双方都作

8、为完整的人在完整的精神世界深处投入到对话中,互相接纳、敞开、理解。换言之,教师不是作为权威将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