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有引力定律

万有引力定律

ID:23613310

大小:6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09

万有引力定律_第1页
万有引力定律_第2页
万有引力定律_第3页
万有引力定律_第4页
万有引力定律_第5页
资源描述:

《万有引力定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教学课题万有引力定律(高中物理课本(试验修订本)第一册第六章P104~105)教学目的1.初步了解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2.掌握万有引力定律。3.渗透唯物主义思想教育。教学重点1.思想方法的培养。2.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教学方法讨论、讲解、练习教具投影仪、投影片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应用引入新课新课教学通过上一节的学习,认识清楚了行星的运动规律,假如已知月亮绕地球公转(看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是曲2.36×106s,轨道半径是3.8×108m。求向心加速度的大小。an=()2R=()2×3.8×10

2、8=2.7×10-3m/s2月亮(包括围绕太阳运行的行星)为什么作这样的运动呢?必须要提供向心力。简介当时认识的逐步发展(即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背景)。17世纪前,无需什么动因。开普勒时代:伽俐略、开普勒、迪卡儿牛顿同时代:胡克、哈雷牛顿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凭借他超凡的教学能力,证明了、阐述了普遍意义下的万有引力定律。学生演算,教师提醒学生选择使用公式。问答教育学生:对待科学的态度,每一个成果都饱含了前辈科学家的心血。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应用二、万有引力定律1.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假想——理论推导——实验检验(1)牛

3、顿对引力的思考: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讲解推理教学过程牛顿看到苹果落地发现了万有引力。这只是一种传说,但是他对天体和地球的引力确实作过深入的思考。牛顿经过长期观察和研究,产生如下的假想:太阳、行星以及离我们很远的恒星,不管彼此相距多远,都是互相吸引着,其引力随距离增大而减小,地球和其它行星绕太阳转,就是靠太阳的引力维持。同样地球吸引地面上的物体和表面附近的物体,而且也吸引很远的物体(例如月亮),其引力也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牛顿进一步猜想,宇宙间任何物体间都存在吸引力,这些力具有相同的本质,遵循同样的力学规律,其大小与两者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

4、反比。(2)牛顿对定律的推导:如果认为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那么太阳对行星的引力F应为行星所受的向心力。F=m·又∵=代入上式F=42()是一个与行星无关的常量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行星对太阳的引力跟太阳对行星的引力大小相等并且具有相同的性质。主要教学内容F∝写成等式形式,即:F=G·教学方法的应用教学过程牛顿再研究了卫星绕行星的运动,发现它们间的引力也遵循同样的规律。(3)牛顿对定律的检验:书P105的旁批:“月—地”检验。2.万有引力定律:学生看书P105~106,本节结束。问题:(1)什么是万有引力?并举出实例。(2)万有引力定律

5、的内容及数学表达式如何?(3)万有引力定律的适用条件是什么?正确答案:(1)万有引力是普遍存在于宇宙中任何有质量的物体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如:太阳对地球的引力,地球对月球的引力,地球对地面上物体的引力等。(2)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是:投影片打出问题学生看书回答问题教学方法的应用宇宙间的一切物体都是互相吸引的,两个物体间的引力大小,跟它们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表达式:F=G式中G=6.67×10-11Nm2/kg2叫引力常量(3)适用条件:两个质点(或可以看作质点的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主要教学内容说明适用条件的一些

6、具体例子。(4)几点说明:①万有引力的普遍性。②引力常量的普适性。③万有引力的相互性。④利用公式计算所需的条件,明确“r”。⑤重大意义。讲解课内练习问:你能立即答出你对地球的引力是多少吗?问:已知地球半径为R,你的体重为mg,你能否求出地球的质量M?问:细长的人站在地球表面上,在这种情况下,万有引力定律公式能用吗?以上问题课堂讨论解决。讨论练习布置作业书P107,练习一:(2)(3)(4)注:有下划线的为板书内容。吴县市中学沈明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