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兴趣的火花

点燃兴趣的火花

ID:24862313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6

点燃兴趣的火花_第1页
点燃兴趣的火花_第2页
点燃兴趣的火花_第3页
点燃兴趣的火花_第4页
资源描述:

《点燃兴趣的火花》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点燃兴趣的火花  现在中小学生害怕作文,厌恶作文以致拒绝作文,成了一个普遍的教育问题。美国当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说:“我们的学习者比我们的策略更重要,当学习者不想学习时,应该改变和抛弃的是策略,而不是学习者本身。”可是长期以来的作文教学只重视教的研究,不重视学的研究,更忽视了学习者主体兴趣的研究。因此,认真研究中小学生作文的兴趣,想方设法激发他们的作文兴趣是非常重要的。  到底怎样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呢?  一、“发表”作文,“导向”激发  作文的导向是什么?根据人性的需要理论来回答,应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发表学生的作文,张扬学生的才华,表扬学生的创造。我校编纂学生作

2、文集《雏鹰》,正是从这一目的出发,这个发表式导向最能直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具有强烈的自我表现需求。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引发他们的作文热情,正是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我曾经教过一个最怕写作文的所谓“差生”,将他的作文在班上读,并在后黑板上开辟作文橱窗共学生展览学习。记得只“发表”4了一两次,这个学生就爱上了作文,逢人就谈作文,写作水平大有提高。如果把作文看成考试的工具,教师越是强调,学生越是有压力,越是害怕作文。一旦让学生在心理上需要作文表现自己的情怀,倾吐自己的心声,他们就会产生浓厚的不能自已的兴趣,至于修改、誊写、中心、表达等方面的问

3、题,他们都会专心考虑,主动请教,直至尽到最大努力。时间一长,其作文水平就能得到提高。很遗憾,现在开辟作文橱窗教师抑或学校寥寥无几。  二、美文“震撼”,“心灵”激发  为什么要提供“震撼”美文?我们现在的作文课不也出示了一些范文?全国那么多作文杂志不是有那么多发表的作文嘛?且慢!可以说一句狂话:打开现时的作文报刊,满眼望去,一片荒凉,很难看到好作文(《作文成功之路》等刊物例外)。可能有人要与我争论,这样说未免太绝对了吧?我们不说别的,衡量一篇作文优秀与否,只要让学生看了之后,是否还想重看一遍,是否有深刻的印象。只有“震撼”学生心灵的才是好作文;不能扣动学生心弦的那些五官端

4、正的作文,很难说它是好作文。学生读不到“震撼”美文,自然难以产生与作文的共鸣与感情,难以产生热爱作文的兴趣。前不久我在一本《中学生阅读》上读了一篇题为《奇迹的名字叫父亲》的美文,心灵为之一震:一个父亲在海轮上被水果刀刺中心脏后居然活了三天,创造了医学上的奇迹;后来才发现秘密在于他要坚持将年幼的女儿送上岸,交给自己的妻子才死去。我把这篇作文和七年级语文基础训练上的两篇课外美文《第一次抱母亲》《北风乍起》读给学生,学生唏嘘不已,经过一番启发与鼓动,一个写“亲情”文章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三、“心得”传授,“方法”激发  尽管鲁迅不赞赏“文章作法”之类的东西,但是,有些方法还是

5、需要传授的,达尔文认为合适的方法就是科学。为什么笔者把一些作文方法称之为“心得”4?一者不为常人所知,新颖的东西学生有兴趣接受;二者能立竿见影,有效果的东西学生有兴趣学习。现在一些教师问题照本宣科,不切实际地把写作书或教科书上的一些方法搬过来教学生,学生不感兴趣。我在作文教学与作文研究中,发现了一些立竿见影且切实可行的“心得”。1.构思:所谓构思即文章命题或内容一经确定,自己头脑中所形成的文章框架:它包括照应和过渡两个基本内容。当然这要建立在写作材料的基础上。而当前学生作文之症结恰恰是简单的冗长的材料堆积、链接。缺乏谋篇布局的整体构思。文章框架建立之后,照应和过渡就是血管

6、脉络,文章上下才顺理成章。2.语言:包括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两个最重要的方面。景物描写,文章云,一切景语皆情语。而文章正是人们表达情感的需要。因此,文章中景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要引导学生善于描摩景物借以抒发情感。没有景物描写的文章情感是直露而无味的。人物描写,包括外貌、肖像、神态,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人物要活灵活现,有血有肉,以上这些描写手法的运用是不可或缺的。3.文章的修改。文人大家语云: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而我认为关键是怎样改。我的做法是就从以上构思和语言两方面改,看文中照应是否严密,过渡是否自然。写景是否表达出了自己的心情感受,人物描写方法是否运用,如果运用即少

7、或没用,那么文章自我感觉就极差。因为不详尽不具体,人物无形无象可言,谈何生动感人、栩栩如生。我以为文章修改的最高标准应是:文不感我何感人,意即文章好不好改完以后自己就知道了。这样学生每篇文章好坏都自知,他们就有了改的方向,自我提高的兴趣。总之,学生学习教师在教学实践摸索出来的有创造性的“绝招”,作文兴趣将会大大提高。  四、介绍“同伴”,“感染”激发4  学生写作文,是一个复杂而艰苦的脑力劳动,没有监控机制不行。怎样引导学生自我监督与自我调整?强调监控意义与作用固然重要,但是远不如介绍他们同伴作文成功的切身经验。诸如对审题的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