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之驴》教学设计8

《黔之驴》教学设计8

ID:36942499

大小:41.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01

《黔之驴》教学设计8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黔之驴》教学设计8》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黔之驴》教案教学目标:1.在学习中掌握重点字词句的含义,能翻译课文;2.学习本文心理和动作的细致描写;3.理解内容和寓意,使学生认识到没有真本领的人最终会被别人识破,不要成为外强中干的人。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掌握文言实词的含义及重点虚词的用法,准确翻译文章(直译)2.难点:理解这篇寓言所讽刺的人情世态,并从中得到启示。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二、顺畅朗读:1、齐读:请大家齐读课文,要读准字音,注意节奏。2、抽查:抽学生个人读第1段三、译读1.边读边译。2.质疑交流,教师点拨。3.抽查重点字句。(1)字词:“以为”:①“以为神”:把(它)当

2、作,②“以为且噬己也”:认为“因”:①“虎因喜”因而②于是。“因跳踉大阚。”(2).提醒学生注意两个句子的翻译。①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船”,这里是“用船”的意思。名词充当状语。现代汉语中除时间名词外,名词一般不能充当状语。)②驴不胜怒,蹄之。(“蹄”,踢,用脚踢。这里作动词用。)4.齐读请大家高声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第二课时一、理解课文。1.谁能大概地说一下这个故事?2.找出描写老虎和驴子的语句,读一读。3、小组合作探究,说出理由(1)描写方法按内容分有:1概括描写2肖像描写3语言描写4动作描写5心理描写6细节描写7神态描写等几种,这篇文章中主要运用

3、了: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请大家思考一下,你们找出的句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写出了老虎或驴子的什么性格特征?(2)在这篇文章中,你们更喜欢老虎还是更喜欢驴子?(我们先来分析老虎)请用下面的句式说话。文中(原句)用了(描写方法),写出老虎文中(原句)用了(描写方法),写出驴子(3)寓言故事常常借用或假托动物的行动,道出人类生活中的种种问题,从而进行劝喻或讽刺;同学们认为《黔之驴》这篇寓言通过哪个动物讽刺了什么人?或者通过哪个动物劝人们怎么样?4.有哪些成语出自这篇课文?二、课堂小练1、解释词语: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

4、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憖憖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2、给加点字注音庞然大物()窥之() 慭慭然() 虎大骇()远遁()荡倚()冲冒噬己()益狎()  跳踉()大阚()三、板书设计四、教学反思

5、1、文学常识 (1).《黔之驴》选自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字______,____代文学家。(2).古代散文,简称古文,是和______相对的文体。唐朝__ ____、_____等人提倡古文运动,在文学史上形成了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代表的唐宋八大家。  (3).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往往用_____________来阐明_____________。2、通假字技止此耳。()通(),意思是()3、解释下面每组中指定的词。①然:A.庞然大物()   B.然

6、往来视之()②因:A.虎因喜()   B.因跳踉大()③去:A.乃去()   B.西蜀之去南海()④耳:A.技止此耳()  B.无丝竹之乱耳()(5)以为:A. 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 B.以为且噬己也() (6)之: A.黔之驴 ()B. 虎见之 ()4.翻译下列句子。 ⑴虎见之,宠然大物也,以为神。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驴不胜怒,蹄之。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蔽林间窥之。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8、写出出自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