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之驴》教学设计

《黔之驴》教学设计

ID:21794700

大小:5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4

《黔之驴》教学设计_第1页
《黔之驴》教学设计_第2页
《黔之驴》教学设计_第3页
《黔之驴》教学设计_第4页
《黔之驴》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黔之驴》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黔之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掌握基本的字词句子翻译;  (2)了解寓言这一文体的特点;  (3)初步运用从动作中透视心理的方法解读形象。  【教学难点】  了解寓言的文体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学生合作理解课文意思)  二应了解的知识  第一,故事内容:写的是一头驴被一只虎吃掉的故事。  (生活常识告诉我们:虎比驴强大,驴被虎吃掉很正常,这样一个正常的逻辑故事还需要下笔写吗?)  第二,故事背景:“黔无驴,好事者船载以入”。(黔没有驴,有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运载了一头驴进入黔。)  第三,故事主角:驴  驴—

2、—至则无可用(运到后却没有什么用处)。  最初驴在虎的眼睛中却是“庞然大物”“以为神”,最后却被老虎吃掉。  (可悲之处在于“无可用”)  说明:本文对老虎的正面描写远远多于对驴的描写,是不是本末倒置?  第四,情节结构。分为三个阶段,即“莫相知”“终不敢搏”“断其喉,尽其肉”。  第五,形象透视:从动作透视心理。  老虎形象分析:窥——视——近——遁——习——近——近——狎——计。  (1)窥——窥kuī,(窥、闚)kuī【动】形声。从穴,规声。本义:从小孔或缝里看——暗中察看。亦泛指观看。窥,小视也。——《说文》  老虎躲

3、在林间“窥”,什么心理?  (2)视——视、眡、眎shì【动】会意兼形声。从见示,示亦声。见,看见。示,表现。本义:看。  视,瞻也。——《说文》  往来“视”之,什么心理?  (3)近——近jìn【动】形声。从辵(chuò),表示与行走有关,斤声。本义:走近,接近。  近,附也。——《说文》  三个“近”各体现老虎什么心理?  (4)遁——遁【动】形声。从辵,盾声。本义:逃避。  遁,迁也。——《说文》遁,避也。——《广雅·释诂三》  为什么会“遁”?什么心理原因。  (5)习——习【动】会意。从羽。从羽,与鸟飞有关。本义:

4、小鸟反复地试飞。  习,数飞也。——《说文》  “习”透漏出老虎什么样的心理信息?  (6)狎——狎xiá【动】形声。从犬,甲声。从犬,犬善与人玩耍。本义:驯犬。  狎,犬可习也。——《说文》  还有“亲昵,亲近而不庄重”的意思。  又说明老虎怎么样的心理?  (7)计——计jì【动】会意。从言,从十。“言”有数(shǔ)的意思;“十”是整数,表示事物成一个数目。数数字,所以有计算的意思。本义:算账;总计;计算。  计,会算也。——《说文》  到了这个时候,老虎又是什么样的心理?  小结:虎的心理变化过程:  畏惧——好奇——

5、恐惧——怀疑——大喜  以为神——莫相知——以为且噬己也——觉无异能者——终不敢搏——技止此耳(生动描写虎认识驴的经过,推动情节发展)。  驴形象分析:(同样方法,布置给同学们来做)。  鸣——怒——蹄  第六,寓言: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  “三戒”——《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  本文这个逻辑正常的故事有什么寓意?为什么的主角却是“驴”?  第七,寓言的特点:语言精练,富有表现力;故事情节的虚构性;具有教育意义或者讽刺意味。  说明

6、:第一,用造字法对汉字的解读,我认为是讲文言文可以尝试的一个方法,所以就尝试着用这个方法设计教学。第二,老师讲是为了不讲,知识从老师这里讲出来,但是知识所产生的智慧需要学生自己去挖掘。所以,语文课堂总是会产生很多的体会和思考,这些没有对与错之分,只有理由是否充分,有没有道理可言。第三,对文章的讲解,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最好给学生提供一种解读文章的方法。  〔责任编辑:陈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