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教案

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教案

ID:18544191

大小:3.17 MB

页数:6页

时间:2018-09-19

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教案_第1页
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教案_第2页
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教案_第3页
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教案_第4页
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教案【课题】:高中《化学1必修》第四章 第三节 硫和氮的氧化物(第一课时)【授课时间】:2006/12/28【课型】:新知识课【教学目标】:1、知识性学习目标①了解(低级)S的存在、性质、用途,SO3的性质、用途②理解(中级)空气质量日报,SO2物理性质③应用(高级)SO2化学性质及用途2、技能性学习目标①初步学习(低级)物理性质的观察分析方法②初步学会(中级)化学实验操作技能、探究方法及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③学会(高级)比较、分类、归纳、整理及灵活运用思考与交流的方法3、体验性学习目标(1)关于过程与方

2、法①感受(低级)实验探究、活动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②认同(中级)问题意识的重要性,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计划、反思、调控、评价③形成(高级)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的方法(2)关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感受(低级)通过视频SO2的产生及危害、身边生活、,化学实验,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②认同(中级)通过SO2功与过,认同赞赏化学学科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增强科学探究精神③形成(高级)通过SO2性质探究活动,形成辨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养成务实求真、勇于创新、积极实践的科学态

3、度【教学重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可逆反应【教学方法】:变式训练(比较、分类;类比、归纳;分析、综合)【教具】:多媒体设备、PowerPoint课件、视频:SO2的产生,一瓶二氧化硫气体、      一套二氧化硫溶于水装置、一套二氧化硫液化装置、一瓶二氧化硫溶液、石蕊试液、酚酞氢氧化钠溶液、品红溶液、酸化高锰酸钾溶液、若干试管、酒精灯 【教学过程】:《引课》:开门见山引空气质量《授课》:教学环节教学过程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5(6)设问引课开门见山提出问题,展示视频(要求学生记住视频中SO2的产生有:化石燃

4、料、硫、硫化物的燃烧以及由火山引起。这些是本节课主要内容的入手点)感受化学物质不合理应用的危害。教学环节教学过程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了解空气质量日报,引出SO2让学生关心化学在社会上的作用:引SO2。观察SO2是空气污染的主角。介绍硫存在据视频,引硫的存在,打开书P83,师生共同完成;通过看书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归纳能力。自己查阅资料,训练整理能力。介绍硫的性质打开书P84,师生共同完成,初步掌握非金属物质的学习方法。自己查阅资料回答化学方程式。探究物理性质的学习方法探究一:溶解性学习探究物理性质的学习方法。"探究一"中

5、,师提出问题后,让学生回答问题;师做实验,培养观察能力。观察现象,回答问题。探究二:易液化"探究二"属创新实验,师提出问题后,让学生回答问题,师讲实验,培养分析能力。观察现象,解释问题。5(6)物理性质小结展一瓶二氧化硫,让学生总结,通过积极参与,培养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观察气体颜色状态闻气体的气味……学生总结。锻炼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教学环节教学过程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探究化学性质的学习方法学习探究化学性质的学习方法。非常巧合,将特意设计四个“红反应”,“红”是相对的。“红反应”正好是

6、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一石三鸟。积极思考。若“红反应”多数能由学生想到,就太好了。探究1:通过探究酸性引可逆反应"探究1"中,师做实验,示范作用。本实验要做好三个现象的对比:①原紫色石蕊试液,②加二氧化硫后的溶液颜色,③反应后的溶液经加热之后的颜色。引导学生提出紫色石蕊试液,观察现象,回答问题。介绍可逆反应通过"探究1"的学习,“引出”可逆反应,师生共同完成。特别强调可逆反应是同条件下……二氧化硫和水的反应在常温下是可逆反应。师生共同完成。学生消化。巩固练习第一次出现可逆反应概念,掌握有难度,所以一定要及时变换角度理解可逆反应

7、概念。同学之间讨论交流。探究2:探究酸性"探究2"中,由于用量、盐的酸碱性等,虽然反应但期望的现象不太好向学生解释,所以现象不介绍,让学生产生意犹未尽之感。不过SO2学生想到此实验已太好了,结果待研究。学生有意犹未尽之感,可使学生较长时间一年、两年、甚至一辈子不失对化学的兴趣。5(6)显酸性的目的已达到。探究3:探究漂白性"探究3"中,师提出问题后,让学生回答问题。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且另一学生做加热实验,学生通过独立完成实验、比较,培养观察、分析综合能力。学生亲自动手、解释原因,通过反思、评价、调控、联想,从而引出SO2

8、与HClO的漂白性比较。教学环节教学过程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比较SO2与HClO的漂白性用科学方法,通过比较,师生共同完成,提高学生使用科学方法的能力。师生共同完成。探究4:探究氧化性、还原性"探究4"属拓展探究,必要的一点点拓展是应该的,体系完整。师问,让学生答。配套实验:酸化高锰酸钾溶液与二氧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