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定时作业14古诗词赏析

初三语文定时作业14古诗词赏析

ID:22184566

大小:4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7

初三语文定时作业14古诗词赏析_第1页
初三语文定时作业14古诗词赏析_第2页
初三语文定时作业14古诗词赏析_第3页
初三语文定时作业14古诗词赏析_第4页
初三语文定时作业14古诗词赏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三语文定时作业14古诗词赏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初三语文第一学期定时作业(14)命题:张娜审校:胡晋12月9日班级学号姓名【江苏省镇江市】(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3题。(共6分)夜归丁卯桥①村舍许浑②月凉风静夜,归客泊岩前。桥响犬遥吠,庭空人散眠。紫蒲③低水槛④,红叶半江船。自有还家计,南湖二顷田。【注释】①丁卯桥:地名。②许浑:字用晦,润州丹阳人。太和六年进士,历任监察御史、睦郢二州刺史。③紫蒲:紫色的蒲草。④水槛:临水的栏杆。1.根据诗歌内容填空。(2分)诗人夜归看到了明月、岩石、木桥、_______、_______、水槛、红叶、江船等景物。2.“桥响犬遥吠”表现

2、了月下村舍怎样的氛围?试作简要分析。(2分)3.“自有还家计,南湖二顷田”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山东省德州市】(二)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4~5题。(共4分)城南曾巩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4.这首诗的前两句是一幅“春雨山水图”,发挥想象把它描绘出来。(2分)5.这是一首哲理诗,它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浙江省宁波市】(三)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6~7题。(5分)定林①所居[宋]王安石屋绕湾溪竹绕山,溪山却在白云间。临溪放杖依山坐,溪鸟山花共我闲。二月四日作②[宋]陆游早春

3、风力已轻柔,瓦雪消残玉满沟。飞蝶鸣鸠俱得意,东风应笑我闲愁。【注释】①定林:地名,为名胜之地。②此诗作于淳熙八年(1181年),作者落职闲居家乡。6.《定林所居》中的“溪”、“山”分别具有 、 的特点;《二月四日作》通过 和消残之雪来描写早春的景色。(3分)7.尽管两首诗都有“闲”字,诗人心境却不一样,请作具体分析。(2分)【江苏省无锡市】(四)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第8~9题。(4分)菩萨蛮①李清照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②卧时烧,香消酒未消。【注】①这首词写于词人晚

4、年流落浙江绍兴、金华期闽。②沉水:沉香的别称,是一种名贵的熏香。8.请对“睡起觉微寒”中“微寒”一词作简要赏析。(2分)                                                                      9.“香消酒未消”一句表达了词人哪些情感?(2分)                                                                  【江苏省镇江市】(五)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第10~12题。(6分)送万巨①卢纶把酒留君听琴

5、,难堪岁暮离心。霜叶无风自落,秋云不雨空阴。人愁荒村路细,马怯寒溪水深。望断青山独立,更知何处相寻。【注】①万巨:人名。10.首联中“难堪”的意思是。(1分)11.送别友人,作者的心情是不平静的。诗歌中、的天气状况衬托了这种心情。(2分)12.诗人的“离别之情”具体有哪些?(3分)【答案】1.(2分)庭院紫蒲2.(2分)宁静。以声衬静,用桥的轻微的响声和遥远的狗叫声衬托夜晚的宁静。3.(2分)①对官场的厌倦;②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或“对农村生活的喜爱”);③回家的喜悦;④想归隐;⑤为另有理想的生活选择而自得、喜悦或满足。【答案】

6、4.(2分)示例:风过罢,雨卷珠帘,水漫碧池,潮涨横塘。远山含翠,错落起伏,小径明灭,任尔东西。5.(2分)示例:唁嚣浮华者往往昙花一现,平凡朴实者定会恒久长远。共2分【答案】6.(3分)蜿蜒曲折(弯曲)高轻柔之风(飞蝶鸣鸠)7.(2分)《定林所居》中“闲”字写出了诗人纵享山水的闲适自得之情,而陆游《二月四日作》中“闲”字很好地写出了诗人因落职闲居而失意苦闷的愁绪。8.运用双关手法,点明早春的季节特点(天气微冷)及词人的凄凉心情,是词人思乡的情感触发点(为下文抒情作铺垫)。9.思乡之情(思念亲人),亡国之恨(对朝廷的不满、对时

7、局的担忧)。  解析:(1)此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和赏析。完成时,根据题意,应抓住题干中的“微寒”一词,所以应从写作手法或修辞手法人手。(2)此题考查对诗人情感的理解和把握。答题时,应思考为什么酒拳消,同时,注意题干中的“哪些”以及此题的分值。10.不能忍受(或“难以忍受”,意思对即可)解析:此题考查对诗歌中词语意思的理解和把握。完成的前提是把握“难堪”可解释为①不能忍受;②发窘;为难。结合诗歌内容可知,应解释为“不能忍受”。11.无风不雨(若将“不雨”写成“多云”或“阴天”也可。意思对即可)解析:此题考查了诗歌中借景抒情的手

8、法。送别友人,诗人的内心是伤感、无奈的,而诗人为了衬托出这种心情,借用了第二联中的“无风”“不雨”。12.诗人与友人依依不舍、难舍难分(或“对友人的留恋”)之情;诗人与友人即将分别时的愁苦之情;诗人对友人此去路途艰险的担忧之情;诗人期待与友人再次相聚之情(或“不知何时何地能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