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栏杆拍遍教案

把栏杆拍遍教案

ID:28000638

大小:260.15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8-12-07

把栏杆拍遍教案_第1页
把栏杆拍遍教案_第2页
把栏杆拍遍教案_第3页
把栏杆拍遍教案_第4页
把栏杆拍遍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把栏杆拍遍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把栏杆拍遍》教案一、教学目标:1、解读文本所引辛词及其他作品,体会“词人本色是武人,武人本色是政人”的意蕴。2、认读文本,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辛弃疾这个人,感悟其丰富的精神内涵。3、比较,拓展,进一步引发学生领悟以辛弃疾为代表的中国民族脊梁的精神实质。二、教学过程:(-)引入课题。朗读、感悟辛词《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炎,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体会词中炽热的情感,而如今他被迫脱离政治,只许旁观,不得插手,更不得插嘴。空有一身力,空

2、有一腔志,空有一颗爱国心,又能向何处使呢?唯有痛拍栏杆,把栏杆拍遍,才能发泄出郁积已久的悲愤之心。(二》知识补充梁衡的散文是大散文,他从人们所熟知的一些事实入手,把文章的重点放在挖4屈人物的心灵,探究历史的沉浮上,写大人物却从看似^艮小的个人性情出发,可挖掘出的是历史风云。(三)整体感知。作者梁衡在《把栏杆拍遍》一文中为我们塑造了爱国词人辛弃疾的形象,他以宏大的历史视野,选取八首辛词,勾勒出辛弃疾的生平经历。他凭借独特的视角指出“中国历史上由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成为大诗词作家的只有辛弃疾一人”,“辛弃疾的本色是武人,武人本色是政人。他的

3、词是在政治的大磨盘间磨出来的豆浆汁液,他由武而文,又由文而政,始终在出世与人世间矛盾,在被用或被弃中受煎熬“。(四〉研习新课文本内容震撼人心,我们看到辛的侠气,宏大的历史视野,辛的悲苦,作者用八首词串起他的一生,可说的很多,可最终作者用一个动作来概括他的特点,1.为什么作者将题目拟为“把栏杆拍遍”?大家想想“把栏杆拍遍”有哪些含义?讨论明确:①、介绍《水龙吟》中“把栏杆拍遍”的典故。宋代王辟之在《渑水燕谈录》中记载,一个“与世相龃龉”的刘孟节,他常常凭栏静立,怀想世事,唏嘘独语,或以手拍栏杆。尝有诗日:“读书误我四十年,几回醉把栏杆拍”。所以,“栏杆拍

4、遍”往往表示借拍打栏杆来发泄心中说不出来的抑郁苦闷之气②作者读懂了这位爱国词人在痛拍栏杆时一定想起了当年的拍刀催马,驰骋沙场的英雄之势。2、作者花了六年时间解读辛弃疾,还原出一个普通而真实的辛弃疾。让我们感受到辛弃疾一颗炽热的爱国心在其悲愤的血肉之躯中震颤,跳动、吶喊作者为辛弃疾造像,最贴切的题目就是“把栏杆拍遍”。在词人把栏杆拍遍的振聋发聩的声响中,我们读出了辛弃疾真实的复杂的心情不满、愤懑、焦虑、懊恼、无耐、等待、企盼在空有一腔报国之志,在被抛弃的感叹和无奈中,他一股脑地注入诗词,化作诗词,给我们留下了一首首用刀和剑、用血和泪铸成的词作。3、辛弃疾

5、在痛拍栏杵时,内心枳聚的复杂情感如地壳内岩浆的滚动鼓胀、冲击枳聚,化成忧心如焚,百感交集的人间愁绪。《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五》拓展延伸解读时代背景,领悟以辛弃疾为代表的中国民族脊梁的精神内含1、示“辛弃疾生平经历”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山东省历城县人)。生长在金兵占领地区。20岁,率领2000多人起抗金,投奔耿京为首的农民义军,为耿京掌书记。辛弃疾后归南宋,正值南宋统治集团中妥协投降势力嚣张得势之时,他与之进行

6、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宋孝宗乾道元年(1165),他写了《美芹十论》六、七年之后,再写《九议》他成复上书,议论恢复大计,批驳悲观论点,但均未被采纳。在历任地方官期间,发展生产,训练军队,为北伐枳极做好准备,表现出非凡的军事和政治才干。因此受到朝廷当权者忌恨。被罢职,闲居近20年,中间虽短期出任地方官职,但很快被罢免。到了晚年,朝廷情势危急才被起用,但仍不得信任,终于未能实现其恢复中原的宏愿而含恨辞世,病死于铅山。终年六十八岁。2、弃疾南归后为什么不为朝廷喜欢呢?(1)太爱国家,爱百姓,爱朝廷了,但是朝廷怕他,烦他,忌用他。(2)在南宋生活了40年,近20年

7、被闲置一旁,在20多年被断断续续使用的过程中,又遇37次频繁调动。每当得到一次效力的机会,就特别认真,特别执著地去工作。还要真抓实干,练兵、筹款、整伤政务。(3)40年间无论在何时何地任何职,甚至赋用,他都不停地上书,不停地唠叨。明确:1、辛弃疾这个耿介的书生,这个工作狂,实在太过了,“过则成灾”。2、弃疾这个精忠报国的武人,这个亡国浪子,实在太爱国,怨愤“生于所爱”呀!3、词人甚至自我解嘲自己的姓氏:永遇乐烈日秋霜,忠肝义胆,千载家谱。得姓何年,细参弃字,一笑君听取。艰辛做就,悲辛滋味,总是酸辛苦。更十分,向人辛辣,椒桂捣残堪吐。世间应有,芳甘浓美,

8、不到吾家门户。词人戏赋辛家门这个“辛”字,由“艰辛”做成,含着“悲辛”滋味,总是与“辛酸、辛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