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数学课堂教学的探讨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课堂教学的探讨

ID:24432664

大小:56.0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4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课堂教学的探讨_第1页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课堂教学的探讨_第2页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课堂教学的探讨_第3页
资源描述: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课堂教学的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课程理念下数学课堂教学的探讨毛江虹贵州省盘县第四小学553500摘要:木文主要是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些思考、探索和实践的一些经验,对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关键词:实践反思优化课堂教学作为课程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基木途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理念,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时代赋于当代教师的历史使命。以下是笔者在新课程理念的支配下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些思考、探索和实践的一些经验:一、关注全体学生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前提基础教育的木质是

2、大众教育,为此在课堂教学中被忽视的学生群体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关爱。每堂课上我总是能够特别关注那些没有参与的学生在干什么,他们是在认真地倾听、思考还是神游在外,或者在很被动地接受?教师的任务是帮助调动这些学生的积极性,并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如何使更多的学生参入到活跃的学习活动中来?二、在课堂教学中有效的开展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1.在课堂教学中开展自主学习。自主学习主要是学生自己学习,而自己学习就要有一定的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这就要求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方法。2.组织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一是先建立一些基木的小组合作规则。讨论前,小组成员先独

3、立思考,把想法说出来,其他人倾听,然后讨论,形成集体的意见。二是建立激励机制。釆用积分制,可分为小组积分和个人积分。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效果显著。三是在小组讨论的时候,教师要深入到小组讨论中去,了解学生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认知的进程等,从而灵活地调整下一个教学环节。1.探究性问题的设置要难度适中,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探宄性问题的难度要适中,既不能设置得太容易,学生不用过多思考就能冋答出来;也不能设置得太难,使学生百思不得其解。以上是我在新课堂改革过程中的一些尝试。与此同时,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我也进行了反思,通过反思,发现了自己课堂教学中

4、存在的一些问题:一是忽视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二是学生还存在被动学习的现象。反思我的课堂还存在很多与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不相适应的现象。我准备从以下几方面改进我的课堂教学:一、优化课堂导入,关注学生的注意状态注意的心向,是一种学者倾全力于学的内部状态。学生能否集中和维持这种心向并贯穿于整个学习和训练过程之中,直接影响着学的效果。教师能否抓好上课的开头,即在上课一开始就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握学生注意的心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这对一堂课的成功至关重要。二、优化教学情境、教学手段,关注学生的参与状态学生的参与状态、参与程度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现代素

5、质教育观要求教师创设情境、优化手段,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在愉悦的身心交往中发展学习技能、发展人格。因为真正有效的学习必须是在积极的参与下进行并达成的,参与面的广度和参与机会出现的频度决定了参与是否充分、积极、有效。三、优化小组合作学习,关注学生的交往状态教师应转变传统师道尊严的师生观,确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观,在师生交往、生生交往的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选取适当的内容、适当的吋机,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小课题指导等各种形式给学生提供小组合作交往学4的机会,通过明确B标、竞争激励、及吋引导调控等各种策略提高学习交往活动的实效,从而使学生在多向、有

6、效的交往互动中获得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四、优化思维过程,关注学生的思维状态思维能力是学生智力水平的核心,它是在学生思维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思维活动由问题的产生开始,到问题的解决结束,问题是思维的导火线,学生的自主学习也应是由问题开始。问题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思维的火花被点燃了,就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自主学习、积极思维中去;冋吋教师还可不断为学生创造一个又一个新的“最近发展区”,诱发学生进一步思考,探求知识,发展思维。总之,我们在课程改革中要不断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形成生命关怀的教育理念,尊崇学生的主

7、体意识、人格、个性和创造精神,让学生真正成为情感体验的主体、思维的主体、思想的主体、自我生命的主体,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与理论研究,更好地将课改理念、新课程理念落到教学实处。参考文献:1.《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走进新课程一一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