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ID:26174684

大小:67.0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25

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_第1页
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_第2页
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_第3页
资源描述:

《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一说出自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老先生。这应该是他的重要教育理念之一。怎样理解这句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反映的是学生观——学生都是可以“教好”的。任何学生作为教育对象,首先要承认他是可以教育的,是可以通过教育使他成长进步的,不是“朽木不可雕”的。这是正确的。但“教好”又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不同的学生千差万别,让他们思想学习各个方面都齐步走,是不可能的。就短期说,只要每个学生都在他们原来基础上有所进步,就应该被认为是“教好”了。就长期说,教的学生部分成为优秀人才,多数成为合格公民,就应该被认

2、为是“教好”了。“教好”是一个过程。一方面,昨天没有“教好”,不等于今天不能“教好”;今天没能“教好”,不等于明天不能“教好”。另一方面,昨天有进步,还没达到“好”的标准;今天有进步,还是没达到“好”的标准;但坚持下去,不断进步,就能达到“好”的标准。这个过程,是“教学相长”的过程,既是学生不断进步的过程,也是老师不断提高的过程。 稍懂逻辑的人都知道,这句话是不合逻辑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都告诉我们,学生的成长是受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环境及传媒和同伴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的。如果给我们教育的是一个干净的学生,从理论上讲是可以教好的。但问题是,我们教育所面对的不是一张

3、干净的白纸,而是已经被家庭、被社会涂过许多印迹的纸,要想在这张纸上重新画出美丽的画儿,不是不可能,但无法保证百分之百的成功。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而且是最重要的老师(我们本身均有这样的体会,即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发现我们自己越来越像自己的父母,而不会发现自己像某个教师),是教育这一链条上的第一环,我们面对的学生已经是被加工过的半成品,在此情形下有几个教育者能把这些学生教成所谓的好学生呢? 还有,对这个“好”字该如何来理解呢?什么叫“教不好的学生”?好学生的标准是什么?我认为一个好学生的标准就是根据本人资质,在学业上尽自己所能,具有健全人格,将来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

4、的人。一个学生能被教成这样的话我认为就算是教好了。可是社会对教师提出了太高的要求:教师教出来的学生应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恨不得个个才华横溢,品德高尚。否则立即被指为“不会教的老师”。教师仿佛成了神,无所不能,能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要是这样的话,中国岂不早就进入共产主义社会,教师将作为推动社会进步,人类发展的决定力量而被载入史册。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不同的学生应当在教育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什么叫不同程度的发展,是否是这样理解的:就是容许差异的存在。一个学生最终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不仅取决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影响也起很重要的作用。试想一个智力低下的学生

5、,除非将来科技发达给他做个脑科手术,再有本事的老师也难以将他培养成一个优生。一个家庭环境恶劣,家长素质低下,加上社会上不正之风的熏陶,一个小孩在这样的环境下靠老师的几句说教就能成为品德高尚的人,这可能吗?也太高估教师的能力与作用了,让老师承担了他不应当承担的责任。如果按照这个逻辑,某些社会渣滓也是接受过教育的,算是“不会教”的老师教出来的,以后在量刑的时候是否也要追究他们当年任课老师的责任呢?想到这里不寒而栗。在这里要说明的是这些学生之所以不优秀,是资质环境造成,属朽木不可雕也,非教师之过。我国的大教育家孔子,一生弟子三千,出色的也不过有七十二贤人,其余的还不是资

6、质平庸,无才无德吗?照这样计算,成才率也不高啊,可是这并不影响孔子成为大教育家。工厂还允许一定的次品率存在,为什么在比生产产品不知复杂多少倍的教育上出现教不好的学生就对老师大加指责呢?一位教师一生桃李无数,再有本事,也总有教不好的学生。有教不好的学生、出现考试成绩不好的现象也是很正常的现象,怎么能以这个来作为指责老师的借口呢? 再则,什么叫“不会教的老师”。既然每个老师都能领到“教师资格证书”,国家都承认他是一个合格的老师了。如果你还认为他不合格,你就去指责有关部门把关不严吧。我想,做一个特级教师恐怕很难,但做个普通合格的教师还不至于有多难吧。可是合格与否不是由教

7、师自己说了算的。在应试教育之风愈演愈烈的今天,衡量一位老师好坏与否的标准已经被简单的量化,仅仅就是你所教的学科的平均分的排名。多少教师为了证明自己是“会教”的老师,放弃自己学习提高的时间,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用在如何提高班级考试分数上,甚至不择一切手段弄虚作假,为此不顾自己的良心、不顾学生的天性,不顾学生的承受能力,不顾学生的全面发展,目标只有一个:分数。在这样功利下老师与学生都成了分数的奴隶。完全背离了教育的本质。什么是教育?它应该是以人为中心,以提高人的素质,培养人的健全人格为出发点的一种社会活动。如果我们培养出的学生仅仅是一些擅长考试而严重缺乏做人的重要素养,

8、有才无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