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_37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_37

ID:15446537

大小:47.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8-03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_37_第1页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_37_第2页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_37_第3页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_37_第4页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_37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_37》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_37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师版)  一.【高考要求】(2003年):鉴赏评价E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古代诗歌欣赏是语文高考中的"保留节目"。在2002年以前,一直考的是四选一的单选题,两个小题,占6分。2002年起,改为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查,分值不变。    (一)2002年高考题借鉴  A、试题:  17、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

2、?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B、简析:  试卷第四大题第17小题诗词赏析,给的是常见诗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诗歌虽不是很难,而试题却颇不平常。一小题分成三问,或要求表态,或要求阐述。考生不理解《折杨柳词》为唐代赠别、乡思名曲就不可能得分,不理解折柳赠别是唐代著名风俗也不可得分。在这里,实际上考的是考生的文化素养和底蕴。(答案:"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二)  高考的"古代诗歌欣赏"考什么?可能怎么考?  A、诗体范围预测:  2003年高考,估计可能考到的诗体有三类:绝句

3、(唐宋为主)、律诗(唐宋为主)、词中的小令(两宋为主)。高考不大可能考长诗,因此,复习时应对短诗有所偏重。  B、考试内容预测:  ①概括诗歌的思想内容(理解诗句大意、表达的观点、态度、主张,抒发的情感)。  ②分析诗歌中的形象(主要是托物言志的咏物诗)。  ③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包括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  ④分析课文中学过的典故、常识(如"折柳")。二、【复习建议】  鉴赏诗歌时要注意作者、题目、注解。要做到知人论诗以察诗情;题目富含着诸多信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诗人的心情、诗歌的意境、诗歌的类型等),例如《枫桥夜泊》,可推知诗歌所描绘的为枫桥的夜间景象,"泊"字可知诗歌表

4、现的是一种羁旅情怀;注解往往也包含了很关键的信息,在考场上当然要充分利用。  平时多读一些名作或自己感兴趣的诗词,多研读一些关于古诗词赏析的文章,增强感悟能力,提高分析评价能力。  要了解古代诗歌的一些基础知识,记住一些术语。弄清与诗歌鉴赏有关的名词术语.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直抒胸臆,意境,联想,咏物,叙事,韵律,虚实,象征,烘托渲染,衬托,修辞(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对比,双关,对仗)(参考《金版》P149和印发资料)  认真阅读高中语文第三册p160《中国文学的鉴赏》、p24《谈读诗和趣味的培养》、第五册p150《唐诗简介》和读本中的有关文章。三、【审读作品,品味语言】 

5、                                      养成逐字逐句品味语言,分析形象,反复诵读把握作品的表现技巧及作品的意境的阅读习惯。这是鉴赏诗歌的第一步。①动词: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关照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         例1:你记得跨清溪半里桥,旧红板没一条,秋水长天人过少。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树柳弯腰。(《哀江南》孔尚任)在这里,一个"剩"字引人注目,作者并没有用"留"、"见",其妙处就在"剩"虽与"留"意思相近,但"剩"字一般是被动的,而且有"残存","残余"的意思;另外"剩"字有时间性,给人一种"无可奈何"之感。"留"则无这么多含义

6、。"见"只就眼前而言,不能给人以今昔对比的变迁感。                                   例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例  例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痛苦。                                     例4: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蒸"、"撼"具有夸张色彩。例5:雨去花光湿,风归叶影疏。(《郊兴》王勃)》  看这句诗,"湿"言"光","疏"言"影",本身就不寻常,王勃写春雨,雨下的时间短,雨后日出,

7、花上已没有雨水,在日光照耀下更见滋润,所以说"花光湿",这个"湿"字极为确切。这个"光"字显得花有精神,所以说"光"字有情。风停了,在日光照耀下,叶影清疏,一个"疏"字,显得日光从叶影透出。完全按照生活的样子写出,又显得有诗情,用字尽妙于此。②修饰语:大部分为形容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  例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  例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曰细,脉脉绵绵,写的是自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