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国有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的探讨

建立国有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的探讨

ID:19328552

大小:20.97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0-01

建立国有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的探讨_第1页
建立国有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的探讨_第2页
建立国有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的探讨_第3页
建立国有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的探讨_第4页
建立国有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的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建立国有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的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建立国有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防范企业风险马宜斌[摘要]目前,我们电力企业的职工工资实行的是工效挂钩,但由于近几年企业受金融危机和煤炭价格持续上涨等形势的影响,发电企业效益也出现持续下滑的经营局面。为完成年度目标,所有发电企业都非常注重眼睛向内、节约挖潜等措施,其中也包括控制工资增长幅度。带来的问题是职工的工资增长幅度大大低于物价增长幅度,实际收入降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职工的情绪。而企业管理者为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不得不采取如私设“小金库”等一些非规范或违法的办法措施,来增加职工工资收入,成为滋生腐败和违法违纪的温床,给企业带来的危害和影响是

2、非常巨大和深远的。故建议:必须建立和完善国有发电企业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和预防这些问题的发生。[关键词]国有企业企业管理工资制度引言为了全面提高中央企业的竞争力,国资委在2008年就开始研究:将进一步完善企业收入分配调控的思路及措施,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的问题。但时至今日,仍没有根本性的制度出台,而由此引发的企业管理问题也不得不使我们深思。一、提出改进国有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的背景(一)国有发电企业职工收入增长缓慢。据统计,全国职工工资总额和职工平均工资已连续4年实现两位数增长,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年均递增13.5%,为改革开放

3、以来增长最快时期。但国有发电企业职工收入增长缓慢,甚至出现了负增长。仅以石横公司为例,2007年到2010年,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约10%,年均不到3%,而且石横电厂工资水平的增加还是集团公司和山东公司考虑厂与厂之间的工资差异,予以关照的结果。(二)通货膨胀造成了职工实际收入水平下降。“物价涨得像胡子一样快,工资涨得像眉毛一样慢”——今年6至8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进入“6.0时代”,眼看着物价高涨,不少人发出这样的感叹。国有发电企业这几年工作增长水平非常低,如果考虑物价上涨水平,职工的实际收入也是下降的。(三)长期低水平工资增长,极大地挫伤了员

4、工工作的积极性。职工工资收入提高不均衡、不正常,与其他行业、职业近年来工资常规调整形成对比,不平衡心态影响了职工队伍稳定和积极性发挥。职工调到新建单位、系统外发电企业、考录公务员或辞职的现象已非个案,石横电厂2006年以来,企业流向系统外人员已150多人。在我们去基层单位调研时,职工普遍反映的问题也是工作强度大、收入没有体现贡献等方面的问题。(四)长期低水平工资增长给企业经营者带来较大的作压力,并引发诸多管理问题。完成经营目标是当然企业管理者的首要任务。但任何企业管理者,都要依靠员工创造效益。而国有企业特殊性,又都把职工工作看的非常重要。所以不管

5、从哪个方面考虑,企业管理者都会把提高职工收入作为自己任期的一项重点工作去做。而在目前经营特别困难、工资总额限定的大形势下,不少企业管理者就会采取一些不规范甚至是违法的行为,来为企业员工增加收入。譬如千方百计挖主业墙角增加多经企业收入、私设“小金库”等等,给企业带来的问题和影响是巨大和恶劣的。二、国有发电企业职工工资管理的现行机制及问题分析(一)国有发电企业职工工资管理的现行机制国有发电企业当前工资管理控制模式是——“工效挂钩”和“职工工资总量管控”。工效挂钩是指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在核定企业工资总额基数和确定工资总额与效益增减比例的基础上

6、,企业工资总额随企业经济效益的增减而自行增减。企业职工工资增长主要依靠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一是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确保企业资产保值增值。没有实现保值增值企业,当年不得提取新增效益工资。二是坚持“两低于”原则。即企业工资总额增长低于本企业经济效益增长,职工实际平均工资增长低于本企业劳动生产率增长。即使这个原则也没有,也没有有效地体现。石横公司划归国电集团,机组由四台增加到六台、装机容量达192万千瓦,安装了脱硫环保设备、新增供热项目,新电源发展项目稳步推进,从2007年到现在,职工由2300多人减少为1800多人,全员劳动生产率由人均不到

7、80万元增加到近200万元,提高了150%,而职工平均工资增长仅10%左右(年均不到3%),职工人均工资增长远远低于劳动生产率提高。(二)职工工资总量管控机制问题分析国有发电企业职工工资总量管理的调控机制,为上世纪80年代中期工资改革对企业工资实行分级管理推行的“工效挂钩”管理办法,办法实施到今天,可以说是改革开放以来持续时间最久的一项政策,而这个政策本身不完全是市场经济性质的,是转轨过程中的过渡性办法。虽然“工效挂钩”实施办法突出了企业效益指标、职工劳动生产率对国企工资增长机制的影响,但没有考虑社会发展、宏观政策等因素影响,主要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8、:一是工效挂钩指标单一,工效挂钩是把职工工资收入与企业经济效益直接挂钩。在现行经济运行机制中,国家政策调控影响往往大于企业自身的努力,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