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七十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七十卷)

ID:17384350

大小:34.33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8-30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七十卷)_第1页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七十卷)_第2页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七十卷)_第3页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七十卷)_第4页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七十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七十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七十卷)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七十卷)  请掀开经本第三十九页,倒数第三行看起:  【复有无量干闼婆王。所谓持国干闼婆王。树光干闼婆王。净目干闼婆王。华冠干闼婆王。】  前面讲到此地,这段是持国天王,这是四大天王的东方天王,他所统领这些鬼王,当然也都是诸佛如来示现,绝不是真正的鬼王有能力参与华严海会。用这种身分来代表第八回向,第八是「真如回向」,所以持国干闼婆王表中道,前面跟诸位报告过。第二位表树立光明,也就是说无论是哪一种类的建树,都是高度的智慧,依高度智慧,表高度智慧。第三尊「净目干闼婆王」,是以净眼来观察,因

2、为回向这一章里面,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服务社会、服务人民、服务众生,要把服务的工作做好,观察就非常重要,这是用智慧来观察。  第四尊『华冠干闼婆王』,「华冠」表庄严,「华」如本经经题所说「杂华庄严」,「冠」通常都表第一,我们常讲最庄严,最庄严并不是色彩缤纷的花朵,而是以德行。佛常常以花代表因行,果前不离因行,也就是说等觉以前都要认真的学习,认真的修学。成了佛之后,依旧不舍因行,不是说成佛之后就什么都不要做,不是的。成佛之后,《华严经》我们从头读到现在,后面还有很长,我们看到这些神众、天众,都是代表六道众生,男女老少、各行各业,他

3、都在做,从来没有停止过。那就是说成佛之后,也没有舍离因行、因地上所修学的,乃至初信位菩萨所修的都没有舍弃。这是《华严经》所说「一即一切」,任何一位,我们说任何一位,诸位还很难懂,位是菩萨的位次,我们落实来说,任何一个众生,他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是圆满的华严行。在《华严经》上讲,普贤行,普贤行就是华严行,华严菩萨。谁是?你读了这个经,明白这个道理,依照这些方法去生活,依照这些方法去工作,你就是华严菩萨,你就是普贤菩萨。普贤菩萨不在峨嵋山,峨嵋山那是教学的象征,人人皆是。很可惜,我们没见到,什么时候你会见到?什么时候你真正修普贤行

4、,契入普贤境界,你就见到了。然后才恍然大觉,原来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都在修普贤行,这就是不可思议解脱境界。我们现在见不到,正是因为自己迷而不觉,过失是在自己的迷情没有能够舍掉,我们讲台上常说,妄想分别执着没有能舍掉,舍掉你就见到。然后你才能体会到「华冠庄严」的义趣。这种庄严就是经题上讲的「杂华严饰」,译经的大师把这四个字省略翻成「华严」,所以华冠就是华严,华冠庄严。这个名号里面充满真善美慧,自自然然圆满了法喜充满,慈悲、方便遍及虚空法界,希望我们细心体会名号的表法。再看下面第五尊:  【普音干闼婆王。】  『普音』化众。「普」这

5、个字里面,就具足四种无碍辩才,当然这里面最重要是慈悲普,清净的慈悲心,平等的慈悲心,面对着虚空法界一切众生;一切众生里面,不仅仅是有情,无情也包括在其中,显示出究竟圆满的爱心。对人,对善人、对恶人,对圣人、对凡人,对顺境、对逆境,平等的爱心,决定没有差别,这才叫大慈大悲。佛家常讲「慈悲为本」,普音就是方便,为一切众生说法。说法一定要契机,菩萨有能力遍契九界一切众生的根机,这个意思都在「普」中,所以「普」这个意思含义深广无尽。「音」这个字亦复如是,特别是在我们现前这个社会,更应当以慈悲法音觉醒一切众生。  这个世间,我常常听人说,

6、有一些人,不尽是学佛的人,他在社会上也有相当的身分、有相当的地位,而最近感叹到似乎有一些不对劲,好象是有什么事情要发生,我听好几个人有这个说法,有这种感触,这不是一个好预兆。可是有这种想法,这种人愈来愈多。而佛在大乘经上告诉我们,「一切法从心想生」,世界本来没有灾难,大家天天都在想灾难,灾难就想来了,这个事情很麻烦。正如同一个人身体本来是健康,天天想老、天天想病,他当然老病就很快现前,一切法从心想生。这是佛告诉我们,我们应当把佛的真实语,大量的尽心尽力的宣扬,大力宣扬,唤醒社会大众舍弃不正常的想法,舍弃不正常的看法,先求得心理的

7、健康,然后我们生理才会健康,社会、世界也就健康。怎样来推荐、来介绍?无过于大乘佛法。大乘佛法就是教导我们真正健康的思惟、健康的想象,对我们每个人,对于整体的社会,遍法界众生来说,有真实的利益。我们看到「普音干闼婆王」德号当中,就警觉到我们在今天,不但要自己认真努力的修学,还有义务将殊胜的佛法推荐给别人、介绍给别人,只要有人喜欢听,只要有人欢喜学习,绝不可以吝法。佛在经上告诉我们,吝法的果报是愚痴。第六尊:  【乐摇动妙目干闼婆王。】  前面第三位有「净目」,第六位是『乐摇动妙目』,诸位想想,他这是表什么意思?他的眼妙,妙在哪里?

8、眼能传神,不要说话;他眼睛会说话,那才妙,眼能传神。「摇动」是动众,他上面有个「乐」字,乐是欢喜,正显示出四无碍辩才里面「乐说无碍辩」。这地方我们就能体会到这意思,欢喜帮助人,欢喜教化众生,而且教化有很好的效果,效果就是摇动,确实能动人心弦,这是说教化的效果。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