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松茎段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

湿地松茎段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

ID:18356807

大小:184.17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9-16

湿地松茎段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_第1页
湿地松茎段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_第2页
资源描述:

《湿地松茎段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育苗技术SeedlingCultivation二o—o—湿地松茎段组织培*年第六期何月秋(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环境学院315502)林业实[摘要]以湿地松茎段为外植体,诱导其塞埔路斯松(Pinusbrutia)C“]NAA(O.1,o.15,0.2mg/L)和ⅢA(1.0,用技丛生芽的形成,进而建立其再生体系。实nusrotundata)[]、辐射松《1.5,2.0mg/L),1个月后统计生根率(生术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培养基中改良GDta)[16]、罗氏堡松(Pinusrox[根率=生根芽苗数/接种芽苗数)。待根+NAA0·5nlg/L+6一BA4mg/L是湿地9种松树的非胚性材料建

2、立长至1~2cm长时,用自来水洗净苗上粘松茎段丛生芽诱导的适宜培养基,外植体对湿地松非胚性材料的组培着的培养基,用蛭石:珍珠岩一3:1的基成活率相对较高,可以达到66·7,其诱要的参考价值。本研究首次质移栽湿地松再生植株。培养基中除生根培养基中蔗糖浓度为15g/L外,其余均添加蔗糖30g/L,卡拉胶7g/L,pH值5.8,121℃高温高压灭菌16rain。全部培养过程均在光照培养室中完成,温度25℃,光照强度2000截取2年生的湿地松实生苗茎段先3000Ix,每日光照16h。株可正常生长。[关键词]湿地松茎段组织培养用流水冲洗24h,在超净工作台用酒精浸2结果与分析植株再生泡30S,升

3、汞灭菌10min,然后用无菌水2.1激素对湿地松茎段丛生芽诱导的冲洗4~6遍。将每个茎段剪成2cm左影响湿地松是松科松属植物,具有材质优右的小段(至少带有2个茎段),茎段针叶接种6d左右,针叶束中间直接形成良、生长迅速、干形通直、树脂含量高等优留1.5cm左右,接种到诱导培养基中。大量灰绿色小芽点,同时针叶束与茎段连良特性,且对松材线虫病表现出较高的抗1.2湿地松茎段丛生芽的诱导接处也有芽点形成,但部分茎段开始变黄性。目前松材线虫病在我国南方大面将带有茎段的湿地松竖直插入诱导枯死,随后切段顶部出现枯死现象,最终积流行,导致大量马尾松感病死亡,使得培养基中,诱导丛生芽的形成。基本培养扩展

4、到整株。从表1所反映的结果可以具有抗性的湿地松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基使用改良GD培养基,附加激素6-BA看出,在无激素的改良GD培养基中,湿和发展空间。而利用组织培养途径快速0,4,5,7mg/L;NAA0,0.2,0.5mg/I,按地松茎段全部枯死;而当培养基中的激素繁殖优质高抗的湿地松苗木也越来越受双因素完全随机设计进行激素组合实验,水平增加到6-BA为4mg/L,NAA为0.2到诸多学者的重视。迄今湿地松组织培测定6-BA和NAA组合对丛生芽诱导的mg/L时,外植体的成活率显著提高,可以养中所用的外植体为子叶[2]、生长28d左影响。达到76.9,然而没有丛生芽形成。继续右的幼苗、

5、胚[]等胚性材料。由于林定期观察其生长情况,1个月后统计调高培养基中NAA的浓度到0.5mg/L,木很难进行控制授粉,其子代则可能发生外植体成活率(成活率:成活外植体/接这时虽然外植体成活率有所下降,但丛生变异而丧失优良性状,使得所建立的体系种外植体)和诱导率(诱导率一有芽外植芽的诱导率可达到100。当分另0保持要为未经检验的遗传性状承担一定的风险,因而采用非胚性材料建立再生体系可体/成活外植体)。NAA浓度不变,而增加6-BA浓度时,外极大地提高遗传稳定性。目前其它松属1.3湿地松茎段丛生芽的生长与发育植体的成活率明显下降,且在6-BA浓度树种的组织培养研究也朝着使用非胚性选取有丛生

6、芽分化的外植体转移至为7mg/L、NAA浓度为0.5mg/L时外材料的方向发展,已有西黄松(Pinuspon—不同的培养基上进行生长和发育实验。植体成活率仅有27.3,且没有丛生芽的derson)~、海岸松(Pinuspinaster)_l、日培养基设以下处理:添加有0、0.1、0.5、分化。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培养基中适本黑松(Pinusthunbergii)l_1、赤松(Pinus1.O、2.o、3.og/L活性炭的改良GD培量的NAA和6-BA的组合是湿地松茎段sylvestris)Dz]、塞埔路斯松x阿勒颇松养基。获得高分化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本实(Pisbrutin×Pin“

7、shaZepensis)[。]、1.4湿地松茎段芽苗的生根及移栽验中,在改良GD+6-BA4mg/L+将长至2cm左右芽苗切下,转移到NAA0.5mg/L培养基中,湿地松茎段均生根培养基上进行生根诱导。生根培养可分化形成腋芽。*宁波林业科技项目(200706)作者简介:何月~(1975-),博士,讲师,从基的设计参照湿地松带子叶顶芽诱导生2.2丛生芽的诱导及生长发育事松树抗病育种研究根的方法,为1/2WPM添加不同浓度的将形成小芽点的外植体转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