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的哈代情结论文

徐志摩的哈代情结论文

ID:25913618

大小:5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3

徐志摩的哈代情结论文_第1页
徐志摩的哈代情结论文_第2页
徐志摩的哈代情结论文_第3页
徐志摩的哈代情结论文_第4页
徐志摩的哈代情结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徐志摩的哈代情结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徐志摩的哈代情结论文.freelyselfinthemirror)等。徐志摩视哈代为知音,徐志摩把哈代分析得很透彻,说哈代是“厌世的”,“偏挑那阴凄的调儿唱”,“爱把世界剖着瞧”有“夜鸮的古怪”,“爱真诚、爱慈悲”“高擎着理想”,但哈代“不是完全放弃希冀”。在许志摩眼里,哈代是反抗悲观的深沉的英雄。徐志摩后期灰暗的心境使他从中获得了“灵魂探险”的勇气。从1925年起他思想上搏斗的轨迹就日益深刻。在《自剖》、《再剖》等一系列文章里,徐强忍着痛苦,坚持“往更深处挖”,“我相信真的理想主义者是受得住他往常保持着的理想煨成灰、碎成断片、烂成泥,

2、在这灰这断片这泥的底里,他再来发现他更伟大更光明的理想”,“在我这灵魂的冒险是生命核心里的意义”,这些心态明显有哈代思想的烙印。2、境遇类似20世纪初,中国新诗的现代性一直是一个核心命题重心所在,而徐志摩在当时却被一笔带过,被看作前现代诗人。作为新月派的创始人,尽管他在诗歌创作上产量颇丰,却遭到很多诗人的质疑。在遥远的英国,哈代也遭受了和徐志摩一样不公平的对待。哈代为众人所知的,大多是他的小说,像《苔丝》,《无名的裘德》,《远离尘嚣》,等等,而他真正诗人的身份却不大为人关注。他的妻子曾经说过,“读他的一百行诗胜过读他一部小说”,由此可见

3、其诗歌的价值。哈代就是这样被遮蔽了,被强行驱逐到前现代的境地。与其说哈代是一个什么样的诗人,不如去了解他拥有什么样的心智。看看哈代的诗《中间音调》,《月食》,《对锁》,《声音》,《以后》,《写在“万国破裂”时》,《两者合一——有感于泰坦尼克号的沉没》,就可以发现他的现代心智的成熟,这是一个“有着非同寻常的知觉和诡诈的人”,“艾略特需要满满一捧灰土才能察觉到的恐惧,对于哈代来讲,一小撮就够了。”徐志摩大量译介哈代的诗歌,把哈代的思想介绍给国人。1924年初,徐志麾又在《东方杂志》第21卷第2号上写了《汤麦士·哈代的诗》一文,高度评价了哈代

4、的作品,指出从哈代的诗歌和小说中,我们能够发现他对于人生的不满足,发现他不倦地探讨着人生这猜不透的谜,发现他的暴露灵魂的隐秘与短处,发现他悲慨阳光之暂忽、冬令的阴霾,发现他冷酷的笑声与悲惨的呼声,发现他不留恋地勘破虚荣或剖开幻象,发现他尽力地描画人类意志之脆弱与无形的势力之残酷,发现他迷失了“跳舞的同伴”的伤感,发现他对于生命本体的嘲讽与厌恶,发现他题咏“时乘的笑柄”或“境遇的讽刺”。哈代60年创作生涯,只不过是一种心灵活动,他不断地观察、描写、考虑、分析、解释、问难的只是人生问题的一个解答:人生究竟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活着?既然活着了

5、,为什么又有种种的阻碍?徐志摩说哈代像春蚕吐丝制茧似的,抽绎他最微妙轻灵最可爱的音乐,纺织他最缜密最鲜艳最经久的诗歌,这是他献给我们珍贵的礼物。1924年,徐志摩写了诗歌《一条金色的光痕》,发表于2月26日《晨报副刊·诗镌》,原诗有序,其中有对哈代评价:“汤麦士·哈代吹了一辈子厌世的悲调;但是一只冬雀的狂喜的狂歌,在一个大冷天的最凄凉的境地里,竟使这位厌世的诗翁也有一次怀疑他自己的厌世观,也有一次疑问这绝望的前途也许还闪耀着一点救度的光明。”3、谒见哈代也许正是因为与哈代颇为类似的境遇,与哈代的会见使徐志摩更加的崇拜这位英雄。1925年

6、,由狄更生引见,徐志摩终于在英国拜访了哈代。这位老人的高傲和忧郁的气质使徐志摩油然而生一种敬畏之情,越发激发了对他的崇拜。次年,徐志摩便撰写了《谒见哈代的一个下午》一文,记述了这次会面。后来他又在《新月》创刊号上发表《汤麦士·哈代》一文,对哈代和法国的法朗士极为推崇:“他们的伟大不是偶然的,思想是最高的职业。因为它负责的对象不是人间或人为的什么,而是一切事理的永恒。”‘并高度评价了哈代的文学成就:“哈代在这六七十年间最关心的还不只是一茎花草的开落,月的盈昃,星的明灭,村姑们的叹息,乡间的古迹与传说,街道上或远村里泛落的灯光,邻居们生老病

7、死,夜蛾的飞舞与枯树上的鸟声。再没有这老儿这样的鄙塞,没有他这样的倔强。除了他自己的思想他再不要什么伴侣。除了他本乡的大地他再不问什么世界。”徐志摩翻译了哈代的《她的名字》、《窥镜》、《分离》、《伤痕》、《在火车上一次心软》、《“我打死的那个人”》、《公园里的座椅》、《两位太太》、《送他的葬》、《人生》、《在心服里的颜面》、《多么深我的苦》、《在一家饭店里》、《一同等着》、《疲倦了的行路人》、《一个悲观人坟上的刻字》、《一个厌世者的墓志铭》、《文亚峡》、《八十六岁诞日自述》、《对月》、《一个星期》等21首诗,可见他对哈代诗歌的喜爱。二、

8、结语毋庸置疑,徐志摩在借鉴哈代的素养和真情实感方面吸取了巨大力量。他认为在中国新诗草创、旧的传统诗歌开始崩溃的时候,诗歌创作就必须模仿和借鉴西方的形式、形象,以至于思想和情感。徐志摩对哈代的崇敬、仰慕和偶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