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的新陈代谢

生物的新陈代谢

ID:20597053

大小:63.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14

生物的新陈代谢_第1页
生物的新陈代谢_第2页
生物的新陈代谢_第3页
生物的新陈代谢_第4页
生物的新陈代谢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物的新陈代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章生物的新陈代谢第一节新陈代谢的概述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理解新陈代谢、同化作用、异化作用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2.理解酶在新陈代谢中的作用,掌握酶的作用特性。3.理解ATP在新陈代谢中的作用以及ATP的分子结构简式,初步掌握ATP与ADP之间的相互转变关系。(二)能力训练点1.通过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及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相互关系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2.通过教材中的实验演示,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3.通过课后练习温度等对酶催化作用的影响的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4.本节教材的学习主要采用自学辅导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三)德育渗透点结合对新陈代

2、谢概念的学习,加深对生命本质的科学认识,从而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教育。(四)学科方法训练点1.通过对酶的催化演示实验的学习,教会学生掌握对比实验法。2.通过酶与化学催化剂,ATP、ADP转变与化学上的可逆反应的比较分析,教会学生使用比较分析的学习方法。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1)理解新陈代谢是生命物体特有的运动形式,是生物的基本特征。(2)理解并初步掌握酶、ATP与新陈代谢的重要关系。2.难点(1)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之间的相互转变。(2)ATP与ADP之间的相互转变。3.疑点(1)新陈代谢有别于其它的物理、化学等运动形式。(2)ATP与ADP相互转变的“可

3、逆性”4.解决办法(1)由于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新陈代谢的概念,但是就理解而言,并不深入,因此,在组织本节内容的学习时,应把生物体所特有的运动形式与非生物体的运动形式进行对比思考,重点理解“新”与“陈”的代谢是生物体的自我更新;对代谢的概念还应由宏观性代谢过程的描述转向微观化学反应的认识上。(2)通过ATP与ADP的“可逆性”转变与化学上可逆性反应的比较分析,促进学生发现这两个“可逆性”的差异。三、课时安排 1课时。四、教学方法 自学辅导法。五、教具准备 小麦淀粉催化作用的演示实验。六、学生活动设计1.由于高中学生已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又由于新陈代谢概念、酶这两个知识点在初中学习过

4、,所以引入后首先让学生结合提问进行自学。2.由于知识的学习是一个新旧知识的双向建构过程,故在各知识点教学中要求学生列举以前学习过的知识来学习和建构新内容。3.由于在初中生理卫生学习中学生已做过唾液淀粉酶的实验,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设计温度对酶催化活性影响的实验。4.结合本节内容的课堂练习再进行反馈性校正。七、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导言与激励:通过高中生物绪论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生物区别于非生物最本质的特征是新陈代谢,它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从本节内容开始,我们将学习关于新陈代谢的有关知识。由于新陈代谢过程比较复杂,在学习具体的代谢过程之前,我们首先要学习与新陈代谢过程紧密相

5、关的几个问题,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导入学习目标: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我们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是:(板书在黑板右侧)1.理解新陈代谢的概念及其基本类型;2.理解酶的概念并掌握酶的作用特性;3.识记ATP的分子简式,理解ATP与新陈代谢间的重要关系。导学与提问:本节内容主要讲述了三个问题:一是新陈代谢的概念,二是新陈代谢与酶,三是新陈代谢与ATP,一共三个知识点。下面请同学们首先看书,找找关键语句,看看它们之间有何内在联系?(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学生自学与讨论:10分钟。师生互作:针对上述提问进行抽查,了解学生自学与讨论的结果。对学生回答的结论经简短评价后将本节的知识

6、框架边讲述边板书:新陈代谢包括生物体内的全部化学反应,而众多化学反应能顺利而迅速地进行,一是因为有酶的催化,二是因为有源源不断的能量供应。1.新陈代谢的概念及分类复   述:什么是新陈代谢?新陈代谢是指生物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不断地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及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化过程。设问:名之曰新陈代谢,何谓“新”何谓“陈”?讲   述:生物体在新陈代谢的过程中,从外界环境摄取营养物质,合成自身的组成物质、贮存能量;同时,生物体分解自身组成物质、释放能量,将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散失能量。其中,合成自身的“组成物质、贮存能量”,谓之“新”;分解自身“组成物质、释放能量”,谓

7、之“陈”。生命运动的本质就是生物体的自我更新。据估计,人体内的组成物质平均每80天就有一半被分解,其中组成肺、骨骼和大部分肌肉的蛋白质的寿命约为185天,而组成肝脏、血浆的蛋白质的寿命更短,只有10天左右。生物体只有不断地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不断地进行新物质的合成和能量的贮存,不断地进行旧物质的分解和能量的释放,才能延续生命。科学家们应用示踪元素测知,人体内约有98%的物质每年被新的物质所代替,一年之内,几乎全部更新。由此可见,生命运动区别于非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