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骤停与心脏性猝死课件_3

心脏骤停与心脏性猝死课件_3

ID:19689885

大小:555.50 KB

页数:35页

时间:2018-10-05

心脏骤停与心脏性猝死课件_3_第1页
心脏骤停与心脏性猝死课件_3_第2页
心脏骤停与心脏性猝死课件_3_第3页
心脏骤停与心脏性猝死课件_3_第4页
心脏骤停与心脏性猝死课件_3_第5页
资源描述:

《心脏骤停与心脏性猝死课件_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心脏骤停与心脏性猝死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刘小华定义1、心脏骤停(cardiacarrest)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虽偶有自发恢复,通常会导致死亡。2、心脏性猝死(suddencardiacdeath)是指急性症状发作1小时内发生的以意识骤然丧失为特征的、由心脏原因引起的自然死亡。心脏性猝死与心脏骤停的区别在于前者是生物学功能的不可逆转的停止,而后者通过紧急治疗有逆转的可能性。病因心脏性猝死者常见有器质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最常见心肌病(肥厚型、扩张型)各种病因(风心病、先心病)病理1、冠状动脉病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出现急性冠状动脉

2、事件斑块破裂、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最多见;冠状动脉先天异常、冠状动脉炎等2、左心室肥厚可与急慢性心肌缺血同时存在3、其它心脏传导系统病变(不确定)心脏神经病变(缺血、病毒导致心脏自主神经的不稳定及心律失常)病理生理1、致命性心律失常致死性快速性心律失常,最常见的是心室颤动严重心动过缓心室停搏.2、其它情况少心脏破裂、心脏流入道流出道急性阻塞急性心脏压塞致死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基础是心脏结构异常,1、急性或/和慢性心肌梗死2、原发或发性心室肌肥厚3、心肌病变4、结构性心电异常下列情况的心肌对急性缺血所致的电不稳定性特别易感:①以往有过损伤而愈合的心

3、肌;②慢性心肌肥厚;③低血钾.易感的心肌加之急性缺血的触发,可导致心电异常:通常先发生室性早搏,进而多发性不协调的折返,导致心室颤动缓慢性心律失常和心室停搏无脉性电活动电-机械分离心脏有持续的电节律性活动,但无有效的机械功能.常规方法不能测出血压和脉搏。临床表现临床过程可分为4个时期:前驱期终末事件期即导致心脏骤停前的急性心血管改变时期,瞬间至通常不超过1小时.心脏骤停生物学死亡期。心脏骤停的处理一.识别心脏骤停⒈意识消失。   ⒉颈、股动脉搏动消失。   ⒊呼吸呈叹气样或抽气样。   ⒋皮肤苍白或明显发绀。   ⒌心音消失。   出现早而可靠的

4、临床征象是意识突然丧失伴以大动脉搏动消失,这二个主要征象即可确立心脏骤停。触诊颈动脉搏动的方法以患者喉结为定点标志,食指和中指沿甲状软骨向下方滑动2-3cm,至胸锁乳突肌凹陷处,检查有无搏动。二、呼救在不延缓施行基础心肺复苏术的同时,设法(呼喊或通过他人或应用现代通讯设备)通知急症救护系统.三、基础(初级)心肺复苏主要措施包括开通气道、人工呼吸人工胸外按压,被简称为ABC(airway,breathing,circulation)三步曲.1.开通气道仰头抬颏法清除口腔异物2.人工呼吸口对口呼吸(快捷有效)气管内插管(最好)两人进行心肺复苏时,应每5

5、秒使肺扩张一次;单人同时进行口对口呼吸和胸按压时,每15秒使肺扩张两次3.人工胸外按(挤)压是建立人工循环的主要方法人工胸外挤压时,病人应置于水平位.头部不应高于心脏水平,否则由于重力作用而影响脑血流.下肢可抬高,以促进静脉回流.若胸外挤压在床上进行时,应在病人背部垫以硬板.操作者宜跪在病人身旁或站在床旁的椅凳上,以便居高临下实施挤压.方法:部位胸骨中下1/3交界处。手法一只手的掌跟部放在胸骨的下半部,另一手掌重叠其上,手掌跟部横轴与胸骨长轴方向一致,手的其他部位不要接触胸壁。按压时双肘关节伸直,自背肩部直接向前臂、掌跟垂直加压,力度使胸骨下端下陷

6、3~5cm.挤压后应放松,使胸廓弹回原来形状而胸腔内压下降,血液回流.频率80-100次/min,每次挤压和放松的时间对等,.三.高级复苏⒈加强生命支持措施,与此同时仍应继续基础复苏治疗,逐步向第二阶段过渡。 ⒉具体措施: ①气管插管; ②除颤复律和(或)心脏起搏; ③建立静脉通路。四.抢救流程心脏骤停后,按心电活动形式,抢救流程分述如下: ⒈心室颤动与无脉搏的室性心动过速:基础心肺复苏后,待心电图示室颤或无脉搏室速时,紧急给予电除颤(200J、200~360J),根据需要可电除颤3次。除颤后检查心律。①如恢复自主心律,继续监测生命体征,静脉给予药

7、物,维持有效血压、心率、心律。若无脉搏电活动,心室停顿见后详述。②如持续或复发室颤/室速时,继续行有效基础心肺复苏,并气管插管,建立静脉通路,同时从静脉给予肾上腺素lmg推注,无效时推注剂量可增加2~5mg,最大剂量不超过0.1mg/kg;随后再给予电除颤(200~360J),仍无效可静脉给予药物,首选利多卡因推注1mg/kg,复苏不成功,2分钟后重复此剂量,后应静脉滴注维持。上述治疗失败,换用溴苄胺或普鲁卡因胺或胺碘酮;若为尖端扭转室速或可疑低镁或难治性室颤可给予硫酸镁;考虑有酸中毒或高血钾存在可给予碳酸氢钠(剂量1mmol/kg),每次用药30

8、~60秒后,可再行除颤。⒉心搏停顿或严重心动过缓:心电图如二个或二个以上导联明确显示心室停顿,在继续心肺复苏的基础上,气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