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七大手法培训教程

qc七大手法培训教程

ID:1538382

大小:66.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7-11-12

qc七大手法培训教程_第1页
qc七大手法培训教程_第2页
qc七大手法培训教程_第3页
qc七大手法培训教程_第4页
qc七大手法培训教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qc七大手法培训教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质管部QE综合组文件第11页共12页深圳现代科技电子有限公司QC七大手法培训教程编制:审批:2003年2月18日创新求实,第一次就做好,顾客至上。质管部QE综合组文件第11页共12页QC七大手法培训教程一、QC七大手法:1、排列图。2、因果图。3、散布图。4、直方图。5、检查表。6、分层法。7、控制图。二、各种统计方法:1、排列图(又称累计柱状图)。1.1起源:它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巴雷特(Viferdopateto)首先分析当时社会财富分配情况时发现后者有人称之为“巴雷特图”或者“柱状图”,后来由美国人裘兰博士(JosephJaraw)加以推广使用。1.2作用:打出关键名,作为今

2、后管理工作的重点(分清主次)。1.3作成方法:1.3.1列出不良项目,收集不同时期的数据。1.3.2按数据大小排列不良项目。1.3.3设定生标系,填上坐标系,注明横坐标(不良项目)。1.3.4绘制柱状图。1.3.5计算比例,并标注。创新求实,第一次就做好,顾客至上。质管部QE综合组文件第11页共12页1.3.6连接各比例点直至100%。1.3.7记入附加项目(如统计图名称、作者、日期)。1.4注意事项:1.4.1采取杂抓大放小的原则,先抓前三位。1.4.2其它不良率比例总小于20%,否则要进一步细化。1、因果图(又称鱼刺图或名骨图):2.1定义:因果图是指用树状结构画出因果关系的

3、图。2.2起源:它是由日本人石川馨首先提出有人亦称为石川图。2.3作用:将影响不良的因素,一一找出,开成因果对应关系。2.4方法:2.4.1列出不良项目。2.4.2根据实际情况,从4MIE(从员、设备、材料、作业方法、环境)5个方面或某一方面找出原因。2.4.3画次于逐级细化分析。2.4.4记入附注内容。2.5注意:2.5.1尽可能的多查找原始数据,注入导致的原因,而非可能存在的一切原因。2.5.2主次分明,刨根究底。2.5.3结合其它手法(因仅告诉你原因所在)。2、散布图(略讲)——属验证性质。3.1定义:散布图是指以点的形式在坐标系上描述出两上变量之间内在的关系。创新求实,第

4、一次就做好,顾客至上。质管部QE综合组文件第11页共12页3.2作用:介定某两个变量是否存在某种内在的关系。3.3方法:3.3.1确定两个需要选定的两个变量并收集相关数据。3.3.2设定生标系。3.3.3描点。3.3.4附加注释内容。3.3.5判定两者关系。A、判定两者关系:正关系性,相关性极强。正相关性相关性弱。图1图2负相关性,斜率大相关性弱。负关系性,相关性强。图3图4无规范分布,不相关。图5创新求实,第一次就做好,顾客至上。质管部QE综合组文件第11页共12页B、注意:收集数据至少30个以上,最好有50个。1、直方图:4.1定义:是指对同一类型的数据进行分组、统计并根据每

5、一组所分布的数据画出柱子状的图,也称“柱状图”。(寻找规律性)。4.2作用:寻找众多数据分布的状态,了解总体数据的中心和变异并推测事物发展的趋势。4.3作成方法:4.3.1收集同一类型数据。4.3.2设定租界并计算全距、组距、组界、中心值A、概念介绍:样本总数50以下50—100100—200200—400400以下4—6组7—10组11—14组15—19组20B、全距:代号为R,即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C、组距:H组距=全距/组数=R除组数。D、组界C:各组数据之间的界限值,取整数值。最小值全距最大值组距组界中心值1组2组3组4组5组6组E、中心值:各组界之间的中心值=(该组

6、的上边界+下边界)/2。a、统计符合各组值的数据次数,每个数据为一次并列表。b、建立坐标系(横生标为数据特性值,纵坐标为次数值)。c、根据次数多少在坐标系中画面直方图。创新求实,第一次就做好,顾客至上。质管部QE综合组文件第11页共12页注入注释内容。4.4举例说明:根据上述结果推算工序能力够不够:4.4.1工序能力:指工序的加工品质满足技术标准的能力。4.4.2工序有力指数是指:表示工序能力满足产品品质标准(产品规格公差)的程度一般以CP或CPK表示。4.4.3CP适用于品质标准规格的中心值与实测数据的分布中心值一致。CPK适用于品质标准规格的中心值与实测数据的分布中心值不一致

7、,即无偏离。4.4.4工序能力:指品质上能达到的程度。4.4.5生产能力:而生产能力指数量上的能达到的程度。4.4.6是否每次产品判为合格,则应可以“万事大吉”了。4.4.7人们经过研究发现,当工序处于稳定状态(生产要素处于理想状态)时,产品的计量品质特性值有99.73%落在μ+3δ的范围内,如此利用此数据可以判定工序能力指数是否符合要求。CP=1.33(理想控制点)工序能力的判定及对策CP值的范围判定应采取对策CP≥1.67工序能力过高可考虑抽检或免检1.67>CP≥1.33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