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文化建设中的公众参与

社区文化建设中的公众参与

ID:21287806

大小:62.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0-20

社区文化建设中的公众参与_第1页
社区文化建设中的公众参与_第2页
社区文化建设中的公众参与_第3页
社区文化建设中的公众参与_第4页
社区文化建设中的公众参与_第5页
资源描述:

《社区文化建设中的公众参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社区文化建设中的公众参与摘要:公众参与社区文化建设是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本质要求。但目前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普遍存在公众参与积极性不高、公众参与的制度性支持不足以及公众参与文化建设的路径缺失等问题,文章认为可以通过树立正确的参与理念、完善制度和程序设计以及运用科学的参与方式等方法实现社区文化建设中的公众参与。  关键词:社区文化公众参与对策    1.引言  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不仅加速了经济的发展,也改变了以往的城市社区形态: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向城市,出现“城中村”以及当地居民与外来居民融合的社区;以往低层建筑结构的居住模式被林立的高楼大厦所

2、替代;住房制度的改革又致使“单位社区”逐渐被商品房社区取代,以往被称为“熟人社会”的居住社区变成了大多由“陌生人”组成的居住社区。这种居住形态使传统的社区功能遭到淡化和破坏,人与人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互动关系减少,社区信任感缺失,社区居民对社区缺乏认同感。在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迅速推进的背景下,如何从城市社区建设的核心“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入手,重建社区亲密首属关系——一个以地缘、邻里亲情、共同利益、共同兴趣爱好为基础的“社区大家庭”无疑成为我们研究和关心的主题。社区文化建设不仅能够很好地满足“社区人”的精神需求,培养他们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

3、属感,形成一种有利于价值观念整合的“心理社区”,而且也会为社区建设本身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1]。然而,从目前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实践的效果来看,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从开始起,就一直处于城市各级政府直接组织与管理之下,形成了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政府管理模式[2]。过分强调政府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不仅致使居民自治的组织缺乏自治的动力,同时也加重了政府的资金负担,更重要的是具有地域特征的社区文化建设缺少创新性[3]。笔者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固然复杂,但公众参与的缺失是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不能满足成员需求、成员缺少积极性的重要原因。  本

4、文基于笔者在北京回龙观L1、L2以及LHY三个社区以随机抽样的方法所获取的调研数据。调查中共发出问卷156份,回收问卷148份,问卷回收率为94.9%,其中有效问卷为139份,有效问卷率为95.2%,同时,也做了三个社区居委会成员的访谈。在分析社区成员参与城市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社区文化建设中公众参与的可行性方法,以期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提供参考。  2.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  居民参与社区建设已经是学术界的共识,研究者普遍认为公众不仅是城市建设管理的被动者,而且自始至终是城市管理权力行使的主动者,进而相应地公众

5、参与制度成为现代城市建设和管理理论的热门话题[4]。但目前现状是城市社区居民彼此之间存在严重的疏离感,部分居民对社区共同事业和利益十分淡漠。并且由于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主要是由政府推动所造就的,这就使得城市社区的居民参与仍是以被动参与为主,居民参与的广度和深度还远远不够[5]。调研中发现,公众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存在以下问题:  2.1社区文化建设中公众参与积极性不高  公众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积极性不高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参与的频率低。调研显示:经常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只有10.0%;31.7%选择有时参加,选择很少、极少和从不

6、参与的高达58.3%;二是被动参与或者表面参与。社区成员对社区文化的参与热情离社区文化的本质要求相去甚远。社区成员对于参与的理解仅仅限于参加与到场,并没有把自己摆在决策者、组织者和创造者的主体位置。调查结果显示:  58.3%的居民选择做观众,选择做局外人的有24.5%,7.9%选择表演者;只有5.0%、4.3%的居民选择做组织者和提出意见者;  2.2参与群体构成不均衡  调查中发现在选择经常和有时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成员中,存在着老、少两个年龄段的群体参与率较高,分别站调研人数的70.7%、17.2%,而中青年参与者较少,只占12.1

7、%,出现明显的群体构成不平衡现象。以往的社区文化活动的调查中也发现了同样的问题[6][7],社区文化建设居民参与热情不高有多方面原因:  2.2.1城市社区生活的现实和传统思想的影响  L.沃思在其《作为生活方式的城市性》(1938)一文中提到,城市中人与人的交往,具有相当的“匿名性”和“职业上的分离”。现代高节奏的生活步伐,更大的社会流动性以及生活压力的增加,城市人似乎更乐意保持社区中的匿名性,没有精力和兴趣发展邻里交往关系。另外,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城市一直是以“单位”为基本群体性社会结构,“单位人”具有依附性的人格特征,单位组织、成员

8、被动参与一直是单位管理传统。这种习惯性的管理路径在目前的社区建设中仍然存在,社区成员这种不愿主动参与过分依赖的习惯没有改变,具有自立、自主、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的现代“社区人”性格没有形成。  2.2.2参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