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负起重建环境伦理观的新使命

担负起重建环境伦理观的新使命

ID:22939102

大小:62.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1-02

担负起重建环境伦理观的新使命_第1页
担负起重建环境伦理观的新使命_第2页
担负起重建环境伦理观的新使命_第3页
担负起重建环境伦理观的新使命_第4页
担负起重建环境伦理观的新使命_第5页
资源描述:

《担负起重建环境伦理观的新使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担负起重建环境伦理观的新使命编者按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了全面部署。环境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按照党的十七大关于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的总要求,进一步加强环境文化建设,成为当前重要任务。本报今日刊登探索如何重建环境伦理、重塑环境道德的理论文章,希望能够引发读者思考。在不久前结束的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中,我们提出新时期环境保护具有双重使命:一是增进人民福祉。要使人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安全的食品;二是优化经济发展。即环境保护要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现在,我们进一步认为,在

2、我国提出科学发展观主题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的新形势下,环境保护还担负着第三重使命:重建社会道德,重塑中国人性,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的民族信仰。这一点,是以前未曾明确指出过的。这个命题包含着两重含义:一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具有人与自然和谐的优秀文化传统,现在的任务是恢复和发展这个传统,此谓重建;二是指环境保护要深入到人的精神世界,塑造以爱护和尊重自然为特征的主流价值观,此谓人性。环境保护在新形势下的新使命■阅读提示必须在继承我国人民长期积累的自然伦理思想和丰富生存智慧的基础上,重建环境伦理观,形成符合中国国情的人、自然、社会、技术之间的合理结构,这是环境保护在新形势下担负

3、的新使命。非常重要的使命。当今社会,一些人群出现了较为明显的道德滑坡甚至道德危机,连要不要扶跌倒的老人都成了要讨论的话题。在环境方面,同样出现了物欲至上、侵犯公益和以邻为壑的社会心态。党的十七大提出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并把它列为我国面临问题和困难的第一条,这并非偶然,它表明真正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构成长期威胁的因素,其实是不良的人与自然关系。而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并非单纯是指物理意义上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还包括社会环境意识退化过度,人心不古。这是对人的心灵的损害,遗患民族于无形和长久。环境问题的根源深植于我们的社会意识之中,是人性问题,因而解决环境

4、问题也是为了改造我们的人性,并且采取短期对策不足以改变。由此可见环境保护这重使命十分深刻和长远。人性是一种精神,一种心力。青年毛泽东在《心之力》一文中曾指出人的心力(即今天的精神)具有改造社会的巨大能量,世界、宇宙乃至万物皆为思维心力所驱使。博古观今,尤知人类之所以为世间万物之灵长,实为天地间心力最致力于进化者也,若欲救民治国,虽百废待兴,惟有自强国民心力之道乃首要谋划,然民众思维心力变新、强健者是为首要之捷径!,即救国之道在于以国家民族之新生心力志向缔造世界仁德勇武文明之新学。今天看来,环境问题已成为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成败、执政党执政合法性之存废的重要因素。

5、仅靠政策法规去强制,而无国民心性之再造,断难扭转环境堪虞之局面,故唤醒和培育国民新的自然心力,是环境保护固本之道。一项艰难的使命。社会意识的形成有其物质基础,而环境道德的滑落主要源于未受矫正的市场逻辑。市场经济从根本上说是资本运动的过程,而资本的本性是最大程度地逐利。因此,如果对市场缺乏引导和管理,那么长期的市场运行必然导致利润控制一切(即资本成为社会的主要之义资本主义),包括控制自然,这是一种即使对资本而言都是灾难性的后果。最近30多年来,人地和谐的儒家自然伦理观在很多人头脑中已经被唯我论价值观所替代。当我们想要恢复和重建优秀的自然伦理观时,发现这一过程十分艰难

6、,因为长期形成的唯我论自然价值观根深蒂固,甚至成为人性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造成这种价值观的物质基础未经矫正的市场经济,仍然在强力运行。因此,欲改造我们的人性,必须从改变发展观念入手,这正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之所在。完全可能的使命。我国的国情条件在世界上十分独特:一方面,人口众多,资源环境和生态压力沉重,执政者为了维持巨大人口的生存并提高其生活水平而殚精竭虑;另一方面,拥有延绵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史,在巨大的人口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生存智慧和应对策略。这种特殊的国情,使中华民族处在人与自然比较紧密又比较紧张的关系状态之下,并总能在这种并不宽裕的客观条件下克服危机,

7、寻求出路。我国古代很早就形成了天人感应、天地人合一的生态伦理思想,这种古代生态思想缘起于农耕文明。先民们在农业生产中把热爱土地和保护自然的意识逐步演化成天地人和的理念,并在实践中创造并总结了一整套提高耕作技术的丰富经验,如种植制度上的轮作复种和间作套种,耕作制度上的深耕细作,栽培制度上的中耕除草等。我国许多农田已开垦耕作了上万年,至今仍然丰产丰收。你可能会感兴趣: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建议关于“综合治理农村环境卫生”的建议关于改善空气质量的建议提高环境影响评价质量的方法加强我省海岸带典型地质的环境保护环境污染责任险五年试点难言乐观免费(.mFFanwEN.)

8、:环保论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