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习作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习作教学

ID:23746521

大小:10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0

浅谈小学语文习作教学_第1页
浅谈小学语文习作教学_第2页
浅谈小学语文习作教学_第3页
浅谈小学语文习作教学_第4页
浅谈小学语文习作教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小学语文习作教学  (贵州省威宁县东风镇东风小学)  【摘要】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作为教师的我们只有多思考,多尝试,多总结。找到最合适学生们的方式,才能提升学生学生生活的灵敏度,提高学生表现生活的写作技巧,引导他们去充分地热爱生活,拥抱生活。  【关键词】习作教学创设生活情境批改艺术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工具性学科。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是教会学生认字、写字,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去表达、交流。习作能力正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作为语文教师不但要通过教学打开学生的

2、心灵界面,更应该积极创造条件。创造写作氛围,让学生充分感受生活,融人生活进而挖掘生活,表现生活。下面针对我平时的习作教学经验总结出来与大家探讨。  1创设生活情境,挖掘习作素材  “写什么”和“怎么写”是写作中的两个主要问题,前者是“源”,后者是“流”。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往往重视的是写作方法的训练,而忽视了“写什么”的问题。刘国正先生说:“写作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打开身边宝库的大门”。什么事身边的宝库呢?毫无疑问,生活就是我们身边最大的财富。有了生活,感悟了生活,我们就有了写作的对象,有了写

3、作的“源”5。作为语文教师要做好开源的工作。帮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寻找写作的原料,从他们自己直接的经验中去寻找写作的素材。基于这一点考虑,我为自己的习作教学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有意识地在校内外特定地点创设“生活”情境,组织学生参与进行以提高学生习作能力为目的的系列习作教学活动,使学生在高度有意注意的状态下,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并逐渐转移到日常生活中区,我们做法如下。  1.1计划周密  创设生活情境。首先要了解各年级习作训练的要求,从而根据年级特点把所设的生活情境与各单元的写作训练重点有机地结

4、合起来,例如:有一次习作要求,写一个你熟悉的人,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父母当然是学生最熟悉的人了,为此,习作前,我布置学生利用一个星期的时间,自己观察一下父母每天都做了什么,怎样做,写好记录,并利用休息日跟父母做一次“换位”,体验当父母的不易,这样学生有真情实感的生活体验,酝酿出的作文不仅主题鲜明,而且情真意切。  1.2留意生活  生活是学生习作的源泉。所以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是培养学生习作能力的基础,不会观察就不敢表现,更不能深入挖掘。记El记使我们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最好的载体。通过记El记,学生不仅

5、把观察到的有意义的事记录下来。为习作积累了好的素材,而且也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如:有一年春天,我曾经让我班的孩子观察门前的一棵刺梅花,并将所观,所闻,5所想记在日记里,又到了第二年春天,我又布置了同样的任务。学生又记录了下来,然后我让学生把两年中同样描写刺梅花的日记进行对比,学生明显感觉到了自己的进步。激发了习作兴趣,同事,一片描写植物的习作应运而生。  1.3结合其他学科  各学科的知识是紧密联系的,语文学科又是基础性学科。因而要充分利用各学科之间的联系为习作教学设素材。例如:一次习作要求写一

6、种动物,于是我利用科学课搜集素材,科学课正要观察蚂蚁,所以课前我布置了要求:认真观察蚂蚁的外部形态,了解生活特点。学生认真上好科学课后,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完成其习作也非难事了。  2指导写作  新课改要求教师要变成教学活动的指导者。参与者,学生们的合作者。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作为语文教师,我认为学生在习作时,教师不必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也不必以自己的好恶随意打断学生的思路,当然,这不意味着大撒手完全不管,而要适时引导,做好指导工作。  (1)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互相借鉴,资源共享确定了习作要求

7、,组织学生讨论,确定选择的主题,围绕主题要写哪些内容以及什么样的顺序安排文章的结构。学生在充分思考,准备的基础上讨论,互相启发,达到资源共享。  (2)学会修改,学生往往的通病是写完后简单修改,甚至不改就上交,这就像工厂生产的产品未经检验,所形成的残次品往往很多。所以,学生需要修改文章的技巧,更需要培养修复的习惯,5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那么,如何指导学生修改发现自己习作的缺点呢?方法很多,我们做法是:(1)高声朗读,学生将自己的习作高声朗读,在读中会发现习作中不和谐的地方;(2)交换朗读

8、,由别人读自己的习作,听着自会发现习作中的不足;(3)集体修改,小组成员互相修改,集体的力量不容忽视,一篇习作经小组成员共同修改后也会渐趋完美。  3注意批改艺术  批改讲评是延续的习作教学,教师要注意批改的艺术。好的批语不仅能指出文章的不足,让学生有了前车之鉴,更能充分激发学生们习作的兴趣,调动学生的习作积极性。反之如果语言太过生硬,会严重挫伤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对习作教学产生负面效应,不利于以后习作教学。我们批改原创是好话多说,坏话好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